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后为啥名称前面少了“新疆军区”?看完明白了

修为之士 2024-04-30 23:09:46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2年6月1日,自治区党委在乌鲁木齐市隆重集会庆祝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兵团恢复30年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央作出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非常英明的。

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恢复后的新疆兵团名称已由原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啥要改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头说起。

1975年3月25日,中央作出了撤销兵团的决定,之后成立了新疆农垦总局。

兵团撤销以后,屯垦戍边、发展新疆经济和维护新疆稳定的特殊作用明显削弱,自身更是受到重创。

1975年至1977年间,新疆农垦总局原属兵团的国营农牧团场亏损总额高达6.6亿元,占全国国营农场亏损总额的二分之一。

石河子的国营农牧团场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冲击,亏损额高达数千万元,职工工资都难以发放。

那种萧条情景,让大家十分难受。兵团撤销后,农八师也随之撤销。

1978年2月,小平同志指示国家农垦总局派出工作组,就原属兵团农牧团场亏损原因及经济和社会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后,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原属兵团农牧团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受“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

工作组明确提出应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指出,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经济实力在自治区的比重已占近四分之一。

恢复兵团的体制,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系统,有利于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然而,由于当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存在一些不同认识,这一建议未被采纳,但工作组的报告改变了一些人对石河子的错误认识。

不久,石河子农垦局就改为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大家也因此感受到了党中央对石河子的重视。

小平同志知道王震同志熟悉新疆情况,对兵团有深厚的感情,就指派王震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身份,兼管新疆工作。

1981年1月12日至13日,王震视察了石河子,了解、掌握了大量有关原属兵团国营农牧团场的情况,并在石河子积极推广地膜植棉技术。

同年5月,王震受小平同志的重托,以中央巡视团团长的身份再次来到石河子,对石河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深入、全面地了解了石河子的工农业生产情况。

当时,王震同志走访了石河子总场等几个团场,大家预感到中央会就兵团恢复问题作出重大决策。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王震在自治区厅局级以上干部会上讲话时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兵团搞了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还有交通业,办得完全对。解散兵团是完全错误的。”

经过反复调研和实地考察后王震明确提出,必须尽快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

王震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军区的后备军,是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是“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的话讲到哪里。

1981年6月30日,王震给小平同志写信,正式提出恢复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

1981年7月1日,小平同志批示:“请王震同志牵头,约集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生产建设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的报告,并为中央拟一决议,以凭决定。”

由此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将兵团的恢复和发展问题正式纳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国家农业委员会党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联名给党中央写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并在报告中指出:恢复兵团体制有利于巩固边防,有利于新疆经济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秘书长的杨尚昆同志,在办理恢复兵团的公文时,对兵团恢复后的性质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审核,鉴于种种因素,建议恢复后的兵团不再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1981年8月2日,邓小平同志也同意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宜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号的报告,并批转给王震。王震对此也表示同意。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会使新疆兵团的诸多问题复杂化,会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1981年8月13日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这天,邓小平同志在王震、王任重等同志的陪同下,来石河子“休假”。

说是“休假”其实邓小平同志这次来新疆、来石河子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兵团自1975年撤销建制后,其管理体制还合不合适,这事关兵团恢复的大事。

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的邓小平同志,对新疆的棉花种植和纺织业格外感兴趣,听说新疆农垦科学院正在进行地膜棉花种植实验,已在石河子总场三连大面积种植了地膜棉花,就提出去那里看看。汽车行驶在平坦的路面上,一排排挺拔的白杨从车窗外掠过,小平同志目不转晴地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对陪同前往的石河子的同志说:“周总理、陈毅副总理跟我提起过你们兵团开发准噶尔、塔里木的动人情景,我就想来看看。”

小平同志不时地向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主要领导刘丙正和任友志问这问那。

小平同志一行乘车来到石河子总场三连。三连连长殷延福快步迎上来行了个军礼。

小平同志和蔼地问殷延福:“你们连有多少人?”“总共1076人。”小平同志一行边走边谈来到连部北面的防风林带里。

小平同志坐在面朝棉田的一把椅子上,拉着殷延福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旁边的另一把椅子说:“来来,殷连长,坐在我这里。”

他详细地向殷延福询问三连有多少土地、种什么作物、有多少牲畜,又问了军垦战士的生活情况,然后向棉田走去。

那一年棉花长得特别喜人。小平同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弯下腰,用手拨开棉株,全神贯注地查看棉花长势。

得知地膜植棉技术是在王震的倡导下进行的,预计三连试种的地膜棉皮棉单产可达到100公斤以上时,小平同志直起腰来高兴地对王震说:“王胡子,你在新疆把地膜棉花推广开了,这个办法不错,要大力推广。”

任友志汇报说,这里是北纬45度以北地区,历来被人认为不能种植棉花。

部队进疆后,在王震将军建议下,陶峙岳司令员与当时来我国工作的前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教授签订了《石河子棉花丰产协议书》,并采取一系列科学技术,举办了多期植棉人员培训班。

到1953年,生产部队在玛纳斯河流域,种植了3万多亩棉花,当年单产皮棉50公斤。这是一个创举,结束了北疆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

听着介绍,小平同志不住地点头说:“很好,很好,你们创造了奇迹。”

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石河子建设得这样美,不容易啊!”

小平同志看了石河子总场的连队和生产情况,又看了看石河子垦区培育出的军垦细毛羊。

当他看到像小牛犊般大的军垦细毛羊种公羊,非常高兴。

小平同志返回石河子宾馆后,大家提议合影留念。王震提出,只能给五分钟时间。由于事先已经把凳子摆放好了,大家抓紧时间与小平同志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这张照片,后被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收藏。

小平同志视察石河子垦区返回乌鲁木齐后,就恢复生产建设兵团问题听取了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

小平同志返回北京3个月后,即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称“生产建设兵团在过去长期的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斗争中,做出了很大成绩。同时对于发展自治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保卫祖国边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2年6月1日,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兵团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同年,农八师正式恢复。

1983年,按照兵团建制,农八师新的党委班子组成,八师、石河子市的历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推荐阅读:

1949年毛主席请赛福鼎吃饭,赛福鼎:我要向王震学习,毛主席:必要时拽拽他的衣襟

新疆兵团为啥又被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它是怎么来的?看完明白了​

1 阅读: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