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厦门,我的心态完全变了,经济文化与北方思维完全不同。

观点记录员 2024-01-27 17:16:09

在我们河北老家,亲朋好友来家里,肯定要好吃好喝,招待明白了,能在家里宴请客人,才是最高的礼仪,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让他们住在家里,晚上好好聊聊天。

在厦门的文化中,无论是亲戚朋友大多不会在家中留宿,会让他们住最好的酒店,在特色饭店里请吃饭。我在厦门的一个多月里,因为北方的思维方式,我对“厦漂”年轻人的看法,在我的家乡,朋友吃饭都是以抢着买单为荣,为了能自己先付钱都差点打架,而福建的“厦漂”则不同,他们大多数的聚餐都是AA制,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事后觉得这反倒是一种文明。因为没有给对方压力,自己也没有不好意思。

厦门之行,让我明白了什么叫“魔都”,什么叫国际大都市,这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最活跃的经济中心,最暖人的台胞中心,最具风情的鼓浪屿......

你无法想象厦门港的自动化码头有多智能?这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自动化的码头刚刚在荷兰兴起,那算是第一代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第二代、第三代、再到厦门的第四代自动化码头。

你肯定会问这第四代和第一代有什么区别?这可不简单,厦门港5G全场景应用的智能码头,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百米之外的监控室,对着电脑屏幕,轻轻操控摇杆完成的,偌大的码头,看不到一个人。

厦门港,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全球它也是第四个自动化码头,高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让货物流动更快,比起人工操作,可以称为“魔鬼速度”,以至于被国外船舶公司称为“魔鬼码头”。

如果你有机会亲临现场。你会发现它到底有多智能,在船舶靠泊前,全自动码头操作系统会依据船舶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计划并下达指令。只有这么全自动化的码头,才能满足厦门国际港口的需要。

说起厦门的经济,不得不提起“台资”。这是厦门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两岸交往的第一站,厦门人民始终热情拥抱前来的台商,尤其是因为更新换代来厦门的台商,政府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补贴他们,仅2023年,就有64个台企项目,获得技改补助资金共1.04亿元,23个项目获技改奖励资金共3679万元。

真心的付出换来了回报,据厦门台商协会统计显示,在过去三年中,厦门的台商步伐不但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整体逆势上扬,产值增长20%到40%。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无论台海环境如何风云变幻,厦门的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始终一直向前。现如今,这里已经是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台湾生产的水果、食品、酒类、大米的都是通过厦门进口,而厦门正是通过这个优势,引进友达、宸鸿等29家台湾的百大企业,就目前的数据显示,厦门现有89家台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

截至2023年底,厦门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0024个。这里无疑成了台湾投资创业的热土,早把新加坡远远的甩在身后。

因为厦门如此精彩,他们不得不来,其实厦门还有更精彩的地方,那就是鼓浪屿。这是个老天爷赏饭吃的地方,在寒冷的冬天,鼓浪屿依然是鸟语花香,温暖如春,很多北方人梦想的地方。

很多去过鼓浪屿的人说,去了鼓浪屿,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这个岛上可以寻找到诗意和灵感。小岛上有老别墅1000多座,几乎你所能见到的所有老别墅,他背后都有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

鼓浪屿的景点太多,故事太多,你在日光岩上,可以俯瞰整个厦门的风景,海的对岸就是双子塔,碧水蓝天,转首就是台湾海峡,统一台湾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厦门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此外,要说一下厦门的文化,这个沿海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因为它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城市之一,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厦门市不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是中国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区之一。同时,厦门市也是著名的国际会展中心和会议城市,吸引了台湾、香港、新加坡的诸多国际会议。

在厦门的一个月内。觉得厦门的居民非常热情,每个晚上每个街道,灯火通明,民风非常淳朴,与自然为伴,享受这份旅游带来的热闹。

评论:

非常客观地说,我眼中的厦门确实是一个魔都,一张国际大名片,是中国的骄傲,厦门不仅不冷漠,反而很有温度,他们注重个人空间,注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分寸感。在他们身上还有一点我非常欣赏的特质,就是都很爱国,当“厦漂”们聊到国家,眼神里总是有满满的自豪感!事实上,厦门作为福建省的第三大城市,在综合实力的排行榜上名列第26位。

这个数字可能让你有些吃惊,因为厦门的发展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这种地理优势,赋予了厦门巨大的发展潜力,从经济角度来看,厦门的未来不容小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