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武器有多可怕?196个国家都在抵制,明令禁止有一国仍在研究

Hi秒懂科普 2024-05-16 18:08:22

曾被196个国家联名抵制的“气象武器”到底有多可怕?

所谓的“气象武器”指的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武器,如:人为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洪、雪崩、气雾、热高温等。说白了,就是人为制造的极端天气。一旦使用“气象武器”就会给敌方造成极大的困难,给自己最有利条件。

自二战以来,美国就一直在“研究改变气象条件”的方法。

还记得美国曾经提出来的阿尔戈斯计划吗?

20世纪80年代,美方就想要制造更多的“气象武器”,包括:派出自家的无人机进行人工造雨、制造干旱天气使得敌军没有淡水饮用、制造飓风让敌方防御系统崩溃、制造雷电让敌方飞机摧毁等。

那么他的这些计划成功了吗?

曾经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气象武器”使得越南境内持续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雨,最后导致山体滑坡,很多房屋都被淹没了,在这个时候最遭殃的就是老百姓了。对于越南的这些遭遇,美国从未后悔过,甚至“欣喜若狂”。

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从不会把人类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气象武器”上,美国似乎尝到了甜头。

哪怕有196个国家公开抵制,也并未让美国放弃研究“气象武器”。对于他们国家来说,该武器的杀伤力如此强大,更加有利于他们实现“霸主梦”。那么“气象武器”当真有那么厉害吗?

曾有专家直言道:“气象武器”不亚于核武器。

这不禁让我想到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枚核弹。据了解美国投下的原子弹爆炸后,产生了6000多度的高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其他物体都被化为灰烬,爆炸后产生的强光,更是让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双目失明。

美国投下的导弹区域瞬间陷入了一片火海当中,人们根本来不及了躲,哪怕离中心点远一点的地方都受到了波及,可想而知它的威力究竟有多么大。如果“气象武器”与核武器并列的话,它的威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问题来了!

“气象武器”有何特点?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易被察觉。

且具有隐蔽性、威力大、范围广等特点。

就好比现在下一场雨,我们只会认为是普通的一场雨。在没有任何高科技的情况下,我们查看不了是否是敌方准备的催雨弹。当然现在随着各国的科技不断发展,各国在海陆空早已加强防范了。

所以现在美国想要搞一些“小动作”的话,是很容易被大国察觉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小国的科技手段相当的厉害,也能察觉到美国在搞坏事。就这么说吧,“气象武器”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弱,反而会成为最有力的“杀手锏”。

“气象武器”是一种非常难以控制的武器。

一旦利用这种武器去改变自然天气,绝对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气象武器”会不会在未来的战场上出现?

目前来看,是无法知道答案的。

如今只有两个国家掌握“气象武器”。

一个是美国;

另一个是俄罗斯。

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死对头”,在武器方面,他们更是不甘示弱,一定要争个高低。所以美国有“气象武器”,那么前苏联也是会拥有的。随着前苏联的瓦解,自然而然这些武器就落在了俄罗斯等国的手里。

就在所有国家都抵制“气象武器”的同时,美国既不听劝,甚至称为“符合国际规定”。不得不说,美国为了研究一些破坏性极强的武器什么都能说的出口,而且他们还是研究最透彻的一个国家。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下一步美国会不会将“气象武器”用于所有国家。

当然在这时就有人会问了:

美国与俄罗斯都有“气象武器”,难道中国当真没有吗?

从“气象武器”出现以来,就已经暴露了它的危害,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掌握什么“气象武器”。当然不排除中国在气象方面也是有研究的,目前我国是拥有人工造雪能力的,当然人工降雨也是有的。

所谓的“人工造雪”就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水或者是水气变成雪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人工成本,而且这个雪是无污染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冬奥运会上我国就使用了自己的人造雪,并被称为“不融化的雪”。

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突破了国外的封锁,更是实现了“0”到“1”的突破。相对于自然雪,人工造雪保存时间会更长、可以使用各种场景当中。

其次,是我们国家最为偏爱的人工降雨。

我们为何会偏爱人工降雨呢?

是因为我们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而且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干旱的地区,所以为了缓解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匀,促进植物的生长,人工降雨是我们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我国为何会研究气象了吧,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的诸多困难。

虽然中国没有明确说明有没有“气象武器”,但我们是掌握了一些气象的,那就是利用气象,为我们国家带来更多的便利,还会成为全国的“福音”。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防灾减灾、灌溉农作物、灭火等方面。

所以说,我们国家与美国的想法还是不同的。我们想要的不是去破坏自然,而是想要竭力的去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0 阅读:33

Hi秒懂科普

简介:打包一切你不知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