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卫健委已将奥美拉唑列为重点监控药物!医生:服用千万注意6个点

“胃一不舒服,就吃点奥美拉唑。”你是不是也有这个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奥美拉唑几乎成了“胃病万能药”,家家药箱里常备,

“胃一不舒服,就吃点奥美拉唑。”

你是不是也有这个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奥美拉唑几乎成了“胃病万能药”,家家药箱里常备,很多人一吃就是好几年。可你知道吗?这类药物已经被国家卫健委列为“重点监控药品”了。

听到“重点监控”四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紧张:是不是药有毒?还能不能吃?是不是以后都不能用了?别急,其实“重点监控”并不是“禁用”,而是希望通过正规使用,避免滥用、过度依赖,减少潜在风险。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老朋友”——奥美拉唑,了解它的好处、风险和使用要点。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等。它“见效快、效果好”,因此一度被称为“胃酸克星”。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儿——太多人把奥美拉唑当成了“保健药”,甚至长期服用来“预防胃病”。有的人一旦觉得胃不舒服,不管啥原因,先来一粒奥美拉唑压一压。这种做法,其实隐藏着不少健康风险。

首先,长期使用容易掩盖原发病。有些胃部不适,其实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胆汁反流等引起,依赖奥美拉唑压制症状,可能延误诊断。

其次,抑制胃酸并非无害。胃酸不仅帮助消化,还能杀菌。胃酸被长期压制后,容易引发营养吸收障碍、肠道菌群紊乱、骨质疏松、维生素B12缺乏等问题。

比如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PPI类药物的人,骨折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胃酸减少会影响钙的吸收和骨代谢。

中医认为,“胃气为养生之本”,脾胃虚寒者本就容易腹胀、乏力、畏寒,若再过度依赖寒性的抑酸药物,可能进一步损伤阳气,导致脘腹冷痛、食欲减退、面色无华。

那是不是说,奥美拉唑不能吃了?当然不是。它是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主力军”,关键在于是否“合理使用”。

医生建议,服用奥美拉唑,千万注意下面6个关键点:

第一,别自己长期吃,必须有明确诊断。胃不舒服可能是多种原因,千万别一不舒服就吃奥美拉唑“试试”。

第二,疗程别超标。一般疗程为4到8周,特殊病情除外。一吃好几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第三,饭前半小时服用效果好。奥美拉唑属于“空腹药”,饭前服用能更好抑制胃酸泵活性。

第四,按时停药,不可突然停。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反跳性胃酸过多,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

第五,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如长期腹泻、头晕、乏力、低镁血症、贫血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与用药有关。

第六,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如老年人、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很多人问:“那没有奥美拉唑,我胃不舒服咋办?”其实,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吃药更重要。

比如,少吃辛辣、油腻、酸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晚上别吃太晚,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进食。压力管理也很关键,长期焦虑、熬夜会影响胃功能。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凉,胃肠容易“中寒”,这时更要注意饮食调养。中医建议可适当喝些小米粥、山药粥、姜枣汤,健脾暖胃、舒缓肠道。

西医强调“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则讲“治胃先调脾”,两者异曲同工。用药只是一个环节,真正让胃安稳的,是你每天的饮食、作息和心态。

奥美拉唑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是医生用来“对症下药”的工具,关键在于用得对、用得准。

金句:药是把双刃剑,治病也要防伤人。合理用药,才能真正护胃安康。

参考文献:[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S]. 2021-09-01.[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 中华消化杂志,2023,43(10):641-648.[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胃病中西医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J]. 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1(05):4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