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的孙策孙权,为什么都那么厉害?因为有位优秀伟大的母亲

熠彤说历史 2024-03-27 08:22:54

吴夫人与孙坚的婚姻,是浪子逼娶才貌佳人的桥段,不失浪漫但却孤楚。

中年丧夫后,她拖着一大堆孩子四处漂泊,却培养出几个优秀的儿女。纵观她鸡娃成功的经历,汉末母亲优秀伟大者,无出其右。

(鸡娃成功的吴夫人)

为强势的长子孙策弥补政治上的过失,又辅佐年轻的次子孙权平稳接掌江东大权。

辅佐孙权期间,用大义笼络住张纮和头号重臣张昭,参与重大军国大事的决策。每当有突发变故、机密计划、上给朝廷的表文、对治下诸郡的命令,以及与周边势力的外交策略,实际上都是吴夫人授意二张处理的。(《三国志·张纮传》)

由此可见,吴夫人虽然没有临朝称制,但她却一度掌握着江东的最高权力,只是所有的文件、命令都是用孙权的名义发布。

不少人以为吴夫人就是吴国太,其实不然。

吴国太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吴夫人之妹,看中刘备并力主将孙尚香嫁给了他。

孙刘联姻之时,本文女主吴夫人早已过世多年。

(吴夫人不是演义的吴国太)

被逼嫁给孙坚

吴夫人,打小命苦。

本是吴郡吴县(今苏州市)人,父亲曾为丹杨太守,原也是出身于士族的大小姐。

却父母早逝,与弟弟吴景随大哥迁居到吴郡钱唐县(今杭州市),然后将年幼的吴景一手拉扯大。

171年,隔壁富春县(今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的孙坚十七岁,随父亲乘船来钱唐。

途中遇到一群海盗在岸上分赃,他装作指挥兵马发号施令的样子,吓得海盗们以为是官兵来围剿,丢下财物就跑,孙坚追上亲手取一海盗首级而返。

孙坚一下就出了名,到钱唐后,都尉府便让他代理了钱唐县尉。

(钱唐是吴郡都尉府治所)

吴郡到汉末时仍属边郡,按汉制设有都尉,吴郡都尉府便设在钱唐县,管理吴郡南部,孙坚家乡富春县也在其治下。

在钱唐做了代理公安局长的孙坚,听闻吴夫人才貌双全,就找人上门提亲。

但吴家人认为孙坚轻佻狡诈,不同意婚事,这让孙坚很是羞恼伤心,失恋反应很强烈 。

吴夫人不想因为自己连累家人,便认命说服长兄同意了与孙坚的婚事。

(嫁给了一个很忙的男人)

孙坚虽是孙武之后,但家门早已沦落,无权无势,​只有靠军功上位。

所以婚后的孙坚很忙,172年他争取到机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吴夫人之弟吴景等千多子弟兵,与州郡官兵一起征讨会稽郡许昌叛乱。

平叛成功后,被臧洪之父,时为扬州刺史的臧旻列入功臣名单,上表朝廷,嘉升为徐州广陵郡盐渎县丞,​离开吴郡。

漂泊的苦难日子

几年之间,孙坚又先后迁到徐州的盱眙、下邳两县为县丞。

大概是等稳定下来后,孙坚才将吴夫人接去徐州,所以直到175年,他们才生下长子孙策。

在这几年里,吴夫人为孙坚还生下一女和孙权​。

(孙坚常年征战与吴夫人聚少离多)

184年黄巾起,孙坚被同州会稽老乡朱儁看中,跟随其征讨黄巾起义。

孙坚将吴夫人及三个孩子,安置到扬州九江郡寿春县,并播下了第三子孙翊的种子。长子孙策这年虚岁十岁。

弟弟吴景,跟在孙坚身边四处征战​。吴夫人独在异乡,抚养着四个​孩子。

之后孙坚又跟随张温在西北讨伐边章、韩遂等凉州反贼,直到187年被任命为长沙太守,才又将吴夫人接到荆州。

在这里,吴夫人为他生下了第四子孙匡​。

189年,孙坚北上参加联军讨伐董卓,又将吴夫人及孩子们送到扬州庐江郡舒县,十五岁的孙策在这里结识了周瑜。

(刘备所娶孙氏非吴夫人所生)

吴夫人为孙坚生有四子一女,而孙坚常年四处征战,在外又纳了妾室,至少生有一子孙朗​及两女。

后来孙权将孙朗改为丁姓,很可能​孙朗之母姓丁。

吴夫人所生的女儿比孙权大,嫁给了引荐诸葛瑾的曲阿人弘咨。刘备后来所娶的孙小妹,实为孙坚妾室所生。

妾室孙氏都被培养得“才捷刚猛”(《三国志·法正传》),更何况几个嫡出的儿子​。

孙策、孙权高超的交际能力,强悍的学习变通能力,开创性思维​,吃苦耐劳的隐忍精神,皆可作为素质教育成功的典范。

191年底孙坚战死,孙策十七岁,孙权十岁。作为主母的吴夫人,承担起了五子三女,至少共八个孩子的抚养权,严格教诲。

(吴夫人年纪轻轻失去丈夫)

