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区举办第34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扬眼 2024-05-18 18:26:21

扬子晚报网5月18日讯(通讯员 万文慧 记者 董婉愉)今天上午,南京市玄武区在常发广场举办第34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全区残疾人代表、街道残联、助残机构代表参。自此,区街两级残联和各助残社会机构,将围绕“科技助残 共享幸福生活”主题持续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助残日系列活动,宣传玄武区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和经验,特别是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等。

南京市和玄武区残联领导给科技助残爱心企业授牌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辅助性产品应运而生,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科技助残企业代表首先分享助残项目进行情况,并根据自身科技助残的实践经验提出看法建议,希望聚合更多力量、资源,用科技和爱赋能更多残疾人朋友。现场举办了为科技助残爱心企业授牌仪式。

玄武区残疾人专用车互助“帮帮团”项目成立仪式。今后将助力残疾人专用车主定期维修、保养和清洗等服务,保障残疾人安全出行。

玄武区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

在就业、维权、康复、残疾人政策咨询等展台,玄武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与残疾人朋友在沟通与交流中,了解残疾人求职者的个人情况、就业需求,做好相应岗位推荐对接。

玄武区无忧乐园残疾人之家带来了“爱在玄武”诗歌诵读,区残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残疾人朋友送上“玄武有爱”爱心蛋糕,一起度过这个温馨的节日。区残联携手区司法局等部门举行以“改善残疾人民生 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帮助提升残疾人的依法维权能力,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活动还邀请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和专业机构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义诊服务和康复健身指导。

玄武区第34次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朋友文艺表演

在互动体验区,设置了残健融合户外趣味互动体验活动,互动游戏集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在鼓励残疾人朋友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能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玄武区各儿童康复机构和“残疾人之家”也设置了相应展台,提供儿童康复咨询和残疾人托养咨询服务,机构带来残疾人制作的辅助性就业产品,吸引许多社会爱心人士驻足欣赏和购买。

保障民生,增进福祉 玄武区残联有哪些做法?

“扶残助残,是一项温暖的事业,也是一份幸福的寄托。我们注重突出民生保障、就业托养、权益保障等重点,帮助实现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残日期间,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玄武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陶志龙。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强化重点困难残疾人探访关爱服务

围绕全区残疾人工作,坚持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全心全意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稳步推进民生实事。

2023年共发放救助金、慰问金110.3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17.02万元,为117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为433名残疾人免费适配各类辅助器具,安置残疾人就业446人,完成托养329人,五大协会组织开展了近二十场丰富多彩、残疾人喜闻乐见的各类主题活动,残疾人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强化重点困难残疾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分组入户探访困难残疾人家庭,详细了解困难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收入状况、惠残政策落实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等,同时对残疾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协调予以解决。各街道、社区认真落实入户探访机制,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微信视频等方式,及时准确了解困难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以及康复护理进展等情况,并积极宣传惠残政策。

就业托养不断推进 成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资源调配中心

制定《2023年全区残疾人托养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玄武区残疾人居家照护购买服务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特困群体兜底托养保障体系,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元化托养需求。

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走访爱心助残企业10余家,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并做好残疾人求职登记和单位招聘信息记录,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将辅助性就业作为残疾人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和就业保障抓手,联合红山街道成立玄武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资源调配中心,依托第三方红山街道残疾人之家进行运营。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社会力量采集适合残疾人操作的待加工产品,为全区各残疾人之家进行项目调配,并提供技能培训、质量跟踪、核算统计、集中配送、费用结算等服务。目前中心已开发了穿眼镜袋、穿吊牌、肥皂起泡网来料加工等3项较为稳定成熟的辅助性就业项目,另有1项“服装干洗站点”项目正在推动落地实施中。玄武区已有11家“残疾人之家”共百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基本实现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的目标。

权益保障不断深化 智慧家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

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中,成立区无障碍环境督导队,并进行业务培训和督导。推进提升残疾人证发放和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好常态化残疾评定、“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等工作,积极推进残疾人证办理便利化服务,为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开展残疾评定上门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互联网智慧家改造,区残联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拟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实现差异化的智能无障碍改造,真正满足所有类型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已累计对符合条件的42户残疾人家庭的居住环境、身体状况、个人需求进行一户一案的互联网智慧家改造试点,以高科技智能化改造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对 王菲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