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妹的唱功如何?为什么她的唱功碾压其他女歌手?硬核分析!

小辫子的小辫子 2024-05-03 20:22:50

粉丝提问:张惠妹的唱功如何?

答:华语T0,最细腻又最具张力的华语女歌手,音域D3-G5两个八度+四度,音色偏厚

张惠妹,这一位在华语音乐之中,堪称近20年最为炙手可热又实至名归的天后。距离2000年张惠妹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的已经整整24年。在这24年之中,张惠妹一直保持着“最强流行音乐女歌手”的有力竞争力。在声乐唱功上,张惠妹的作品一直是“华语最难唱的歌”,即使是国家队姚贝娜这样的青歌赛冠军,也具有极大的翻唱压力。

从整体唱功上讲,张惠妹的巅峰期是华语音乐之中最强的女歌手,可能没有之一。因为张惠妹的唱功并不是向黄绮珊这般的以高音见长,张惠妹的唱功从来都是以“歌曲情感的完美张力和高下限”著称,张惠妹对于唱功的强弱和爆发,对比与黄绮珊而言,更注重统一性和情绪细腻处的克制。甚至于张惠妹和那英有些类似,会将非常难的高音曲目,唱出极为厚重的高音深情感。同时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张惠妹的歌,听着感觉很容易,一开口却就一个不吱声。

从音色上讲,张惠妹的音色非常有辨识度——天生偏厚,声带闭合的真声质感完美,所有的音域开发基本上是以头声共鸣完成表现,天然具有混声美感。音色偏厚,加上完美的闭合和高难度的混声理解,这让张惠妹的音色具有:厚度的颗粒度,和女性自然头声的高音明亮度。但张惠妹不同于其他歌手的一种固定思维,张惠妹的音色强大在于一种勾兑思维:

1:当歌曲曲风为柔情:张惠妹会集中发音点,咬字位置更高,这样一来音色的明亮度会更高,颗粒度会偏弱,整体的声线美感会加强,声压和情绪反而会有一种克制的美感,诉说感拉满,这种音色更契合柔情的慢板曲风。

2:当歌曲曲风为摇滚、炸场时,张惠妹会普遍以声带闭合为核心,靠后咬字,腹腔支撑支撑会更大——声压情绪拉满。这样一来,音色的颗粒度会增大,明亮度会偏弱,但是因为低音的传播范围更广,情绪的压力体感会更高,所以音色具有中音的厚重美感,但是音域确是实在的高音。高音走厚重路线的思维,张惠妹和那英是一致的。

从音域上讲,张惠妹的音域天赋就是老天爷赏饭的类型——E3-A5全质量音域两个八度小三度,而且是质量极高,超出了邓紫棋、黄绮珊等人。尤其是张惠妹的Eb5是最好听的高音,这一点那英的Eb5同样质量很高,这是因为她们都属于高音厚嗓的类型,音高而冲击力大。音色的厚度和情绪是正相关关系,普遍而言,高音之所以难唱就在于难以维持混声状态的真声咬字芯体。

在音域之中,张惠妹最强的地方在于——非咽音质感的情绪高音密集咬字能力。在早期张惠妹演唱《跟着感觉走》时,高音F5如同喝水,极为松弛、极为自然、极为灵动,整体的闭合状态在整个华语音乐之中,可以说把F5唱出C5的松弛度,而实际上相比于黄绮珊的G5和F5张惠妹在技术上更为恐怖。

从腔体上讲,张惠妹的能力同样拉满——三十年前便无师自通的混声大嗓。张惠妹的腔体表现和张雨生完全是不是一个体系,张惠妹是非常纯正的混声体系,而张雨生则是偏向于咽音体系。在早期张惠妹处于声带巅峰期时,对于混声、头声开发就已经非常高了,可以很轻松完成E5、F5的强咬字表现,这实际上已经来到了欧美巨星的巅峰腔体能力,对于整体混声状态的维持和发声通道的表现极好。这也意味着:张惠妹的唱法她已经唱了并使用了整整三十年,之间从未改变大方向。

在腔体之中,张惠妹和他人不同的一点在于:发声状态永远自洽的肌肉记忆。什么意思?大白话就是说:张惠妹只要一开口,她的状态就不存在太多破音、出戏的可能,永远是在调式、情绪、层次之内。因为张惠妹做到了自身腔体肌肉在发声协调时,具有非常完美的调度能力,可以在一边演唱的同时一边快速微调。这个东西,就是非常基础又极为重要的基本功:张惠妹的机能、唱功、健康、音感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包括 但不限于:周杰伦、王力宏、陶喆、林俊杰最为顶级的四人,也常常现场破音、车祸,这是因为他们的唱功分层太明显了,尤其是音域,周杰伦、陶喆的音域都在下滑,王力宏、林俊杰音域在突破,四人的音域前后差异太大,而不同音域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发声技术。这一来,歌手就很难保持一种可以满足所有音域的所有唱法的技巧和发声技术,久而久之就无法完成腔体的记忆。

