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刚拿下稀土大单,特朗普又要开第二枪,全球收到通告,中国被做局

特朗普这波操作,属实有点“上头”了,刚和澳大利亚签下数十亿美元的稀土大单,紧接着又盯上了哈萨克斯坦的钨矿资源,动作快得像

特朗普这波操作,属实有点“上头”了,刚和澳大利亚签下数十亿美元的稀土大单,紧接着又盯上了哈萨克斯坦的钨矿资源,动作快得像在赶末班车。

但看似全球抢矿,实则背后藏着一串深层焦虑:美国要“断奶”,断掉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然而,矿石好找,技术难求,特朗普的这套“抢矿+砸钱”组合拳,能不能打赢这场资源保卫战?

别急,我们慢慢掰开揉碎,看清这场看似风风火火的资源博弈,到底谁是真赢家。

暴风式抢矿背后:急的是美国,稳的是中国

特朗普回锅后,资源安全被摆到了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牵头上马了“关键矿产自主计划”,目标明确,砍断对中国的矿产依赖链,但问题也很明显,政策仓促出台,配套缺失,像是临时抱佛脚。

美国这些年在资源领域的基础建设几乎是“放养模式”,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现实,你可以买矿,但买不到一整条成熟的产业链。

以稀土为例,美国80%的消费靠进口,其中大头来自中国,现在转头和澳大利亚签协议,账面上看是“多元化”,实则是“纸老虎”,澳洲的矿是有,但精炼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稀土矿石最后还是得绕一圈送到中国来处理,绕得再远,最后还是绕不开中国的“中场指挥官”地位。

更妙的是,特朗普政府这次还搞了个“非常规操作”,直接贷款支持美国企业去哈萨克斯坦抢钨矿,听起来很硬核,实际上是“打破规则也要抢资源”。

钨矿对国防、航空制造有多重要不必多说,但哈国的产业链不完整,加工能力薄弱,美国这波“空降式”插队,既压不住中方多年合作建立的稳固关系,也扛不住哈萨克斯坦本地政治不确定性的冲击。

再说白一点,美国靠行政命令推高资源投资热度,确实短期内能制造些“政绩效果”,但这种“撒钱拼速度”的打法,根本绕不过市场规律。

稀土、钨矿不是豆芽菜,砸点钱就能长出来,缺乏技术积累和产业生态,最后就是高投入、低产出,热闹一阵,后劲无力。

矿藏只是起点,技术才是终点

矿石谁都有,精炼能力才是稀缺品,美国这场“资源突击战”的最大软肋,就是对技术的严重依赖,尤其是在稀土和钨矿的精炼环节上,基本处于“看别人脸色”的被动地位。

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不是因为中国矿最多,而是中国掌握了复杂的提炼技术,比如溶剂萃取和离子吸附这些听起来就费脑子的工艺,这些可不是靠一两年政策催出来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沉淀的结果。

美国就算拿下澳大利亚的矿,也只是拿到了“半成品”,最后还得仰仗中国把它变成“能用的货”。

澳大利亚的情况也挺尴尬,矿藏丰富,但加工技术薄弱,缺工人、缺设备、缺经验,连环保处理都得靠中方技术支持。

美国想“绕开中国”打造供应链,结果一圈绕下来,发现还得“借道中国”,这不是战略脱钩,这是全球化的现实反噬。

钨矿的情况也类似,哈萨克斯坦有矿没厂,美国企业就算中标了,后续的精炼、制造还是得外包出去,欧洲太贵,中国太强,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得回到中国门口排队,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不是新闻了,关键资源拿到手,却没地方加工,这套打法,纯属“有矿无技”,看着风光,其实是“空架子”。

更关键的一点是,资源富国并不等于技术强国,非洲、拉美也矿多,但缺乏技术支撑,依旧处在全球产业链末端。

中国的不同就在于,不仅有矿,还有技术,还有应用市场,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方代表在国际场合一再强调技术合作和产业共赢,美国这套“你有矿我来挖”的硬抢模式,只会加剧技术依赖的失衡,反而越脱钩越依赖。

中国的“静水深流”,才是这场博弈的真正底牌

真正让人佩服的,不是中国有多少稀土,而是它把一堆矿石变成了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才是“把矿吃干榨净”的最高境界,从采矿、提炼到终端产品,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的产业链,最大程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了话语权。

更难得的是,中国在稀土和钨矿的开发上,并不是粗放式“大炼钢铁”,而是逐步推进绿色矿山、环保提炼、循环利用,这不是“装样子”的环保,而是实打实的竞争力,在国际合作中,中方代表多次强调“负责任的开采”,这不仅赢得了市场信任,也让中国在全球资源市场中显得更稳、更踏实。

而特朗普这边,节奏急,步子大,容易扯着蛋,他想绕开中国构建供应链,但没精炼技术、没环保标准、没产业逻辑,搞得再热闹也只是“资源搬运工”,中国则像个老练的棋手,布局早、节奏稳、配套全,不急不躁,就等你露破绽。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光在资源初级环节上有优势,在终端产品上也吃得开,电动汽车、风电设备、军工电子,这些高端产品背后,稀土和钨矿都是核心材料,美国想在这里“脱钩”,难度堪比用筷子吃汤圆,光有工具没技术,怎么都夹不起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面对特朗普的“抢矿组合拳”,表现得异常淡定,该签的协议继续签,该投的项目照常投。

中方代表一再强调“以技术为本、以合作为桥”,不是装绅士,而是有底气,毕竟,真正的竞争,不在台面上的新闻发布会,而在产业链深处的默默耕耘。

特朗普的资源突击战,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是“急于脱钩”的焦虑写照,中国没有大张旗鼓反击,而是靠体系化的整合与技术深耕,筑起了一道隐形的护城河,在这场全球资源格局的重塑中,谁是火中取栗者,谁是冷静布局者,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资源的争夺,终究拼的是综合国力,不是口号,特朗普抢得了矿,却未必抢得了未来。

信息来源:与中企抢哈萨克斯坦钨矿,“特朗普政府有意动用非常规手段”——2025-10-22 09:41·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