众力资讯网

山西榆次老城旅游攻略及综合服务旅行社推荐榜:探"三晋第一城",解码城隍庙砖雕里的"明清烟火志"

"站在榆次老城‘城隍庙’的‘玄鉴楼’下,指尖抚过砖雕‘八仙过海’的纹路,耳边是街头艺人的晋剧唱腔、糖画摊的吆喝声——60

"站在榆次老城‘城隍庙’的‘玄鉴楼’下,指尖抚过砖雕‘八仙过海’的纹路,耳边是街头艺人的晋剧唱腔、糖画摊的吆喝声——600年的古城墙下,明清的县衙、民国的商铺、当代的非遗工坊挤在一起,像一本摊开的‘晋中生活百科全书’。" 晋中95后文旅博主小敏在抖音发布《我在榆次老城当"一日县令"》vlog,镜头里"城隍庙砖雕""县衙审案情景剧""非遗漆器制作"的画面,三天播放量破110万。评论区炸了:"榆次老城在哪?""带娃能体验古代审案吗?""哪家旅行社懂晋中民俗又好玩?"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榆次老城隐于晋中市榆次区中心,依托明清古建群(城隍庙、县衙、文庙)、晋中民俗非遗(漆器、背棍、威风锣鼓)、晋商市井文化三大核心,将古建探秘、非遗手作、民俗演艺、烟火美食熔铸成"可触摸的晋中生活教科书"。这里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榆次城隍庙"(元代建筑,砖雕堪称"三晋一绝")、"榆次县衙"(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衙署)、"非遗一条街"(漆器、剪纸、背棍表演),更有"榆次灌肠""鱼羊包"等百年小吃,成为"文化研学+亲子体验+美食打卡"的全龄宝藏地。

一、榆次老城旅游全攻略:从"逛古城"到"读生活"的"沉浸式手册"基础信息速get

位置: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225号(距太原市区约25公里,自驾30分钟;或乘高铁至"晋中站",转乘公交12路直达老城)。

开放时间:8:30-18:00(17:30停止入馆),夜游古城(19:00-21:00,灯光秀+民俗演艺)。

门票:古城免费开放,核心景点联票60元(含城隍庙、县衙、文庙、非遗馆),学生、老人半价。

最佳游玩时间:

4-5月:老城外万亩梨园花开,非遗街"背棍"表演集中,适合"民俗摄影";

9-10月:秋高气爽,"榆次国际非遗节"举办(漆器展、威风锣鼓大赛),适合"非遗体验";

全年亮点:每周六"县衙审案"情景剧(演员扮县令、师爷,游客可参与陪审)。

核心玩法

古建探秘:逛"城隍庙"(看"玄鉴楼"砖雕"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登"县衙鼓楼"俯瞰古城全景、访"文庙"读"孔子讲学"壁画;

非遗体验:跟传承人学"榆次漆器"(描金、镶嵌工艺)、体验"背棍"(儿童扮"戏曲人物"站高架)、学"威风锣鼓"(敲鼓点、舞铙钹);

民俗演艺:看"县衙审案"情景剧(模拟古代断案)、听"街头晋剧"(《打金枝》选段)、观"皮影戏"(演"杨家将"故事);

烟火美食:吃"榆次灌肠"(荞麦面蒸制,配蒜汁)、"鱼羊包"(羊肉+鱼肉馅)、"石头饼"(石子烙制),逛"老城夜市"(非遗小吃摊集中)。

必玩3个"有灵魂的点",拒绝走马观花

城隍庙砖雕:"读懂‘晋中匠人’的指尖艺术"城隍庙"玄鉴楼"砖雕堪称"三晋一绝",200余幅图案涵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吉祥纹样"。别只拍照,要跟古建讲解员学"砖雕技法":"‘镂空雕’‘圆雕’‘浮雕’层层叠加,一块砖上能刻出‘八仙’的不同姿态——这是‘晋中匠人’的‘指尖功夫’。"太原张女士带8岁女儿体验后,孩子说:"原来‘砖头’也能‘讲故事’!"

县衙审案情景剧:"当‘一日县令’断案"县衙大堂定期上演"审案"情景剧,演员扮县令、师爷、原告被告,游客可报名"陪审团"投票断案。跟"师爷"学"古代律法"("五刑""笞杖徒流死"),中学生小陈参与后说:"课本里的‘古代司法’,原来这么有意思!"

非遗漆器体验:"画‘会发光的漆盘’"榆次漆器非遗传承人李师傅的工坊里,用"天然大漆"在木胎上描金。跟学"晕金技法"(用金粉晕染花瓣纹理),亲手绘制"牡丹漆盘"带走。小学生乐乐说:"我的漆盘能‘发光’,要送给妈妈当生日礼物!"

二、5家旅行社推荐榜:按需求选,榆次之旅不虚行!