可是张惠妹不同,张惠妹早期和当下的音域能力,只是在E5以上有一定的衰减,而流行乐常用的G3-Eb5对于张惠妹而言,是三十年如一日,她的腔体记忆状态都是一致的,这会提供巨大的松弛度和肌肉记忆的协调能力。那么为什么其他女歌手不能这样?还是这个问题:唱法是否在最早期就是科学可用在当下的混声体系。

张惠妹唱功强大的核心原因:30年如一日的完美机能维持和唱法延用。

不管是:林忆莲、王菲、黄绮珊、萨顶顶、姚贝娜等等所谓的所有女生大嗓顶级歌手,他们的唱功在30年之间都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并没有张惠妹这样从一而终的三十年统一性,具体如下:

1:林忆莲的唱法是从真假声、转成头声、转成咽音混声。整体而言林忆莲的起点放在张惠妹面前有点太低了,是从零开始学的,而且是副业。在林忆莲的年龄,张惠妹的混声唱功已经成型而且具有极高机能表现。所以,林忆莲的唱歌是一直在进步,但是进步也是意味着改编,远远低达不到张惠妹最早就已经是巅峰的唱功技术,进而形成的自洽。

2:王菲起点很高,有过系统的声乐学习,但是在道路上走向了消耗机能的小众风格小嗓——空灵的平衡混混声腔体加花。王菲其实是一个非常遗憾的歌手,她的天赋是那英更好,但是却急流勇退,丧失了对于声乐持续性的追求。当下很难完成较难曲目的演唱。但是她如果和那英一样爱玩爱音乐,是具有更好的表现。

3:黄绮珊的唱法同样改变巨大,从早期的混声,转变为舌根音、咽音的大嗓。这里面主要是吃了音色的亏,放弃了基本的流行大方向。当下基本都是走真声路线,和基于真声听感但略有割裂的咽音大嗓。

4:萨顶顶的唱法改变则是更为夸张:青歌赛时期萨顶顶的演出就有一点硬顶,但是整体民族美感很强,在《万物生》时期萨顶顶的唱法则是下沉为流行唱法真假声体系和头声加强。但是在《左手指月》时,就完全转变为了头声为主体的断档,当下又回到民族唱法和流行头声的融合之中。

5:姚贝娜的唱法改变较小,但改变的是底层审美。姚贝娜一直是唱:国家队的青歌赛性质的文工团服务,但是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后,姚贝娜的唱法开始多了音色的华丽型和对比,整体流行性思维开始加大,真声的厚度开始减少,增加了音色的对比张力。再加上姚贝娜的时间太少了。

所以,整体而言,张惠妹的特殊性就非常鲜明:张惠妹身上具有玛丽亚凯莉、迈克尔杰克逊、火星哥等人数十年统一的唱法体系和表现力,这种敌过时间的沉淀,会让歌手产生一种非常恐怖的自洽状态:一呼一吸,都是在掌控之中。因为30年前他们便是如此演唱,30年后同样会如此。这就是张惠妹唱功如此断档领先的特殊原因。

综上,一个歌手如果在30年前演唱逻辑和当下在技术上属于同一种,只是表达形式不同,那么她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完美的腔体状态——肌肉记忆的职业性维持,她的整个人身体、大脑都会习惯这种状态,并且做出快速反应和维持省力。这种肌肉呼吸的松弛度就是声乐中最难获得的:腔体乐感。单依纯的身上也有腔体乐感痕迹。

但是张惠妹也存在一定的音色衰减,尤其是烟酒和工作过度后,张惠妹音色的沙哑也清晰可见。希望未来阿妹可以好好护嗓。

3 阅读:1303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1:38

    华语乐坛可柔情似水,可热舞四射的高超唱功女歌手

  • 2024-05-11 21:59

    听久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奥斯卡、全美音乐奖和格莱美奖大咖的演唱,感觉华语乐坛有史以来会唱歌的不超过12位,其它咋听都像猫叫殃似的!

  • 2024-05-05 23:24

    跟朋友讨论张惠妹和王菲。他拿一大堆数据来反驳我,王菲唱歌空灵优美,和邓丽君齐豫一个派别,我都很喜欢,可是我喜欢张惠妹的歌,要高于她们很多很多,不知道为什么?

  • 2024-05-08 23:37

    所有出现在小编文章里的歌星,都是唱功最好的

  • 2024-05-06 16:22

    声音自带霸气

  • 2024-05-06 15:18

    确实强大

  • 2024-05-06 15:12

    一首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用耳机听到我怀疑人生的程度,

  • 2024-05-05 20:58

    没天赋没实力的话当年张雨生会在酒吧天天听她驻场?会给她量身订制歌曲?会不惜脸面到处带她上综艺混人缘?

  • 2024-05-17 21:44

    张雨生徒弟,但确实是阿妹主动贴上去的,论天赋,不及张雨生千百惠,但天赋越多,人越惨。

  • 2024-06-01 02:27

    张惠妹的开门见山和人质,喜欢听歌唱歌的人不妨多听多琢磨,以情促声的放与收,这俩首歌体现的淋漓尽致,堪当流行唱法教科书。

小辫子的小辫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