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都督府真的是唐朝的疆域范围吗?谭其骧地图开疆过分了

奇趣城市 2024-03-09 11:45:30
波斯都督府的设立背景

萨珊王朝,一度辉煌的波斯帝国,到了7世纪中叶,其光芒已大不如前。内部的贪腐、宗派矛盾、贵族间的争斗不断削弱着国家的根基,正如俗语所言:“内忧外患,国之大敌。”

而外部势力,尤其是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正凭借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坚定的宗教信仰,如烈火燎原般迅速扩张。

公元651年,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耶兹德格尔德三世,被阿拉伯军队击败,萨珊王朝正式宣告灭亡,这标志着伊斯兰教的势力正式铺展至波斯地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就是波斯的王子,他是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名为逊波二世。

面对家族的没落和国家的覆灭,逊波二世并未放弃抵抗的意志,而是开始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他的目光最终转向了当时的东方大国——唐朝。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以开放包容著称,其疆域宽广,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被称为“天下文明,海内独尊”。

逊波二世认为,如果能获得这样一个强大国家的支持,自己复国的梦想或许就能实现。因此,他派遣使者远赴长安,请求唐朝的援助。

唐朝的皇帝对这位波斯王子的请求给予了回应。尽管唐朝的实际支援有限,但皇帝赋予了逊波二世以“波斯都督”之名,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承认和名义上的支持。

唐朝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也表明唐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愿意扮演重要角色。

逊波二世获得的这个头衔,虽然没有带来充足的军事援助,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在波斯流亡政府中的地位,为他今后的行动增添了一份正当性。

波斯都督府真的是唐朝的疆域范围吗?

“疆界,不仅是地图上的线条,也是历史的见证。” 当我们展开谭其骧绘制的669年的唐朝全图,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波斯都督府被大胆地划入了唐朝的疆域内。

这一划分,虽显得唐朝疆土辽阔,但实际上与历史的真相有着显著的出入。谚语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地图上的波斯都督府,就如同只画了皮毛的虎,缺乏了骨骼的支撑。

谭其骧的地图可能出于对唐朝强盛的民族自豪感,希望通过地图表现唐朝的宏大。但历史事实是,尽管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和政治强权,其势力和影响力远及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但唐朝的控制力并未真正延伸到伊朗高原。

唐朝与波斯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政治联姻、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软实力上。唐朝的宽容和开放政策,使得许多波斯商人、学者和艺术家能够在长安等地安居乐业,但这并不等同于唐朝对波斯地区拥有实际的统治权。

实际上,波斯都督府的设立,更多的是一种对流亡波斯王室的政治支持和人文关怀,一种名誉上的册封,用以维护王朝的颜面和尊严。

正如俗语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唐朝虽然给予了波斯王子以封号,却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军事援助或领土控制。在唐朝的版图中,波斯都督府存在于名义之中,而非现实之中。

波斯与唐朝的文化交融

历史上的流沙,总会留下文明的痕迹。在唐朝,这样的痕迹尤其深刻。波斯王子卑路斯和他的儿子泥涅师在唐朝的避难,不仅是两个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写照,更是文化交流的生动缩影。

就如同俗语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在唐朝,这个群分跨越了万里,波斯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归属。

李珣,这位波斯血统的文人,在唐朝不仅创作了《海药本草》这样的医学巨著,还有意韵悠长的《花间词》,这些作品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了汉文化的浩瀚大海。

波斯人在唐朝的融合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滴水穿石”,无声的力量改变了中华文明的面貌。他们带来的医学知识、文学创作,乃至于服饰、饮食、音乐,都在中华文明的园地里生根发芽。

如同“春江水暖鸭先知”,波斯人的贡献让唐朝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后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唐朝,波斯与汉的文化交融,正是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最好诠释。它不仅展现了唐朝的开放包容,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0 阅读:2

奇趣城市

简介:人文地理,文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