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典礼那天的阳光格外刺眼,陈阳攥着那枚攒了半年工资买的银戒指,在大学校门口等了整整两个小时,等来的却是林晚一句轻飘飘的 “我们分手吧”。
“为什么?” 陈阳的声音发颤,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和林晚从大一开始恋爱,整整四年,他们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一起刷题,在操场的看台上分享同一副耳机,在毕业册上郑重写下 “毕业后就结婚” 的约定。他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未来,却没想到毕业成了他们爱情的终点。
林晚避开他的目光,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留学录取通知书:“我申请到了英国的硕士项目,下个月就要走了。我们…… 不合适了。”
“不合适?” 陈阳自嘲地笑了,眼泪忍不住涌上来,“我们约定好毕业就结婚,你说要一起攒钱买小房子,要把爸妈接来同住,这些都是假的吗?就因为一张留学通知书,你就要放弃我们四年的感情?”
林晚的眼眶也红了,却依旧咬着牙说:“陈阳,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了。我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想有更好的发展,而你只想留在这座小城安稳度日。我们的未来,根本不在一条路上。”
陈阳愣住了。他确实计划毕业后回老家考公务员,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他知道林晚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可他从没想过,这份 “安稳” 在林晚眼里,竟成了 “没追求” 的代名词。
“我可以陪你去英国,我可以在那边找工作……” 陈阳急忙说,语气里带着恳求。
“不必了。” 林晚打断他,“我不想因为感情束缚自己,也不想你为了我放弃现有的规划。我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长痛不如短痛。”
那天的对话,像一把钝刀,把陈阳的心脏割得鲜血淋漓。他看着林晚转身离去的背影,手里的戒指硌得手心生疼。那枚戒指,他本来想在毕业典礼后,在他们常去的那家奶茶店,郑重地戴在林晚手上。
林晚走的那天,陈阳没有去机场。他一个人坐在奶茶店靠窗的位置,点了两杯林晚最爱的珍珠奶茶,从天亮等到天黑。奶茶凉了,他的眼泪也流干了。
后来,陈阳按部就班地回老家考了公务员,工作稳定,闲暇时会约朋友打球、钓鱼,偶尔也会翻出大学时的照片,看着照片里笑靥如花的林晚,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他听说林晚在英国过得很好,成绩优异,毕业后留在了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工作,朋友圈里全是世界各地的风景和精致的生活。
三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有人提起林晚,说她快要回国了,还问陈阳要不要见一面。陈阳摇了摇头,平静地说:“算了,各自安好就好。”
其实在林晚出国后的第二年,她曾给陈阳发过一条消息,说 “国外的生活很孤独,有时候会想起我们在学校的日子”。陈阳看到消息时,心跳漏了一拍,却最终只回复了 “照顾好自己” 四个字。他知道,他们之间隔着的不只是距离,还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无法回头的时光。
再后来,陈阳认识了在中学当老师的苏晴。苏晴温柔体贴,懂得欣赏他的安稳,会在他加班时留一盏灯,会陪他去菜市场买菜,一起研究新菜式。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暖。
结婚那天,陈阳给苏晴戴上戒指时,心里满是平静与感恩。他想起林晚,没有了当初的怨恨,只剩下淡淡的释然。他终于明白,青春里的爱情很美好,却也很脆弱,它往往抵不过现实的岔路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而林晚回国后,也曾约过陈阳一次。两人在咖啡馆见面,看着陈阳无名指上的戒指,林晚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聊起国外的成就,聊起未来的规划,陈阳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临走时,林晚说:“当初…… 对不起。” 陈阳笑着摇头:“没什么对不起的,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路而已。”
是啊,人生就像一场列车旅行,有人会上车,有人会下车,不是所有的约定都能实现,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走到最后。那些因为现实而分开的遗憾,终究会被时间抚平。重要的是,在各自的轨道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