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的人,都能沉住气,赢在最后,才是真正的厉害!

玄门论道 2024-05-05 08:17:32

晚清艺术家翁同龢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人生越难,越要沉住气,慢慢熬过去。一旦乱套了,哪怕是心乱了,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古至今,能够办成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反败为胜的过程,要相信,赢在半路,只是有了一段美丽的插曲,赢在最后,才是真正的厉害。

一、沉不住气的人生,注定熬不过

战国时,齐闵王想尽办法把齐国做大做强,当他有了一点成绩之后,就沾沾自喜,还和秦昭王一起,相约称帝,一个东帝,一个西帝。

公元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联合韩、赵等国,一举攻破了齐国的临淄,齐闵王外逃。

齐闵王逃到卫国,趾高气扬地指挥卫君,卫君于是几天都不给他食物,逼着他继续外逃。

齐闵王到了鲁国,问:“你们用什么礼仪对待我啊?”鲁君说:“以十太牢待之君。”绕了一个大圈,齐闵王到了莒州,然后派人向楚国求助。

楚国的将领淖齿赶到齐国,看到燕国强大的军队,然后决定讨好燕国的乐毅,谋害了齐闵王。轻轻松松就搞定了齐国的国君,淖齿笑得合不拢嘴。

齐国有一位大臣,叫王孙贾。在烽烟四起时,回到了家中,母亲责怪他“不忠”。他于是振臂一呼:“有愿与吾诛讨其(淖齿)罪者,依吾左袒。”

人们带着失去家园的仇恨,跟随王孙贾,把正在喝酒寻乐的淖齿谋害了,楚军大乱,四散而逃。

以史为鉴,我们就能发现,很多人不是没有上升的机会,不是没有成绩,而是稳不住自己,导致功亏一篑。

古人说:“人败因狂,事败因傲。”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就很容易“高看”自己,从而人生飘飘然,如天上的白云一样,人生反而进入了下坡路。

“100-1=0定律”告诉我们,努力折腾了大半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因为有那么一两回稳不住自己,亏掉了,就等于一切都归零了。

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但是老的时候,做了一件坏事,就失去了好人的标签。

一个君王,勤勤恳恳几十年,但是做了一件昏庸的事情,就会引起民愤,站不住脚。

一个将军,取得了九十九次胜利,但是最后一次失败了,就可能丢了生命。

一个家庭,赚了不少钱,但是有一个败家子,就会变得穷困。

一对夫妻,一直恩爱,但是在某一天,遇到了第三者,感情就被瓦解了。

以上种种,不得不警醒,不得不防微杜渐。

二、沉住气,人生有始有终

《道德经》中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生就像挖井一样,想要水落石出,就要锲而不舍,不管水井的深度是多少,以得到井水为标准,而不是井的样子形成了,就算了,半途而废的井,顶多是一口枯井。

人生沉沉浮浮,会遇到很多的种情况,但是任何一种情况,都是可以“顺势而行”的。困顿时,沉住气,办法总比困难多。

秦朝时,有一个小官员,叫程邈,他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大牢,面对遥遥无期的困境,他没有慌乱,而是琢磨如何逃出去。

他想,秦始皇每天都会看大量的奏章,又会批改,工作量很大,并且当时的籇文非常难写,耗时很多,要是发明一种简单的文字,一定会让秦始皇高兴。

经过十年的琢磨,他发明了隶书,并把成果送给秦始皇,从而,他也顺利出狱了,还成为了著名书画家,隶书的创始人。

一个在牢狱中的人,都可以自救,更何况是在社会上自由行走的你呢?人啊,就得想办法,冷静下来,你就大不一样了。

人活着,与其叫苦连天,抱怨不断,不如冷静思考,寻找逆天改命的机会,混乱时,沉住气,总能找到退路。

当周围的人都乱套的时候,就会四处奔走,你要是站在某地不动,你就是“气定神宁”。

诸葛亮在没有士兵的情况下,摆出了空城计,也能退敌,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其气度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曹操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还能想到“望梅止渴”,这是“思维”的出路。

混乱的时候,你要是像无头苍蝇一样飞舞,会空耗力量,陷入更大的困难,不如以静制动,省下力量,去做对的事情。

惊喜时,沉住气,笑到最后才算数,遇到喜事,千万不要洋洋得意,容易“乐极生悲”啊。

喜而不语,能够这样做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欢喜之中,推陈出新,当别人在庆功的时候,你已经超越别人一小步了。

要知道,一次成功,是一次开始而已,如果不及时归零,人就会停滞不前,不进则退的规则告诉我们,停止的人生,注定是悲剧。

古人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弯曲是为了自立、前伸;自立是为了下一次弯曲,如此反复,人生就稳步前行,永无止境了。

鬼谷子写道:“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

不管当下是什么状况,你都不要“大悲大喜”。生命是一年一年组成的,过了这个春夏秋冬,来年还有,年年岁岁,都是春种秋收。

人生是由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组合成的,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是一次开始,都是站在过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沉住气,慢慢熬,来日方长,只要活着,就得好好吃饭,好好做事。

0 阅读:0

玄门论道

简介: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