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私养兵马、对皇妃施暴都平安无事,为什么因为收义子被朱元璋除掉?

玮哥学长 2021-08-31 17:13:53

蓝玉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不管敌人多强大,但凡有他征战,从来没有不成功的。《明史》评价他“饶勇略,有将帅之才 ”。

(凉国公蓝玉剧照)

朱元璋也常把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加上他又是太子朱标的舅父,在朱元璋看来,这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所以对他信任有加。

洪武二十年,蓝玉被任命为大将军,总管军事,驻扎在长城附近的蓟州。

当时已被赶到蒙古以北的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尔,心犹不甘,经常骚扰明朝边境。

蓝玉奉命率15万大军前往讨伐。他们深入漠北,借助风沙的掩护,突然出现在元军面前。

元军由于没有准备,只能仓促应战,结果大败。只有脱古思帖木尔和太子在十几名骑兵的掩护下逃走,余下嫔妃、公主及宗族子弟和一些属官,差不多8万人全部被俘。

蓝玉这一役算是把徐达他们未竟的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过,他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居功自傲,竟无视朱元璋的禁令,把脱古思帖木尔的妃子侮辱了,结果导致妃子自尽。

在过喜峰关的时候,由于天黑,城内士兵没收到命令,不为蓝玉一行人开城。蓝玉又率将士毁关而入。

(朱元璋剧照)

本来朱元璋收到捷报后,非常高兴,准备封他做梁国公,得知他骄纵不法,心里颇为不快,为了警告他,就把他封为凉国公。

可惜蓝玉是个粗人,只知道自己被加官进爵,并未在意朱元璋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

蓝玉尚武,在府中豢养了一些武士,又纵容家奴在外面横行霸道,强占民田。被人告官后,不仅不知收敛,还把过问的官员狠狠捶打了一顿。

蓝玉的种种恶事,很快就传到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对蓝玉这种无法无天的行径非常不满。但考虑到蓝玉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又忠于他和朱标,所以忍下了这口气,只希望蓝玉日后能为朱标继位保驾护航。

洪武二十五年,正值壮年的朱标因病去世。

一时,朱棣等人精神一振,都想夺得太子之位。

朱元璋虽说悲痛难以自抑,却还是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传位给其他儿子,势必会引起内乱,于是他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在他看来,朱允炆非常聪明,又会读书,且又是嫡长孙,让他继位再合适不过。

不过,多疑的朱元璋却心生忧虑。

(朱允炆剧照)

因为朱允炆才十几岁,现在自己尚且活着,蓝玉这样的老臣已经飞扬跋扈,到朱允炆继位的时候,难免不生出乱子来。

朱元璋的疑虑,蓝玉毫无察觉。

内心膨胀的蓝玉,一直视朱元璋为偶像。他见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收了不少义子,于是也跟着偶像学习,学着收义子。 由于他位高权重,又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一些想升官发财的人,争着巴结他,喊他爹的人那更是多了去了。

蓝玉这些义子,不仅有朝中和地方上的官员,还有军中将士。蓝玉成天被这些人阿谀奉承着,更加趾高气扬,根本不把大明律法放在眼里。

有一次,朱元璋宴请群臣。蓝玉喝多了酒,在宴席上口出狂言,说军中将士的升降,全由他一人说了算。

又有一次,因蓝玉平定四川叛乱有功。朱元璋赏他“太子太傅”的头衔。结果蓝玉很不高兴,认为凭他之功,怎么能在别人之下呢,于是和朱元璋说,以我的功劳,做太师有何不可?

蓝玉这种骄纵无状,无君臣之分的行为,让朱元璋对他愈发不满。

再想到他广收义子,又在军队的管理上,一向不通报朝廷就私自处理。种种行为,都让朱元璋觉得蓝玉有谋反的重大嫌疑,对他也就愈发冷淡。

由于蓝玉以前和朱标亲近,对朱棣颇有防备,矛盾自然不少。

此时,朱棣见朱元璋冷落蓝玉,便向朱元璋进言说,现在朝中重臣,有些人恣意骄纵,只怕以后会影响皇位交接。朱棣这话,算是说到朱元璋的心坎上了。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朱标去世的次年。因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便下令拘捕蓝玉及家人。 经过一夜审问后,第二日便将蓝玉处以剥皮实草的极刑,同时将他的家人一并处死。

至于蓝玉的义子和豢养的武士们,则统统被杀戮殆尽。 (参考史料:《明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