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休故事:一次寻访“冀鲁豫”的史海穿越

京都闻道阁 2024-05-17 09:45:41

文丨彭化义

冀鲁豫,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那里是我的故乡,那里曾经有一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冀鲁豫边区抗日革命根据地。虽然我生长在那里,但是真正了解那里,还是在退休以后的学史读史过程中。通过这段时间的“史海穿越”,我真切感悟到了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之真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一个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人民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让敌人闻风丧胆,鼎盛时期,边区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期间控制县城75座,人口约2000万,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从这个根据地走出去的我军正规部队就有1纵、7纵和6纵3个纵队,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冀鲁豫”边区是我党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没有“冀鲁豫”就没有新中国!

每一个从“冀鲁豫”走出来的儿女,无不对故乡充满革命深情,始终念念不忘。我的老首长、曾先后担任过人民海军报社社长、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原海军政治学院政委的魏艾民将军,就是其中一位。他14岁参加革命队伍,打过仗,当过战地通讯员,参加了许多重要战斗。他在位时,我常听他讲述当年根据地的故事,深受教育。

退休移交军休所后不久,我去看望魏将军,说起我们共同的故乡“冀鲁豫”,老人特别兴奋,又有些遗憾:“‘冀鲁豫’为革命作出了那么大贡献,但我们宣传的却很不够,反映‘冀鲁豫’的文章也很少!你退休了,还年轻,可以做些研究,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历史。”

老将军的话让我陷入沉思,我决心好好了解了解那段历史。从那以后,我就格外注意收集整理和学习关于“冀鲁豫”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文献资料,在网上搜索到大量相关内容,从友人处找到了《冀鲁豫儿女忆父辈》《英雄冀鲁豫简史》《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追忆》《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鄄城文史资料》《冀鲁豫日报史》等珍贵资料。

听说在北京有个“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冀鲁豫分会,牵头的是杨得志女儿杨秋华、段君毅女儿段存华、万里儿子万伯翱、曾思玉女儿曾丽、崔田民女儿延峰等。担任相关资料丛书主编的,是老家在山东鄄城的原劳动部司长李春光老先生,76岁了现在还整天写书编书。我登门拜访,看他的书架上摆的多是有关“冀鲁豫”历史的书籍,有他写的,有他编的,有别人写的送给他的。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李老师主编的一套关于“冀鲁豫”历史的资料丛书,长达4卷300多万字,收录了大批老革命家、老游击队员的回忆,以及他们子女的纪念文章,不少资料详细,对当年的战斗场景和故事有生动描述。从中,我竟然还找到了我的二大爷彭太厚当年作为小游击队员参加过的都司集战斗案例,看到了当年家乡游击队长杜子端带领战友深夜俘虏我村炮楼里伪军的故事,更意外发现一本书中还收录了魏将军的一篇回忆杨得志司令员的文章,还配有对魏将军的简介。

从收集到的资料里,我得知了许多过去不曾听说过的历史故事。

当年“冀鲁豫”根据地的建立,最早是经党的领导人张闻天提议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会师吴起镇,结束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程,时任党的领导人张闻天审时度势提出了“得冀鲁豫者得天下”的论断,张闻天同陈云谈起此事时陈云赞同说:“冀鲁豫”物华天宝!不久,全面抗战爆发,经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批准,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代旅长杨得志于1939年2月率部分兵力从晋东南进到冀鲁豫一带,与地方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开展游击战争,连续取得反日伪军“扫荡”的胜利,当年就扩大到7000余人。1940年4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在黄克诚率领下东进到冀鲁豫边区,同冀鲁豫支队会师合编成黄克诚任司令员、崔田民任政治委员的冀鲁豫军区。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崔田民、贾心斋为副主任。1941年7月,冀鲁豫区与鲁西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区党委,同时成立新的冀鲁豫军区和行署,区委书记是张霖之,行署主任是晁哲甫,新的冀鲁豫军区由2纵队兼任,杨得志为纵队司令员,崔田民为军区司令员,苏振华纵队兼军区政治委员。1942年底湖西区及豫皖苏部分地区划归冀鲁豫边区,黄敬任区党委书记。1944年,冀鲁豫军民发动攻势,攻克日军据点50余处,使鲁西各小根据地连成一片。5月冀鲁豫区与冀南区合并,再次形成新的冀鲁豫军区,黄敬任分局书记兼政委,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1945年8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此时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面积已达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

查阅资料中我得知,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万里、宋任穷、陈赓、黄克诚、萧华、杨勇、杨得志、苏振华、曾思玉、段君毅等都曾在那里留下战斗足迹,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我还发现,原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许多老革命,后来成为共和国人民海军的高级将领,如王宏坤、苏振华、潘焱等。

有一段时间,可能是看关于“冀鲁豫”的资料太多了,经常做梦都梦见其中的人和事。有一天半夜,我突然在梦里遇到,在我姥姥家原山东省菏泽县安兴公社前孙庄村的村头,到处是枪林弹雨,手雷枪炮和子弹爆炸声响成一片,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被日本鬼子逼进一片高粱地,眼看八路军就要陷入绝境之际,这时有个叫雷健的人,是这一带的地下游击队长,将几颗手雷扔向敌人,趁着硝烟弥漫,他们安全撤离……梦中被惊醒,我定神细想,现实记忆中,好像小时候还真听说家乡有个叫雷健的老革命。儿时听母亲说过,她的老家前孙庄,坐落在一大片沙地上,解放前是革命根据地,有个叫雷健的,在那一带打游击,妻子孩子就安顿在我姥姥家对面的一户人家,雷健只是其化名,他本姓姓徐,解放后,他就在化名前边加上姓,叫徐雷健。第二天,我打电话问三姨,她说:“还真有这个人,后来当了副省长,他媳妇当年就住俺对门,与你娘常在一起下地干活,关系挺好。”

在收集研究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写成了《“冀鲁豫”走出的“海浪花”》,介绍了一批原在根据地工作的老革命后来成为共和国海军高级将领的情况,被《当代海军》杂志在2021年第7期上刊用;又写了《梦里走进 “冀鲁豫”》,介绍家乡军民当年抗击日军的游击战故事,被多个网络平台转载。我还打算,把当年“冀鲁豫”边区开展的拥军优属工作和战地新闻宣传工作再整理整理,写一些专题研究文章。

2023年12月9日,我又一次登门看望90多岁的魏艾民将军,向老首长汇报这几年收集研究“冀鲁豫”根据地资料的情况,他听后十分高兴,尤其是听我介绍已经有许多单位组织编写了多套“冀鲁豫”历史资料、有许多作家写出了反映“冀鲁豫”史实的大部头作品时,将军更是高兴得喜笑颜开。

查阅学习和研究“冀鲁豫”史料,让我经过了一次时空穿越,也了却了将军的一个心愿。

☆ 作者简介:彭化义,退役海军大校,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现居北京。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