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硅谷大厂裁员,只因被裁的人不再是新故事的角色

近期,亚马逊宣布裁掉1.4万名员工,涉及零售、人力资源、亚马逊云等岗位。有媒体爆料,被裁的人数可能会达到3万。但是很少有

近期,亚马逊宣布裁掉1.4万名员工,涉及零售、人力资源、亚马逊云等岗位。有媒体爆料,被裁的人数可能会达到3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亚马逊还在大规模招人,计划2025年底招25万临时工。

很多人也注意到微软在5个月内也裁掉了1.5万人,AI 被认为是造成大规模裁员的元凶。

其实是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变化,那些被裁的人不再是新故事所需要的角色。

这就涉及到大家长久以来谈论的一个话题,公司门面。

很多科技公司在招聘人才时,招到的并不是公司急需的人才,而是一些学历高、履历非常漂亮的人。

因为这些人进入到公司以后,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还可以吸引资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厂非常喜欢名校毕业生的一个原因了。

这类员工也被称为 PPT 型人才,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撑大公司的规模,提升品牌形象。

美国的硅谷大厂大都是上市企业,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现在资本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从人多故事大转向 AI 效率+盈利,装饰公司门面的人才开始失去存在的价值。

不是说这些人才不重要了,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新故事的角色了。除了那些核心人才,他们对硅谷大厂来讲,不再像以往那样有价值,而是一种负担。

硅谷大厂现在玩得是左手裁员,右手又在高薪招募 AI 算法、云架构、芯片等核心岗位的人才。因为AI人才才是新故事中的角色。

很多硅谷大厂都表示,会将裁员省下的钱去发展 AI,说白了就是去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

AI 已经被认为是美国GDP增长的引擎。资本评估一家公司的潜力时,会更看重它们的AI策略。

苹果曾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后来因为AI战略落后,市值被英伟达和微软反超。

像甲骨文这种积极发展 AI 战略的公司,开始被资本看中,尤其是与 OpenAI 签订3000亿美元的合同以后,公司的股价开始暴涨。

为了公司的股价和管理层的收益,硅谷大厂开启了大规模裁员。

这些大厂要裁这么多人,跟疫情期间大规模屯人有关。从2020年到2022年,硅谷大厂部分岗位的增幅达到50%。当时资本看中的是人数,是谁的员工多,谁就越有价值。。

自从2022年底 ChatGPT 出现以后,生成式 AI 开始迅速发展,资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愿意再为人多买单。而是看中谁可以借助 AI 用更少的人,赚更多的钱。

一位 HR 表示,现在公司裁员的目标,不是看你有大能力,而是看你的成本有多高。

对大厂的员工来讲,要么你想办法成为核心骨干,继续成为新故事的角色,要么另谋思路,成为其它故事的角色。

图片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