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血糖却控制得比我国人好?听听医生咋说

安恒远养护说 2024-05-18 09:44:3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儿子,我很久没有吃米饭了,让我多吃一点。”

“不行,吃多了血糖控制不住啊!”

王大伯10多年前出现口干、消瘦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只能依赖降糖药帮助维持血糖维持正常水平。刚确诊的时候,水果也不敢吃,就连他平日里最喜欢吃的米饭,家人都不让碰。后面还有一次因为出现低血糖,被送入了医院。

医生告诉王大伯的家人,虽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控制,但并不是所有食物都要盲目拒绝。就拿米饭来说,适量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有了医生的话,王大伯出院回家每天都想多吃点米饭,但是儿子每天严格控制父亲的米饭量,不让父亲多吃。王大伯最近看了一篇资讯,上面就提到说日本人非常喜欢吃米饭,但是血糖总体水平控制的却比我国的更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多吃米饭易患糖尿病?日本人爱吃米饭,为何糖尿病发病率却较低?

米饭作为全球的主食之一,其与血糖的血糖之间的联系一直是营养学研究的关注话题。

米饭是高碳水化合物,其主要是由淀粉组成的,淀粉在消化过程中会被逐渐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是人体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来源。

因此,当人体摄入米饭后,葡萄糖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柳叶刀》杂志也曾刊登一篇关于“多吃米饭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文章。可是,米饭摄入过量一定会造成血糖升高吗? 并不尽然。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日本人平日就以米饭为主食,但是他们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却相对较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日本人的饭量不大,有过实际调查你会发现,日本人每餐的米饭食用量是远低于我国的餐摄入量,摄入后自然不会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

再者,日本人在饮食方面非常注重均衡,他们常常食用豆腐、鱼类以及富含纤维的蔬菜等食物,而恰恰就是这些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虽然说适量摄入米饭并不会引起血糖出现较大波动,但是糖友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以下信号,要立即监测血糖,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糖尿病人必须记住:身体一有这6种感觉,要立即测血糖

极度口渴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口腔和喉咙会保持一定的湿度,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肾脏会努力排出多余的葡萄糖,这样就会使得体内水分流失,造成口腔和喉咙干燥,引起口渴的感觉。并且,高血糖还会刺激神经末梢,进一步刺激口腔粘膜的敏感程度,加重口渴的感觉。

频繁排尿

在高糖状态下,身体会产生渗透性利尿的作用,使得肾脏排出大量的葡萄糖和水,从而出现了尿量增加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加重的患者的肾脏负担,还可能进一步诱发其他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及代谢紊乱的问题,出现不良并发症。

视力模糊

当我们的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糖分,而这个过程自然就会带走体内大量的水分。而我们的眼睛内水分含量较高,所以缺水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晶状体形状改变,进而影响视力。

并且,长期的高糖状态也可能会影响视网膜血管健康状况,也同样会引起视力模糊情况的发生。

伤口愈合慢

过高的血糖会干扰伤机体正常的炎症反应以及组织修复过程。

在伤口愈合的早期阶段,炎症反应是促进组织修复的关键一步,而持续性的高糖环境可能会导致炎症过度或不足,自然就影响了伤口的正常愈合过程。

明显疲惫感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我们身体的细胞是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来获取能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就会自动分解肌肉、脂肪等来获取能量,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乳酸,当乳酸的累积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出现明显疲惫感。

呼吸急促

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情况。

这是由胰岛素缺乏,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作为能源时,会产生大量的酮体,从而导致血液酸化,而呼吸急促就是身体试图排出这些酮体的方式。

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紧急的医疗情况,即使是疑似情况,也要拨打120急救或到最近的急诊室就医。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几类情况,都要积极重视,这些极有可能是提示可能存在血糖水平波动的异常信号。这时候就要尽快的监测血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那么,话说回来,临床常常强调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血糖的警戒范围,究竟是多少呢?

糖尿病友切记:血糖超过此警戒线,毁掉多年控糖成果,且非常危险很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可无论是哪一种,患者在生活中都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科学监测。如果血糖数值长期超出安全警戒范围,那么极有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等。那么,对于成年糖尿病患者来讲,究竟需要将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才是安全的呢?

一般临床上,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测量两个评判标准。

先来说一说空腹血糖,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数值应保持在3.9至6.1mmol/L,一旦数值大于7.0 mmol/L就已经超出安全警告阈值,需要就诊。

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情况下是小于7.8 mmol/L,如果监测的数值显示大于10.0 mmol/L,同样是超出了最大安全范围,有诱发并发症的危险,建议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生活中加强辅助管理,最大化的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总结:

对于中国人而言,米饭作为主食,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确实需要引起注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必须完全放弃米饭。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与其他食物的科学的搭配,以实现营养均衡和血糖控制的双重目标。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不同,因此,在调整饮食结构时,最好能够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既满足口味又保障健康。

文献来源:

[1]《白米饭吃太多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李齐菲;时小东;刘琰;王雪;葛瑞彬;柳嘉;夏凯;陈伟,2021-04-20

[2]《少食米饭控制糖尿病》,李齐菲,2022-03-22

1 阅读:199

安恒远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