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印度最需要证明自己时刻,蒙古国站了出来,两国在中国北边动枪炮

印度和蒙古国,这两个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国家,竟然要举行联合军演了,而且演习场还不在南亚,而是放在了中俄眼皮底下。据

印度和蒙古国,这两个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国家,竟然要举行联合军演了,而且演习场还不在南亚,而是放在了中俄眼皮底下。

据印媒报道,印度与蒙古国军队定于5月31日起,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第17届“游牧大象2025联合军事演习”。

两天前,印度军队已经发布了简短预告提前造势。此次军演的时长还不短,将持续到6月13日。

这还不是印度和蒙古国首次举行联合军演,这都到第17届了。

相关资料显示,印度和蒙古国这所谓的“游牧大象”演习,其实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

“游牧大象”顾名思义,也就是蒙古国和印度历史上的两个象征性符号的拼接,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把大象当成自己的象征物。

印蒙这点动静之前很少有人关注,“游牧大象”演习的规模一直不大,动静也不大。

包括此次演习,印度只派出了一个由45人组成的特遣部队,就一个加强排的规模;蒙古国方面则是出动150人组成的特遣部队,双方规模加起来都不到一个营。

本质上属于战术级交流,远未达到威慑层级。

同时,我们对印度与蒙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关注度也不高。

一方面是在我们看来,印度实在谈不上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印度要搞定南亚就已经困难重重,现在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怎么把手伸到中国北边?

另一方面,蒙古国作为一个被中国和俄罗斯在地理上包围的国家,就算搞一些小动作,也掀不起太大浪花。只有在和西方国家眉来眼去时,才会获得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印度和蒙古国这种“弱弱联合”,本不该获得国内的关注,但是眼下这一时间点非常微妙,正值印巴冲突刚结束之际。

在本轮印巴冲突中,印军损失惨重,莫迪政府却强行进行胜利宣传,宣布自己胜利;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还将印军在战场上的损失、惨败,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方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国防支持”。

此时此刻,莫迪政府突然宣布要与蒙古国举行“游牧大象”联合军事演习,那很显然,这是在向中国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印度在中国周边还有支持者,还可以施加影响力。

印度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吓唬中国,让中国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也是做给国内舆论看的,属于莫迪政府“胜利宣传”的一部分,以向国内民众展现:印度的影响力已“覆盖”中国的大后方。

至于蒙古国,他们搞了一个“第三邻国”的政策之后,就有点来者不拒了。

只要是除了中俄以外的国家,想要跟他们搞合作,搞外交互动,甚至是军事演习,他们都会尽力参与。

毕竟就连与菲律宾的互动,蒙古国都乐在其中,前阵子还特地派出了外长访问菲律宾。

蒙古国这一套政策,就是为了展现自己并非被中国或者俄罗斯控制,而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他可以在外交、经济以及军事合作上有自己的选择权。

不过这种看似叛逆的外交宣言,实际上毫无必要,更不会对蒙古国的地缘环境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蒙古国作为完全被中俄包围的内陆国,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必须得经过中俄的默许。

只要是伤害到中俄的实质利益,或者是中俄不允许发生的事,蒙古国即便想做也做不成。

中方既然对印度和蒙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没有任何评价,就说明根本不在意。

我们对东北亚的地缘格局有绝对掌控,印度与蒙古国的这场军演,无法影响到地区形势。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看笑话的心态,看待印度与蒙古国这场军演。

当然了,若是蒙古国试图引入域外势力的驻军,或者敏感武器的部署,中俄就不会坐视不管了,必然会进行强力反制。

这场不到200人规模的“帐篷军演”,本质是印度地缘焦虑与蒙古国外交虚荣心共同催生的政治行为艺术。

中国只需保持战略威慑常态化,继续通过中俄蒙能源走廊、边境基础设施升级等实质性布局巩固东北亚影响力,就可以让此类“表演性动作”不攻自破。

白象在草原上跳舞,看似热闹,实则也就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