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泛泛说 “我们会保障您的权益”,而是先说出客户可能遇到的实际场景,让客户觉得 “你懂他的顾虑”:
针对质量顾虑:“我知道您担心‘收到的货和样品不一样,比如材质偏薄’,这也是很多客户首次合作时的顾虑”;
针对清关顾虑:“您发欧洲市场,肯定怕‘因为认证不全,货物在海关被扣,耽误销售旺季’,这种情况确实容易让人心焦”;
针对交期顾虑:“您要赶黑五备货,最担心‘我们承诺 20 天交货,结果拖到 30 天,导致您赶不上活动’,这会直接影响您的订单利润”。
2. 再 “给出场景化解决方案”:明确 “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怎么做”结合客户的顾虑场景,说清具体的应对动作,避免模糊的 “我们会处理”:
对应质量场景:“如果您收到货后,发现有 10% 以上的产品和样品材质不符(比如厚度不够),我们 48 小时内安排补发,补发的运费由我们承担,不用您额外花一分钱,也不会让您等超过 7 天”;
对应清关场景:“要是货物在欧洲海关因为我们的认证文件问题被扣,我们当天就对接当地合作的清关代理(有 5 年欧洲清关经验),2 天内解决清关问题,产生的代理费用、滞港费用全由我们出,您不用操心任何流程”;
对应交期场景:“如果我们没按 20 天的承诺交货,每延迟 1 天,就给您订单总额 1% 的补偿(比如 10 万的订单,延迟 3 天补 3000 元),同时我们会优先安排加急物流,确保您能尽快收到货,尽量减少对您黑五备货的影响”。
3. 最后 “关联客户场景化收益”:让客户知道 “解决问题后,他能获得什么”不只是说 “问题会解决”,还要说清解决后对客户的实际好处,强化 “风险可控” 的认知:
质量场景收益:“这样您不用怕因为材质问题耽误上架,也不用承担补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收到货后能直接按计划入库销售”;
清关场景收益:“您不用花时间找清关代理,也不用承担额外费用,货物能尽快放行入仓,不会错过当地的销售窗口期”;
交期场景收益:“就算出现延迟,您也有补偿,还能通过加急物流赶进度,黑五的销售计划基本不会受影响,不用为交期问题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