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上下五千年,对华夏影响最大的五个皇帝,你会选择谁?

闻学天史 2024-05-13 22:04:50

华夏上下五千年,涌现出许多名人,每个朝代都有对历史进步做出贡的人物,并且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空中,犹如最耀眼的星辰,他们的事迹与贡献,为后世子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华夏影响很大,也为华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比如秦始皇、赵匡胤、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这五个皇帝。

千秋大业秦始皇嬴政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很低,两千年来,他一直遭后人唾骂,以往后人多以稀世的暴君来形容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

但为秦始皇翻案的呼声不断。比如李贽则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公然为秦始皇翻案。

但不管后世人如何对秦始皇泼脏水,但也不可否认,秦始皇对华夏的大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功绩。统一六国,南拓百越,对外北抗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使得南北经济、文化通过水路得以沟通交流。

秦始皇的统一理念和战略深入人心,第一次让华夏真正出现大统一国家形式。

而且他的统一事业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和启示,他的思想战略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成为了华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甚至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

秦始皇死后,秦朝虽很快就灭亡,但他所创立的制度和对华夏历史的影响,却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身虽陨灭,但魂却深深印刻在了中华大地之上。

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善于交友,他结交了一帮当世精英。所以精英给他之后创业之路起到了关键作用

“杯酒释兵权”看起来是赵匡胤英明神武,其实是两百年来无数人努力换来的。赵匡胤只是最后一个摘桃子的人。

“杯酒释兵权”从来都不是单一事件。在两百多年中,无数阴谋、背叛、杀戮、战争不断上演,当时没有人敢憧憬明天。

但赵匡胤并没有用阴谋、屠刀等手段,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开诚布公地谈判,达成相互谅解,与兄弟推心置腹,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吧。

那么,赵匡胤在历史有哪些功绩呢?

首先是推翻了后梁,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

其次就是实行官制改革,引用刺史监管,开放贸易市场,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开创了千年悠久的宋代文化。

第三,教化百姓,改善了人民生活,保持国家的稳定。同时也注重宗教教化,提高了社会文化的软实力。

所以,在赵匡胤温柔的治下,宋朝的风度也由此而来。

即使赵匡胤什么贡献也没有,但仅凭“誓碑”这一项,也足可不朽了。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

首先推行修养身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实施“推恩令”,削减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其次施行盐、铁国营政策,禁止诸侯国铸钱,并且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建立最高学府,同时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之先河。

再就是,对外三次大规模北伐匈奴,解除边关危机,开通丝绸之路,扩大领土的面积,巩固汉朝统治。

汉武帝让汉朝成为了强汉,威震八方,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儿子,他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唐太宗时期,他虚心纳谏、厉行节约、注重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贞观之治”,他的时期,中华极度风光,民族关系最好,被誉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唐太宗时期,由于善于纳谏,使得朝臣进谏成风。同时也吸取隋亡教训,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

其次,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轻人民负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并大力提倡节俭。

第三,开疆扩土,平定东突厥,解除北部边境的威胁,平定了吐谷浑,设立安西四镇,重创高句丽,采取和亲政策,将文成公主嫁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从而促进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因而受到他们的拥戴,被尊为“天可汗”。

“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一生功绩颇多,对历史和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平定三藩、统一台,巩固统一。

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守福建。

三藩由于占据着重城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这才使得康熙下定决心平三藩,并用了八年才取得削平三藩的胜利。随后,康熙开始着手统一台。

第二,抵御外侵,扩张国土,善治蒙古。

康熙收台后,先后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均获得了胜利。并持续扩张国土,北至外蒙古,东至珍珠江口,南至海南岛,西至伊犁河谷,使中国的领土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而且从秦汉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难题,到清康熙时才算得以最终解决。遂使蒙古成为清朝北部坚固的长城。

第三,体恤民生,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

清军入关以后,最大的弊政就是圈占土地,康熙时期,康熙下令停止圈地,恢复生产,实行了多项扶贫政策,不仅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还增加人民的福利和社会的稳定。

康熙帝先后六次南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且大兴水利,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四,编纂典籍,兴文重教,吸纳西方科技。

康熙帝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2万余卷。

除此外,康熙还十分注重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力图让华夏走在世界前列。

康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他的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国。他不但精通中华文化,而且涉猎西方科学。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奠定了持续10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基础。

写到最后

其实,在华夏大地,自古便是英雄豪杰的摇篮,帝王将相的故事流传千古。而以上五位皇帝也不例外,他们对华夏文明发展和影响非常之大。他们或英勇善战,或智慧过人,或仁爱百姓,或开创盛世,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的存在与事迹,更为华夏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智慧。

0 阅读:49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