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房明智吗?看看内行人怎么说
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已满三年,关于"是否该现在卖房"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业主担心资产缩水急于套现,也有人坚信长线持有才是上策。究竟该如何抉择?本报记者走访多位行业专家,结合最新市场数据为您深度解析。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新开工面积减少20%,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18个月保持高位。贝壳研究院报告指出,重点50城二手房挂牌均价较2021年峰值下降23%,平均成交周期延长至182天。
"这轮调整与过往周期性波动有本质区别。"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李文杰分析,三大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市场:
人口红利消退: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68.2%,增速较十年前下降40%;同时60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2%,而25-35岁主力购房群体规模缩减18%。
金融属性剥离:住房贷款占比从2016年的34%降至2025年的19%,投资性购房需求减少63%。
消费观念转型:中指调查显示,38%的90后选择"租房结婚",较2015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卖房决策需因城施策
案例一(建议持有):
北京西城区某学区房业主王女士,2024年以820万购入60平老房,虽当前估值780万,但月租金达1.8万元,租售比2.8%。"这类核心资产就像绩优股,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链家研究院院长张羽指出,一线城市优质地段房产仍具较强抗跌性。

案例二(建议出售):
惠州大亚湾业主陈先生2018年以1.3万/平购入的三居室,目前挂牌价仅8500元/平,且近半年无带看。"非都市圈三四线房产正面临流动性危机。"易居智库总监严跃进警告,这类资产可能面临"有价无市"困境。
专业机构给出量化评估标准
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房产处置评估模型》建议业主参考三个维度:
持有成本率(物业费+折旧+资金成本)/当前市值>5%需警惕
替代收益率:若其他投资渠道年化收益能超出房产收益3个百分点,可考虑置换
急用资金折价率:紧急出售通常需让价15-20%
"就像股票止损要设止盈点,房产也需明确交易阈值。"经济学家马光远举例,若持有成本持续高于租金收入,或同地段出现10%以上跌幅时,就该启动退出评估。

资金处置的三大禁忌
多位理财专家特别提醒售房资金管理要点:
避免单一配置:建设银行理财师刘芳建议,售房款应按"4321"原则分配(40%稳健理财、30%改善生活、20%风险投资、10%应急储备)
警惕高息陷阱:2025年上半年涉房资金诈骗案同比上升45%,常见套路包括"以房养老"理财、海外房产投资等
税务筹划前置:二手房交易可能涉及增值税、个税等,最高综合税率可达差额的20%
未来三年关键变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提示需重点关注:
2026年可能实施的房地产税试点
保障性住房供给量(预计占新增住房35%)
户籍制度改革进度(将影响人口流动方向)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总结,决策时应问自己三个问题:卖房目的能否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持有成本是否超出承受能力?变现资金是否有更好去处?唯有理性分析个人情况,才能避免在市场波动中做出情绪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