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世间无物非草书——欧阳飞书法评述

欧阳飞,字翼之、逸之,海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委员,原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口

欧阳飞,字翼之、逸之,海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委员,原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口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海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海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师、海口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草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世间无物非草书

——欧阳飞书法评述

                                 文/张同标 张翔

——2015年6月

【本文作者简介】

张同标 :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考古与艺术史”博士点佛教美术方向带头人。

张翔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

中国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符号,而书法艺术无疑是最中国的艺术门类,中国人在书法中寄托了最中国的艺术理想。如果说,篆隶天然地带有一些古气和学问气,可以依赖道德文章使得篆隶增色,那么,草书更多的就只能依赖天资和才情了。所以,我想,尽管草书当然需要铁杵磨成针的功夫,而登堂入室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勤学苦炼就能达到的。书法表现的手段相当单一,只有线条和墨色等不多的途径。虽说墨分五色,而变化毕竟不多,而线条的提按顿挫使转缓急,以及这些线条构成汉字的字形欹侧正斜大小肥瘦等,变化就相当丰富,更重要的是线条与字形所寓寄的情态趣味等,固然离不开物质性抟的视觉形态,更重要的是更深层次的心性修养和天赋才情。在篆隶真草几种书体中,草书对于这些方面的要求更高,所以唯有草书有“草圣”的别称。草书创作的难度系数最高,较之于其他书体,历代名家也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在我看来,除了技术性难度之外,更在于书家个体的天赋才情。我个人喜受欣赏书法,也多读古今论书文字,想的多,写的少,古广祥先生向我推荐了欧阳飞的书法,展览再三,我很惊喜,爰为礼赞。

草书四尺四条屏 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书法在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文字书写升格为艺术的文化系统。传承书法中的经典,不仅仅是技艺上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精神的拿捏与发扬。欧阳飞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切入,将诗文与书法结合,在当下重新诠释出书法的价值意义与经典继承的关系。欧阳飞书法作品点划之间带有魏晋书法的风骨、隋唐书法的刚劲、宋元书法的精致、明清书法的隽秀。这样典型的风格特征,这与多年来,欧阳飞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多家之技艺是分不开的。欧阳飞的书法作品创作题材主要分为经典诗词句、佛教经典片段以及部分个人创作诗文作品这三大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欧阳飞自创诗文这是现阶段书法创作中也不多见到的,其才气在诗文方面为其在书法上取得造诣而增添了自信的筹码。

白居易禅诗一首

落雨听禅处,斋心入玲珑。

灰烬留香远,觉来我是佛。

自魏晋以来,“隐居”通常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问道山水、淡泊名利的方式。他们在“隐居”之前通常跻身朝野、出入睿幄,往往在政治上遭遇坎坷而退隐山林之间,从此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地归园生活。“归隐”后的文人骚客大多寄情山水、附庸诗文、尝尽书画、通晓文乐,艺术上的造诣在集天地之间的灵气中变得精粹。此后,无论是否在朝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均以寄情山水为人间的一大享乐幸事。文人情怀,便由此而生。欧阳飞是拥有这样的文人情怀的。

草书四尺对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欧阳飞坚持的是当代的“新隐居”主义。如果欧阳飞的这种“新隐居主义”退回到唐朝,那么我们熟悉的一位便是王维了。他无论是身居庙堂,或者是高蹈山林,胸中都有着一片寄情山水之前的意趣,不论是其诗、书、画。而这一点跟欧阳飞有类似,欧阳飞工职之余的翰札之好,爱好坚持了四十余年。欧阳飞的精神品格以及对待书法艺术与文学的热爱程度,着实让人敬佩。然而,欧阳飞虽然入世,但其书法作品有出世的意趣在其中。草书作品笔墨苍劲,而不乏圆润之势,行云流水,浑然一气、气度非凡。运笔过程中,讲求书法的枯湿浓淡,字与字之间的结体把控到位。可以看出,欧阳飞虽入世而少浮尘之气,这是当下书法家中所难能可贵的品质。

草书六尺中堂 欧阳飞诗《海南霸王岭赏木棉花》

琼枝遍野映山红,烂漫情天爱意浓。

远处黎家村落隐,英姿尽显霸王中。

提到草书,不免使我想到唐人韩愈评张旭草书的一段名言:“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说楷书如散步而草书如奔跑,形象地说明了草书鲜明的视觉特征在于运笔迅捷,然而韩愈偏偏不在意,我们看到,在他的眼中,世间无物非草书,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运笔迅捷与否的问题。虽然对此可以有各种解说,而我却以为如何抵制运笔迅捷这一点却是草书品级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或者说,如何使得读者在笔势飞舞的动势中感受如同大海般的深沉静穆。我个人以为草书须在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沉着痛快之中做到心平气和,敛入规矩,使一波一磔,无不坚正,方能趋向草书极致,这大概是米芾声称草书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俗品,或者是王铎反复强调他草书不与张旭怀素为伍的另一种白话文解读吧。欧阳飞的草书,奔放中见规矩、平和的点画又有奔趋 之势,这既是技法层面的难度,又是人品性情的外现,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字里行间别有一种意态。

欧阳飞诗一首《访悬空寺有感》

北岳恒山险,寺悬巧奇观。

通玄仙道观,禅悟静空宽。

近年来,书法艺术繁荣呈现出井喷发展之态势,艺术作品的优劣评判杂夹了许多书法之外的人为因素,难免混淆了不少纠缠不清的是是非非,草书不易掩饰,欧阳飞如此沉潜静气而富有积淀的书法艺术家非常难得。欧阳飞之所以能在书法造诣上取得成就,首先是与他的坚持是分不开的。四十余年的习书生涯中,欧阳飞可谓尝遍历代优秀书法家特别是尤擅行草书书法家之精华,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又有自我书法品格。

草书扇面《禅》  落款:禅心谓之清静寂定之心境也。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曰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欧阳飞的书法天才屡屡得到称颂,而他的临池苦学更有现实的启发意义。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艺术品的制作,首先都离不开一个“学”字。通常情况下,都是学一家,把一家的精髓练到极致。而想欧阳飞那样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时间里学到数家、博采众长,这不仅需要艺术毅力的支撑,更需要艺术自我净化的把控力。欧阳飞学多而不杂,秉持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这是十分难得的。欧阳飞所研习的二王、颜柳、张旭、怀素、米芾、王铎、傅山,可谓是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的草书名家,欧阳飞均学了一遍。历史线形的书法学习,使得欧阳飞通晓古代草书的风华劲骨,同时也构成了欧阳飞对当下行草书发展的独立思考与框架。如此长时间的学习众家,是不易的。汲取了四十余年书法营养的欧阳飞,已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步入了高品级的艺术之列。

草书六尺条屏 元·吴镇诗《画竹·其八》

与君俱是厌尘氛,一日不堪无此君。

更喜龙孙得春雨,自抽千尺拂青云。

从书法研习的区域环境看,海南岛是中国最南部的省份,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炎热,似乎不如江浙地区那样温润宜人。江浙书家虽然也是多种风格并存的,也总体上趋向于平淡雅致的书卷气息,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艺术创作与气候风土的关系是相当有趣的,欧阳飞选择草书作为他的主攻方向,无论是发乎性情的偏嗜,还是有意为为的主观选择,都是与海南的气候风土协调的,或者也可以说是舍短取长的睿智之举吧。

草书小品《古广祥先生本草联》

日精/草决明,追风使者/横经席;

年健/山和尚,化米先生/直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