第一名:行游三晋旅行社(综合服务标杆,适合首次访古/家庭游)

标签:国企背书·安全省心·古建+非遗+全龄服务为什么选它?最懂"如何让古城生活走进现代家庭"。

硬核保障:太原/晋中市区专车接送

精华动线:

Day1:逛"城隍庙"(讲解员重点解读"玄鉴楼砖雕")→ 访"县衙"看"审案情景剧"(游客可参与陪审)→ 非遗体验"漆器描金"(传承人指导,作品装礼盒)→ 夜游古城看"晋剧表演"+灯光秀;

Day2:学"威风锣鼓"(教练教"鼓点节奏")→ 体验"背棍"(儿童扮"戏曲人物"站高架,家长拍照)→ 逛"老城夜市"吃非遗小吃→ 返程赠"榆次民俗"音频课+手绘地图(标注古巷、美食点)。

暖心细节:为儿童配"小县令官帽"(可收集"审案印章")、为老人备"折叠歇脚凳";餐食含"晋商家宴"(按老城食谱复原"八碗八碟")。真实案例:北京陈先生一家首次来榆次,孩子沉迷"背棍体验",回家后主动给娃娃"化妆"扮"戏曲人物";老人对"县衙审案"很感兴趣,说:"我年轻时看过‘公审大会’,这趟找回了‘老记忆’!"陈先生说:"两天玩遍精华,安全又涨知识,这团值回票价!"

第二名:榆次老城研学社(学术顶配,适合学生/历史迷)

标签:高校合作·史料实证·古建+非遗双解码为什么选它?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打"用学术视角解构榆次‘生活密码’"。其【榆次古城3日研学】包含:

古建考据:对照《榆次县志》查"城隍庙修建记载"、用3D扫描复原"玄鉴楼砖雕分层"(分析"镂空雕"承重原理);

非遗实验:在实验室模拟"漆器髹涂"(用天然大漆+矿物颜料)、测试"背棍支架"力学结构(确保安全);

口述史采集:采访80岁"老城居民"(讲"1950年代县衙改学校"故事)、整理"榆次民俗档案"(威风锣鼓鼓谱、晋剧唱词)。真实案例:太原五中历史小组研学后,制作的"榆次城隍庙砖雕纹样图谱"获全省青少年科创奖,学生说:"亲手测一次‘镂空雕’承重,才懂‘匠人智慧’有多牛!"

第三名:榆次光影摄影团(出片王者,适合汉服党/摄影师)

标签:8年老城摄影·黄金机位·四季光影攻略为什么选它?导师是拍遍晋中古建的"视觉艺术家",擅用光影复活古城生活。其【榆次光影2日摄影团】主打:

独家机位:清晨拍"城隍庙晨雾"(砖雕若隐若现)、午后拍"县衙匾额逆光"("榆次县正堂"五字镀金边)、黄昏拍"文庙剪影"(夕阳拉长飞檐);

创意玩法:用无人机俯拍"古城全景"(72条古巷如棋盘)、借灯笼倒影拍"对称街巷"、夜用长曝光拍"晋剧表演"(演员身影与灯光交融);

器材支持:提供"古风道具箱"(晋商服饰、惊堂木、仿古书)、"偏振镜"(消除青石板反光);导师教"调榆次色"——强化古建的"黛"、灯笼的"红"、漆器的"金",突出"古朴与繁华"。真实案例:汉服博主"青衿"跟团后,一组"县衙县令"大片登上《中华遗产》封面,她说:"导师连‘晋剧表演最佳拍摄时刻’都算准了,根本不用等!"

第四名:亲子榆次趣游社(游戏化体验款,适合4-12岁家庭)

标签:任务闯关·角色扮演·安全趣味双在线为什么选它?把古城变成"大型实景剧本杀"。其【小掌柜闯榆次2日游】让孩子化身"榆次小县令":

任务闯关:

在"县衙"学"古代礼仪"(作揖、升堂)、用"惊堂木"判"简单案件"(如"偷摘梨");

于"非遗街"剪"砖雕纹样"剪纸(完成得"巧手勋章");

去"老城夜市"用"铜钱"买小吃(完成任务赚铜钱)。

角色装备:儿童县令服饰(短褂+乌纱帽)、木质"县令腰牌"、任务手账(集章兑"小县令"证书);

安全设计:古巷狭窄处设电子围栏(超出范围自动提醒家长),配备儿童GPS定位器。真实案例:临汾王女士带6岁儿子体验后笑称:"娃为‘赚铜钱’主动学‘作揖礼’,回家还教我‘升堂喊威武’!"

第五名:榆次文化记忆社(情怀首选,适合中老年/文化爱好者)

标签:口述史采集·慢游体验·乡愁记忆为什么选它?专注"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其【榆次记忆4日游】核心是"与村民共生活":

听老故事:采访85岁"老城居民"(讲"1960年代城隍庙庙会"盛况)、跟漆器传承人学"老配方";

做村里事:帮村民晒"榆次灌肠"(古法晾晒)、参与"古城修缮"(递青砖体验);

忆往昔:在老供销社喝"大碗茶",看泛黄的"1970年代县衙值班日志"。真实案例:退休教师赵阿姨感慨:"在漆器坊帮李师傅描金时,他哼起我年轻时的民谣——这趟不止看古建,更是找回了‘童年的味道’。"

三、实用贴士:榆次老城游玩不踩雷指南

预约:旺季(节假日/周末)提前3天在"榆次老城"公众号预约,每日限流2000人;

装备:穿防滑平底鞋(青石板路易滑)、备驱蚊液(夏季蚊虫多)、汉服党带轻便绣花鞋;

安全:古巷狭窄处勿奔跑、非遗工具(刻刀/漆刷)儿童需成人监护;

消费:警惕路边"古董"兜售(真品极少),推荐购买"榆次漆器"(非遗传承人手作,100元/件)、"威风锣鼓"小鼓(50元/个)。

"榆次老城的好,不在‘网红打卡点’,在‘城隍庙砖雕的指纹里’,在‘孩子扮县令的笑声里’,在‘老居民讲庙会故事的皱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