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战终结者:越316师瞧不起我军王牌,激战后一线士兵损失殆尽

狼行天地 2024-05-19 09:54:47

1979年2月25日至3月3日,解放军新149师和越军316A师这两个王牌陆军师在越南黄连山省沙巴县(当时越南未设立老街省,老街省归黄连山省管辖)展开了殊死决战,历时7天,以越军316A师损失两个团无力再战而告终。

生不逢时的越军王牌陆军师

从部队组建历史、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等方面综合评估的话,越军316A师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在国际上排上名号的王牌陆军师。然而,这支部队在奉命从越南河内北上支援黄连山省柑塘市345师的行军途中,遇到了他们的第一个克星——解放军第13军39师。

尽管越军316A师148团在一天之内连续发起34次连排级冲锋,但始终都没法通过越北10公路上的代乃地区,最后被解放军39师消灭了9931人,丢失了大量作战物资,士气受挫,全师不得不撤出代乃地区休整。而解放军39师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保障37、38师侧翼安全,所以,没有乘胜追击,没能扩大战果。当然,解放军西线兵团为了歼灭越军316A师,将追击的任务交给了比39师更厉害的149师。

解放军149师,当时隶属成都军区第50军,对越自卫还击期间,中央军委将该师设为西线兵团总预备队。从表面上看,149师没有第13军37、38、39这三个师的名号响,更没有第55军163师的历史悠久,似乎是解放军中较为常见的普通陆军师。但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的解放军149师,是一个低调的王牌陆军师。准确来说,当时的解放军149师,应该叫作解放军新149师;因为1969年的时候,原西藏军区第52师与成都军区第149师进行了防务对调,番号也互换。说白了也就是,原52师原班人马,武器装备,统统转到成都军区驻防,改用149师这个番号;原来的149师,带着人员家当去西藏驻防,改用52师这个番号。这样一来,此149师非彼149师。

新149师,在1962年的时候还打过一次大仗,而且是在气候环境极为恶劣的高原地区作战,因表现突出,被誉为解放军王牌山地师。移防成都军区后,该师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战略值班师。解放军西线兵团命令新149师追击越军316A师,后者就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了。遇到哪个解放军师级部队不好,偏偏遇到一个极地作战经验丰富的陆军师,所以,越军316A师日后的命运,是可以预见的。

越军316A师支援柑塘市的计划失败后,主力部队于2月24日撤到黄连山省沙巴县城一带休整。

沙巴县城,是越北10号公路上的一个连接点,东北方向约40公里处是越南原黄连山省老街市;正西方向约9公里处,是番西邦山,此山海拔为3143米,是越南最高峰。而整个沙巴县,地处黄连山山脉腹地,海拔高度在1500米至2300米之间,当地丘陵遍布,山高壑深,山丘多为石山,天然洞穴遍布,道路艰险,易守难攻。越军只要守住沙巴县城,就能保住越南第二军区指挥部驻地安沛,并随时可以得到第二军区的支援。要是丢失此地,第二军区作战部署将被打乱。这也是解放军西线兵团没有让近在咫尺的39师乘胜追击,而是命令更善于在极端环境中作战的新149师追击越军316A师的根本原因。

2月24日下午,解放军新149师才接到追击越军316A师的命令,于当天晚上8点才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此时,已经逃至沙巴县城一带的越军316A师早已经利用好地方部队、民军构筑的工事以及一些天然洞穴,做好了防御部署。

解放军西线兵团指挥部将第11军32师直属坦克团一个营,直属炮兵团一部分和该师下辖的95步兵团配属给新149师指挥,加上翻译、向导、支前民工等人员,该师总兵力超过了15000人。反观越军316A师,本部总兵力约为9700人,被解放军39师消灭了900余人,到了沙巴县城一带,将沙巴独立营、公安军、民军等武装力量补充进来后,总兵力仍不过万。在兵力上,解放军新149师稍占优势,于是,命下辖的447团和445团2营向龙江、班佛一带穿插,切断越军南下的归路;师主力和32师95团从39师位于代乃地区的前沿阵地出击。使越军316A师进退不得。

尽管解放军的4米大刀准备砍向越军316A师的脖子,但其师长阮少雄毫无察觉。当其发现追击他们的部队不是解放军39师,而是新149师的时候,就开始做白日梦了。可能是支援柑塘市345师的计划受阻,被上级臭骂一顿后,心里憋屈,所以就这样想,我们打不过39师,是因为他们占据地形优势,现在是我们占据地形优势,要是还打不过你这个没啥名号的149师,那我们这张“越南王牌战略机动师”的脸往哪里搁?

