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开封参加这次红色之旅,勾起了我对父辈在这里的一次战斗经历的回忆。那次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兰封会战。
1946年5月,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出击陇海铁路中段,首先袭击开封、徐州之间国民党军守备薄弱的城镇据点,破坏与控制铁路,然后攻取铁路以南各县城,开辟战场,歼灭敌人。
当时的6纵,是刘邓手下新组建的一支部队,我的爸爸王近山时任6纵司令员。那时,他们刚刚走出太行山,向河南、山东挺进,所打的第一仗就是陇海战役的兰封战役。”在讲述那段历史时,王媛媛介绍了部队的基本情况。
兰封城是陇海路中段的交通枢纽,也是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基地,城中存放了大批军用物资,守城敌军三千余人。
为了打好初战,鼓舞士气,力争全胜,王近山做了周密部署。他派出两位旅参谋长,化装到敌人的兰封城进行侦察。此举,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依据。

▲王近山
接下来,战斗就要打响了。
6纵各旅接到任务和命令之后,迅速进入指定位置。
于夜间开始,担任主攻的16旅的两个突击连悄悄渡过护城河,迅速攀墙而上。敌人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的到来如此迅速,如同我们看过的老电影《南征北战》一样,我军战士们全凭着飞毛腿的功夫,争分夺秒地夺取战斗的主动权,仅用7分钟就突破城墙、攻入城内,摧毁了敌人的碉堡和工事,分头向敌兰封专署和军火库发起猛烈攻击,在强大攻势下,部分敌人被消灭,其余的纷纷缴械投降。
在包围了位于城东南的军火库的时候,里面的敌人凭借坚固的围墙和充足的武器,拼命抵抗。解放军战士拿出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美式火箭筒,向着军火库周边连射两发炮弹,钢筋水泥的围墙被炸出两个大洞。
守敌见状,大叫“不要开炮了,再开炮弹药库就爆炸了!”于是,敌人乖乖缴械投降。
军火库里的10门火炮、130挺轻重机枪、1750支步枪、50余万发各种枪弹被解放军缴获。
与此同时,17旅部队也打响了歼灭兰封火车站守敌的战斗。
工兵部队刚在铁道上埋设了地雷,一列满载国民党军用物资的军列就开了过来,随着爆炸响起,火车头出轨,我军战士迅速冲了上去,经过短暂的战斗,负责押车的敌军放下了武器。车上装载的大批军用物资、100多匹战马以及许多医疗器械全部被缴获。
战斗中,又发现白天有一列满载弹药、车辆和许多辆坦克,以及一个营的敌人的列车停靠在兰封火车站。见到我军的进攻,敌人急忙钻进坦克,向我军反击。我军向坦克投掷手榴弹,但无法击穿装甲。后来,战士们又使用了火箭筒向坦克发射,坦克里的敌人顿时感到威胁,不敢进攻了。我军在敌人坦克可能逃走的方向挖掘了壕沟,坦克瞬间变成了废铁、敌人也成了瓮中之鳖。
天亮后,我军点燃了火车中装载的弹药,列车开始一节一节地燃烧、爆炸。企图逃走的敌人全部做了俘虏,丢下的11辆坦克和6辆汽车也被缴获。
兰封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我军还是大获全胜,不但全歼守敌,还缴获了坦克11辆。这可是解放战争开始后,我晋冀鲁豫野战军首次缴获敌人坦克,还有大量军用物资,使得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及6纵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
也是通过回忆革命老前辈们的这些战斗经历,让我们体会到,当年我们的军队时时处处不惧艰险、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坚持胜利的决心和信念。靠打仗出名的“王疯子”(注:指王近山),见仗就打、见敌人就“疯”的亮剑精神,其实就是要消灭敌人、武装自己。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段歌词的生动事例。

▲王媛媛
感谢红船编辑部给我们提供多次“寻找前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机遇和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挖掘父辈那些还不为人熟知的光辉历程、战斗经历。
编辑:李秀平
摄影:王学民
视频:李辰昊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