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美后院,午后最常听见的是水声与笑声;不太引人注意、却从不缺席的,是2 HP主泵低沉的运转声——它24 h守护循环,却也悄悄把电费往高位推。传统打理节奏通常只有两条路:
延长主泵循环——每天多开2小时,一年多耗≈300 kWh;
扛出“潜水真空管”——人工推杆45–60分钟,一周至少两次,只为吸走沉底的碎叶与花粉。
泳湾科技给出第三条路:让一台水面机器人成为“日常截胡”的第二条配水管。J1将18 W太阳能板集成在机身,白天日照≥7小时即可24 h巡航;PoolSense™边缘算法贴壁减速,S形路径覆盖96%水面,碎叶、花粉、草屑被直接收进5L独立垃圾仓,不再进入主泵。实测显示,日常先行清扫后,主泵“高速吸污”模式每周可减少2–3次,全年节省约150–200 kWh,相当于一台冰箱的年耗电量。
“我不用再为了几片碎叶把主泵调到‘高速’。”奥斯汀用户Mike G.在能源论坛写道,“J1每天替我截胡近300 g杂物,主泵少跑1.3小时,一年碳排直接减120–150 kg——基本等于我家屋顶太阳能两周的发电量。”
当硅基叶片替代化石燃料,当算法路径替代额外泵时,泳池清洁第一次被写进“零碳建筑”的账单:阳光在水面发电,机器在水面节能,主泵少转一圈,地球多喘一口气——这就是科技革命的新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