为了报仇,越军316A师师长阮少雄并没有向越南第二军区求援,而是认为,他们有能力一口吃掉解放军新149师。

由于沙巴县城一带就是两山夹一道的地形,只有越北10号公路适合大部队行军作战,所以,越军316A师主要的防御部署是以沙巴县城为中心,采取中间松前后两头紧,左右两侧不设防的策略。尽管越军316A师号称擅长打山地战,但其后勤补给体系严重依赖于机动车辆;离开了公路的支撑,全师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解放军新149师针对敌人的这个短板,制定出了大炮上刺刀,划区域搜索、逐步推进的作战方案。

所谓大炮上刺刀,就是充分利用火炮可直瞄、可曲射的特点,抵近目标后再射击,保障炮火射击的精准度。在此方案下,重炮主要用于火力支援,小口径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筒方便人员扛着走山路的轻型火炮更受欢迎。

2月25日开始,由于雨天路滑,新149师447团和445团2营的行军速度较慢,斥候分队于27日中午才抵达格盖苗地区,发现越军174团设立的防御阵地后,随即引导炮兵部队发起进攻,歼敌200余人后,于当天晚上7点左右,抵达甘荷毛地区。445团2营于27日晚上9点抵达太平地区后,由于不熟悉地形,加上雨天路滑,遭遇越军316A师174团一部狙击,只能就地组织防御,牵制敌军。

27日中午,坐镇代乃地区的39师117团发现柑塘方向有一股越军企图西援沙巴的越军后,及时发起攻击。激战一昼夜,于28日下午3点击溃这股越军,并攻克吉光胡。新149师指挥部及时指挥32师95团拿下1663高地,与39师117师形成掎角之势,防止柑塘地区之敌西援沙巴。

3月1日,新149师446团抵达代乃地区,随即与32师95团汇合,利用夜色掩护,派尖兵沿越北10号公路两侧山地向沙巴县城方向搜索,保障后续梯队的行军安全。446团1营抵达越北10号公路4号桥一带时,发现越军一处阵地,激战数小时后,全歼此处越军一个加强连。战至3月3日凌晨,新149师445团1、3营、446团和32师95团攻入沙巴县城。

此时,龙江、班佛一带的新149师447团和445团2营还在与盘踞在新寨垭口的越军316A师174团展开阵地拉锯战,其中,447团1营1连作为斥候连,伤亡较大,战至3日上午11点,该连才控制住新寨垭口。

3日下午6点,447团2营攻克了黄连山垭口,越军316A师逃回河内的道路被切断,其所乘用的机动车辆难以发挥出作用,不得不弃车突围。战至4日早上5点左右,新149师447团与445团1、3营顺利会师;以沙巴县城为中心点,越北10号公路沙巴县路段完全被解放军新149师控制,此时,越军316A师主力及其配属部队已经焚毁部分作战物资,人员化整为零,逃入道路两侧的深山老林中。

经过4日和5日这两天的清剿行动,解放军新149师与越军316A师这两个王牌陆军师之间的决战进入尾声。解放军新149师以牺牲429人的代价,获得歼敌2338人的战果,其中,毙敌1736人,俘敌42人。在清剿行动中,越军316A师师长阮少雄若不是让其勤务兵出来做挡箭牌,也会成为解放军新149师的俘虏。经此一战,越军316A师加上此前在代乃地区被歼900余人,全师损失兵力超过3000,一线士兵损失殆尽,又丢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遭遇重创,暂时无力再战。

解放军新149师是在大总攻开始后,才从驻地奔赴3千里外的战场。1979年2月24日,全师官兵刚完成集结,还没来得及休整,就马上投入战斗。由于时间紧,加上不熟悉地形,气候环境不佳;甚至是在没有筹措好后勤补给工作、未来得及做好战前侦察工作的情况下,与熟悉地形且占据地形优势的越军316A师决战,还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不愧是解放军中的王牌。

在交战过程中,解放军新149师面临的困难远比39师所面临的困难多,首先是敌情不明,且纵深长正面窄不利于部队展开;其次,越军316A师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最后是敌暗我明。而且从2月27日开始,新149师各部几乎都是打遭遇战,根本没有时间构筑工事,时刻面临着越军的偷袭、反扑、狙击这些硬仗。但是,作为一支极地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该师逐步推进,一边展开一边进攻,使越军316A师节节败退,成为了山地战终结者。

新149师在越南沙巴县积累下的亚热带丛林山地环境实战经验,为解放军日后强军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全文完 ---------

5 阅读:701

狼行天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