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掉太可惜了!”赤松茸农户急得晚上睡不着,一大早我们赶往仙居……

杭州日报 2024-05-12 11:30:50

5月9日,我们接到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赤松茸种植户王均林的求助:“今年赤松茸喜获丰收,产量好,品相品质好,但销路出了问题,不及时采及时卖,烂掉了,就太可惜了。”

看着竹林里仿野生种植的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往上冒,他急得晚上都睡不好。

5月10日清晨5点,天蒙蒙亮,我就从杭州出发,赶去仙居。导航出发,显示要3小时20分左右。

我对被誉为媲美松茸风味口感的赤松茸不陌生。

“赤松茸”的采摘都在早上9点前,趁新鲜,马上安排送货。因为赤松茸顶部那个伞打开了,就不好吃了。

这也是王均林为什么这么焦虑的原因,赤松茸出来大的,都要及时采摘,一批批的,不采容易老,另外,也影响根部其他赤松茸生长。

下了高速,进入223省道,我看到路边有一个不显眼的入口,没有任何招牌,只能按照导航提示进山。

山路十八弯,越爬越高,远处的高山有的平视有的在脚下。

▲去基地的路上,高山就在眼前。

虽是水泥路,但心里还是有点慌,因为一路上看不到人,也没有车经过,只听到各种鸟叫和汽车轮胎在路面的剧烈摩擦声。

硬着头皮继续往前,终于看到了房屋,这里停着几辆汽车,估摸着应该到了。

▲终于见到了村庄。

果然,王均林正在边上的临时仓库忙着发货。

早上已经采了500来斤赤松茸,他一大早下山送了一趟货。

▲王均林看到我们很高兴,连忙拿赤松茸给我们看,是刚采摘下来的,非常新鲜。

简单寒暄两句,我让他带我去基地看看。

“基地就在那里,那片竹林都是!”

不远处,青翠的竹林连绵一大片,还能看到新绿,风景极美。

王均林,今年52岁,在临海一家医药公司工作。这些年,每次看到村里人越来越少,村里那片竹林还像小时候一样葱茏茂密,他总是有各种奇思妙想。

他尤其记得和小伙伴们在竹林里、山上找野蘑菇的趣事。那时候没什么好吃的,野蘑菇太鲜美了。

也许这个记忆太深刻,“这片竹林能不能用来种蘑菇?”有了这个想法,他开始琢磨,向懂菌菇种植的专业人士请教,然后边学习边试验。

最后,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决定种赤松茸和鸡枞菌!

他承包了这片120亩的竹林,签下了10年租约,前年开始小规模种植。

去年慢慢找到了门路,种了10来亩。

“不光朋友吃了说好,很多周边的人听说了,也不怕麻烦从山脚下开车上来买。订单也多了起来。”

大家的良好反馈,让他一下子有了信心。

今年一鼓作气,准备大干一场,一下子种了100多亩。

赤松茸,又名益肾菇,学名大球盖菇。颜色艳丽,盖厚柄肥,营养丰富,滑嫩爽口,食味清香。

是 国际食用菌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

赤松茸喜欢潮湿,前段时间雨水足,每天可采收好几千斤。

丰收了,喜悦马上变成了忧愁——量大了,毕竟几十元一斤的价格摆在那,销售跟不上了。

赤松茸不及时采就会老,就会烂。也会影响下一批生长出土。

▲收获满满。

在竹林里,初夏的微风吹过,天空湛蓝,空气里不时飘来各种说不出的花香。地上随处可见冒出头的赤松茸。

王均林说,虽然竹林外面土地不少,也可以用来种,但他还是要选这片竹林作为基地。

这片竹林至少四五十年处于原始状态,土壤都是原生态,没有经过任何化肥农药的作用。

而且这里海拔高,600米,周围人也少,更别提工业和生活污染,一顶一的原生态。

▲所见竹林都是基地。

“我就想种点不一样的好东西出来!百分百原生态种植,好吃又营养!”

他种赤松茸,不用任何化肥以及农药,只需在竹林里挖一条深度合适的坑,铺上稻草,撒上菌种,铺上谷壳,盖上泥土,就静待赤松茸出土。

王均林说,不少朋友甚至喜欢生吃赤松茸,类似松茸“刺身”的吃法,切片蘸酱油芥末。

在竹林里,他从泥土拔出一颗赤松茸,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在他的鼓励下,我也试了试。

赤松茸空口生吃,味道很淡,但回味有点甜,尤其香味很舒服,一直在喉咙里打转。

在竹林里,几位老人忙着采摘赤松茸。他们都是周边上了年纪的老人。

这些老人来帮忙采赤松茸,一天工资大约180元。

基地成立以来,王均林给村民发的工资大概有二三十万元。

▲王均林给乡亲们讲解采摘诀窍。

王均林说,赤松茸外面也有,但是他对自己的品质和口感非常自信。

他的赤松茸“人种天养”,几乎就是“野生”的感觉。

赤松茸菇体肥厚,吃法多样。

切薄片,滑嫩爽口。切厚片,清脆爽口。可清炒、可葱油、可煲汤、可涮锅、可炖肉、可烧烤、可油炸。不过,他想提醒,赤松茸为了保鲜,都是带根和泥土发货。大家吃的时候刮掉菇脚泥土,流水冲洗干净就好了。切不可浸泡洗涮。

赤松茸越新鲜越美味。建议收到后尽快食用。

冰箱内4℃冷藏3天,口感几乎不减。

赤松茸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糖等有帮助。

他的赤松茸根据个头和外观品相,分三等。

一等和二等品相都不错。

▲一等(左),二等(右)。

王均林说,赤松茸这一季估计月底结束了。

第一次和大家分享,友情价:

原生态仿野生种植赤松茸3斤装:一等优享价105元,二等优享价75元。

顶部的伞很容易打开,气温一高就打开了,所以我们都是顺丰加冰袋发货。顺丰包邮,快递邮费18元需自理。

方哥(爱美食,天然呆不忽悠):

我对赤松茸一直都有好感。赤松茸是家里一道常吃的菜,口感好,无异味,全家人都爱。

这次从仙居带回来自己采摘的仿野生赤松茸,从清洗开始,就发现和外面随便买的不同,品相更好,香气更好,握在手上,感觉更沉更实在。

随便切片炒了一盘,除了盐,什么都不用放,就是满满的鲜香,回味饱满。

▲用铁锅炒,所以外观上有点黑。

这一趟仙居行,开车7小时,有点累,吃几口赤松茸,感觉值了。

Tips.

炒赤松茸,最好不要用铁锅,铁锅炒制,容易发黑。用不锈钢锅比较好。

文/方志坚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