他们随孙坚之侄孙贲一起,先送孙坚灵柩到吴郡曲阿县安葬,又迁居到徐州广陵郡江都县。

在这里,他们受到了朱治、张纮的照顾,但陶谦想谋害孙策​。

193年,十九岁的孙策离开江都,到寿春投奔袁术,结识了与他亦臣亦友的吕范。

当时袁术、陶谦撕破了脸,孙策又让吕范把吴夫人一大家子,从江都接送到曲阿。

吴夫人视吕范为家人,发达后仍不拘主仆之礼,常一同于后堂吃饭。

这既是不忘旧恩,也是在帮儿子笼络人心。

(吴夫人对吕范等帮助儿子的人非常好)

194年,孙策二十岁,舅舅吴景、堂兄孙贲与刘繇开战。

孙坚的老部下,时任吴郡都尉的朱治,派人到刘繇的曲阿,为吴夫人母子提供养护,并将他们送到了吴景驻军的九江郡历阳县。

孙策到历阳后,再次将母亲和弟、妹转移到后方的阜陵县。

195年,孙策二十一岁,过江打败刘繇,派部下陈宝把吴夫人一家从阜陵又接送回曲阿。

不久孙氏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吴县,吴夫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结束了漂泊的日子。

吴夫人孀居多年,四处辗转,毫无安宁可言,吃尽了苦头。

但却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教育出了几位优秀的子女,不得不佩服这是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吴夫人漂泊中教育出几位优秀的子女)

详细罗列吴夫人的迁居过程,还有个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她与上面这些重臣之间的革命友谊,及她后来在孙吴集团威信的来源。

劝导孙策

孙策在江东倚重百姓,而对待名士、世家、豪杰杀戮过重。吴夫人意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做法太激进,多次劝导孙策,救下过很多人。

乌程县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王晟,各聚集数千或上万人,起兵反抗孙策,被孙策打败。在吴夫人的劝说下,救下了王晟。

功曹魏腾与孙策主张不合,孙策想要杀他,造成士大夫们恐慌,吴夫人在一口水井边对孙策以死相劝。

她说:

“现在刚打下江东不久,革命尚未成功,应该对贤士以礼相待,不应该揪着他们的过失不放,而应该多记住他们的功劳。魏腾与你意见不合,对于公来说并没有错,如果因此杀了他,日后大家都会背叛你!”

(孙策重百姓而轻士族)

吴夫人看得非常明白,很务实。像这样她救下的名士还很多,帮孙家的统治减少了很多隐患。

孙策要杀传教行医的流量高道于吉,这让士民百姓民怨沸腾,吴夫人也曾极力劝解,但终究没能说服孙策。

辅佐孙权

200年,孙策二十六岁被刺杀,十九岁的孙权继位。

但孙权远没有当初的孙策成熟,承受丧子之痛的吴夫人,很担心能否保住江东。

她大张旗鼓地询问张昭、董袭等人,董袭的一番言论受到众人的赞赏。

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政治手段。

我让你们这些大臣说能不能保住江东,看看你们的态度。这江东是我们孙家的,必须保,说不能的就是异己。

好!既然你们自己一致说的能,这就是我们达成的一致意见,大家应当同心协力实现这个目标,再反对的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一手帮孙权顺利接管江东)

曹操让孙权送质子去许都,孙权、周瑜都不愿意,但无法让张昭、秦松一班大臣认同。

孙权只得带着周瑜到后堂说服吴夫人,吴夫人一发话,就此决定不送质子。

张昭这些重臣信服吴夫人,这就是她在江东的威信!

及(孙)权少年统业,(吴)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三国志·嫔妃传·孙破虏吴夫人》

吴夫人文有张昭、张纮,武有周瑜、吕范等人的尽心效力支持,帮孙权把江东政局掌控得越来越稳固。

将长子孙策留下的一片大好河山,顺利地交接给了次子孙权。

(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

202年,孙权二十一岁,吴夫人去世。后来孙权称帝,追尊她为武烈皇后。

总结

孙坚常年不在子女身边,又早亡,不像曹操等人常能言传身教 ,鸡娃全靠吴夫人​。

吴夫人年轻丧夫,四处辗转,却仍能培养出几个优秀的儿子,帮助大儿子弥补过失,辅助二儿子处理军国大事,顺利接下一个稳固的江山。

孙策、孙权都那么厉害不是天生的,他们要感谢有位优秀伟大的母亲!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三国志·嫔妃传·孙破虏吴夫人》)

0 阅读:8

熠彤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