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没有军衔,班子里其他成员都是谁,什么军衔?

深更读过去 2024-04-16 20:31:38

1938年秋,李井泉奉命率领八路军120师715团和晋绥动委会四支队挺进大青山,开展抗日战争。这支部队简称李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就是李井泉。

李井泉青年时代接受进步思想,1926年在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积极参加了学生运动。南昌起义爆发后,他积极动员农民帮助起义部队搞运输工作。在起义部队南下时,他毅然加入了这支队伍。之后,李井泉开始在白区做地下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1930年,李井泉调任红一军团,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井泉同志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政委。1938年秋,中央派他率领游击支队在大青山地区与蒙汉骑兵游击队一起开展游击战争。

抗战胜利后,李井泉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等职,领导晋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支援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后,李井泉兼任二十兵团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李井泉投身到了地方的工作当中,担任着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以及省军区第一政委职务。因此,他也错过了1955年授衔。

参谋长姚喆

姚喆,1926年任乡农民协会主席,大革命失败后,他去了国民革命军湖南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学习。1928年,在黄公略等率领下,参加了彭老总领导的平江起义,成为了红5军的一员。红军时期,他先后担任过担任军参谋长、师长等职。参加井冈山保卫战以及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抗战开始后,他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参谋长。随后,他和李井泉参与领导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8年7月至1940年7月任大青山支队参谋长。1940年,李井泉奉调回晋西北工作,姚喆接任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司令员。他率部战严寒、斗饥饿,在大青山整整坚持了7年。

解放战争时期,姚喆担任绥蒙军区司令员,曾兼任第八纵队第十一旅旅长。后又担任过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以及一野第八军军长。

1955年,姚喆被授予中将军衔。

政治部主任彭德大

彭德大16岁在家乡参加游击队,1930年加入了红军,先后在红12军、红9军团政治部任文书、秘书、干事等职。

抗战开始后,他被派到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第一营,任营教导员。不久,他率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山西崞县组建了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团,并任团政治委员。在彭德大的率领下,这支武装团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抗日“铁军”。

1938年6月他随李井泉的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向绥远挺进,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任大青山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兼中共绥西物资筹备委员会主任,负责地方工作。

1938年12月,八路军主力奉命东进冀中。大青山支队仅留下500余人组成3个支队,分别在绥南、绥西、绥中开展游击战争,彭德大指挥绥西支队,成绩卓著,贡献是巨大。

1940年,彭德大在与日寇的作战中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 阅读:2348

深更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