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三名将李文忠的小庆幸:倘若不是自己早死,迟早也会被他的草包儿子活活气死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4-03-19 22:09:37

李文忠,作为明朝第三名将,实在是吃了年龄小的亏,因为在很多史学家眼里,他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越了第一名将徐达。且不说第三还是第一,只要知道李文忠是一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将领就行了,他的表弟——朱棣的军事才能,十有八九都是跟着他学会的。

李文忠作为朱元璋的亲外甥,很早就跟了朱元璋,他的第一次作战,是跟随老将(被称为明朝第二将领,第一狂人的)常遇春,那一年,他十九岁,一战成名。此后他攻无不破,战无不胜,平定江南,征讨北元,军功卓著,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号称曹国公。

都说“虎父无犬子”,李文忠是当之无愧的名将,表弟朱棣也跟着他学了不少的本领,但是作为他儿子的李景隆却是个十足的草包。如果不是因为李文忠死得早(不到46岁便病故了),如果他亲眼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那样断送在自己草包儿子的手里,估计不病死也会被气死。

要说李景隆的草包行为,用“罄竹难书”来形容都不为过。当年朱允炆听了另一个蠢材黄子澄的馊主意,任命李景隆为新主帅,换下了朱元璋苦心为他留下的耿炳文。当李景隆率领着50万大军意欲包围朱棣的属地北平时,朱棣虽然没把他这个草包外甥放在眼里,但是50万大军还是不能小觑。他把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而自己则去宁王那里找外援了。事实证明,朱高炽担得起其父对他的信任。

看似脆弱的城门,怎么也攻不破,朱高炽还趁夜向城外大军发起了偷袭,为保安全,李景隆下令退后十里扎营,但是都督瞿能看出了北军的偷袭只是在争取时间,越是混乱的时候,越是破城的好时机。他看准张掖门是最弱的,率领数千人猛攻此门,然而,就在城门即将被攻破之际,却被李景隆下令制止了,理由是,他不想功劳被人抢走。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就在李景隆准备再次进攻时,老天爷看不下去了,十一月的北平,天气骤冷,朱高炽命人往城池上浇水,次日,北平就变成了一座冰城。这时,别说攻城了,连搭个手的地方都没有。50万大军,看着这座冰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待到朱棣带着当时最强悍的军队——宁王的朵颜三卫骑兵归来,该军在郑村坝跟南军进行了交锋,这支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以万军不当之势打得南军四散奔逃,李景隆抵挡不住,连夜南逃,可恨的是,他只顾自己逃跑,而忘了还在围攻北平的士兵。可怜的攻城部队,碰到这么个草包且胆小如鼠的主帅,最终在城内城外的夹击下全线崩溃。

郑村坝之战,李景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名声绝非虚传。而作为推荐人的黄子澄为了不被他拖下水,竟然隐瞒真相,保住了李景隆的指挥位置,打算和他一条黑路走到底。这一次,李景隆将率领60万大军,势必要击败朱棣,好挽回自己的名声。毕竟他是李文忠的儿子,虽然里子已经烂透了,但是面子他还是要的。

“白沟河,我来了”李景隆兴奋地想着。这一次,他找来了几个得力的助手(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都督平安还有之前围攻北平表现英勇的瞿能)并带来了新式武器——火器(今天俗称地雷)。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平安,他对于朱棣来说绝对是个可怕的人物,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曾是朱棣的部下,非常了解朱棣的打仗套路。

果然,在平安和瞿能的冲击下,朱棣的作战计划被彻底打乱。在朱棣被围困的危急时刻,朱棣展现了他名将的素质,竟然镇定地想出了一招“死马当活马医”的招数,而此招是否有用,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愚蠢程度,这个人便是李景隆。朱棣不顾安危,骑马冲向了河堤的最高处,他挥舞着马鞭做出召唤人的假动作,而李景隆果然中招了,以为北军有埋伏,随即命令南军退后。朱棣绝处逢生,为随后的大战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要想叙尽李景隆的草包行为,此处还可省略800字。李文忠应该感到庆幸,他何等的豪杰,怎会生出这样的儿子?倘若不是自己早死,迟早有一天也会被这个草包儿子活活气死!

0 阅读:44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简介:看好书,评好剧,本号主要分享影视评、书评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