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疯话,中方宣布,拒绝在G20会议同日本双边会晤,同时推迟本月24日在澳门举行的中日韩文化会议。我外交部解释道,中日韩相关会议条件暂时不具备。意思是日本以一己之力制造了政治障碍,继续会议不合适;等你把问题处理好了,合作才能重新开机。目前中日韩三国最重要的事就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高市早苗作妖的几天之前,也就是11月1日,我商务部部长在庆州和韩国官员见面时还提到,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应该尽快提上日程。

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前脚还在讨论如何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重新拉回跑道,后脚日本这位政坛“嘴炮天花板”就给轨道上扔了一块巨石。中日韩都知道,这个自贸区对三方都是“真金白银”的事,早在2002年中日韩三方就提出了这一设想,2012年末,三方正式启动谈判;2019年16轮谈判后,犹豫政治环境变动,进度停滞不前。2024年,三国达成一致谈判重启。成功路上可谓是波折众多。
中日韩自贸区被称为东北亚经济的“皇冠级工程”?因为它不仅关乎市场规模,更关乎三国未来几十年的产业位置。中日韩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群体,自贸区能让原材料—零部件—终端产品更加高效流通,避免外部打断。

对中国而言,有了这个工程,我们能进口更先进的东西,也能出口更值钱的产品。韩国虽科技强,但诸多零部件仍需日本供给,与中国加强供应链绑定能分散风险。也就是降低对日风险,提升对华收益。日本很多厂商产业链落在中国与韩国。中日韩自贸区成型后,必然关税更低,利润更稳。如果日本掉队,中韩自会形成独立标准,日本将被动跟随。
中日韩经济结构是一个天然的“传送带”:这三块拼在一起,就像一辆完整的产业链引擎:谁少了,谁就得去美国或欧洲买高价零件。可如今日本这个潜在队友却突然捅了我们一刀。大家都想谈,但日本先自己给自己使了绊子,这就由不得别人不带他玩了。就在日本自我“掉线”的同时,中韩之间反而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合作加速期。日前,韩国友好周在济南揭幕。韩国驻华大使卢载宪开门见山:过去33年的合作,从来不是虚言;未来要做的,是继续把这条路铺得更深更稳。

他两次引用那句《周易》古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言外之意十分清楚:互信越牢固,供应链越稳健;规则越对接,产业越升级;你(日本)闹情绪,我们(中韩)先把事办了。韩国历来都是,谁能让韩国赚钱、能保证供应链稳定,韩国就和谁走得近。这一次更干脆:抓住机遇、贴近最大市场、把“不确定性”甩给制造矛盾的人。这就是所谓现实主义:不管谁喊口号,利益才是方向盘。
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屡次被特朗普经济勒索,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韩国减少对外部力量的过度依赖、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将会收获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与经济利益。一旦强化对华战略合作,半岛稳定更可控,经济增长源泉更稳固,韩国还不再因大国竞争而被裹挟,可以为自身利益做最优选择。总之,与其被动站队,不如主动掌舵。

尽管眼下中韩互动升温,但我们仍须保持必要的警惕。中韩关系确实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却也自带一些难以回避的敏感点。除了韩国政坛常因换届而出现路线“急转弯”之外,美国也不会轻易允许韩国在战略上与中国走得过近,必要时必然会施压。更关键的是,中韩之间存在产业竞争、供应链依赖与文化认知差异等结构性矛盾,这些不是靠短期友好姿态就能自动消解的。
换言之,韩国此刻更积极地靠近中国,是现实环境推出来的趋势;而中国在合作的同时保持定力与警觉,则是大国该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