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她被骂到离场三年,如今一纸官宣告诉我们:郎平从没“老去”

这两天看到央视公布郎平的新身份,我整个人都“愣半秒”。——原来这三年,大家以为她“隐退”“国外养老”都误会大了。等真相亮

这两天看到央视公布郎平的新身份,我整个人都“愣半秒”。

——原来这三年,大家以为她“隐退”“国外养老”都误会大了。

等真相亮出来,你才会发现:朱婷当年那句“郎导的心一直在”可不是客套话,那是真金白银的重量。

那些年,被误会到离谱的郎平

回头看这几年对郎平的讨论,我只能说一句:有些争议真是“风向一变就下雨”。

当运动员时,她可是“五连冠时代”的大杀器,扣球像带电一样,国际赛场上拿奖拿到手软。

但当教练那段争议最多的时间,就是东京奥运失利后。

那会儿互联网节奏有多快你知道的:

有人怪她战术保守,有人说她“偏爱朱婷”,甚至还有人阴阳怪气说她“年纪大了,不行了”。

说实话,那种“把责任全扔给一个人”的氛围,真的很伤人。

新闻发布会上她红着眼眶说:“我尽力了。”

那一刻,她是把所有压力往自己身上兜。

可外界却忽略了当时队伍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年轻人还没完全扛得住世界级硬仗。

她没有为自己解释一句,默默卸任,淡出聚光灯。

然后大家看见她在美国院子里种个花,就开始传:

“郎平移民啦!”

“她不想管排球啦!”

甚至有人编她“赚中国钱去国外潇洒”。

有时候看这些话,我都替她憋屈。

央视一公开新身份,所有误解瞬间瓦解

直到央视官宣,她的故事才真正在公众面前翻篇:

——郎平,获得国际奥委会教练终身成就奖。

这可不是随便发发的纪念章,是全球一年只选一个、含金量“炸裂”的荣誉。

而她,是首位拿到它的中国排球教练。

你想想:

如果不是在世界上分量足、理念硬、贡献实,她能拿这个?

国际排联和中国排协都第一时间发文祝贺,足见行业认可程度。

更关键的是,这三年我们以为她“隐退”,其实她在干一件更重要的事:

推动青训、普及排球、建人才梯队。

把“大国家队”理念彻底落地,让更多年轻人能走上更大的舞台。

一句话:

她不在聚光灯下,却在为中国排球打地基。

你再回头看朱婷那句话——

“郎导没走,她的心一直在排球上。”

是不是瞬间变得格外扎心?

师徒之间,那份别人学不来的信任

说到郎平和朱婷,那份默契真不是几年能磨出来的。

2014年世锦赛朱婷被拦得心态崩掉,郎平叫暂停,却只说一句:

“你信我,扣直线,失误我担着。”

这句话后来被无数球迷奉为“神级鼓励”。

朱婷瞬间找回状态,连扣七球,把比赛硬生生扛回来了。

还有去土耳其留洋那事。

别人担心朱婷状态不稳,郎平却力挺:

“好苗子,更得出去晒晒。”

世界杯前父亲生病,她第一时间放人假,帮忙协调手术。

朱婷说:“跟郎导相处的时间,比跟父母还久。”

所以你想想,为何朱婷在所有人质疑郎平的时候,却能这么坚定?

因为她太了解这位教练到底付出了什么。

结语:郎平的奖,是中国女排精神的续篇

这次的国际奥委会奖项,说是给郎平,其实也是给中国女排半个世纪的努力。

她告诉我们:

荣誉不只是在领奖台上闪光;

真正的力量,是那种跌下去也能咬牙再站起来的劲儿。

现在回看过去的争议,其实很多都是误会。

郎平没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排球。

而这份坚持,正是所谓的“女排精神”的底色:

——不喊话、不甩锅、不退场,

始终把心放在热爱的事业上。

你怎么看郎平的这份荣耀?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