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忆|蔡红星:校长不是坐办公室的,人大代表更不能是

中国国情 2024-03-12 09:49:30

(制图  郑伟)

中国网3月12日讯(记者 郑伟 胡俊)在我国45个沿边境地级市内,分布着超过80所“国门大学”,它们承担着推动教育交流、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是展示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全国人大代表蔡红星,就是“国门大学”之一的延边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校长。

在采访中,蔡红星向记者分享了他在过去一年中,两次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的故事——

▲202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红星为学生代表讲授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开学第一课。(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2023年3月31日,蔡红星为学生代表讲授了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开学第一课。在课上,他向同学们传达了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并分享了他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与会的经历和感悟;并勉励青年学子展现当代青年独有的青春风采,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2023年11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红星为学生代表讲授题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延大好青年》的开学第一课。(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同年11月28日,蔡红星为学生代表讲授了题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延大好青年》的开学第一课。他在课上讲述了地区红色文化历史和学校发展历程;勉励同学们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优秀传统,在新征程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同为‘开学第一课’,两次也存在着一些区别——3月份这次授课背景是我刚从北京参加完2023年全国两会返校,交流的重点倾向于一种‘由上而下’的精神传递。11月份的授课所面对的多是刚入校不久的新同学,所以交流的重心一方面是传播历史文化、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做好倾听与解惑,这也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信息获取。这两次授课既是教育职责所在,也是想发挥出人大代表的“桥梁”的作用。”蔡红星向记者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红星。(图片来源:受访人提供)

在两次授课中,蔡红星还强调了延边大学作为“国门大学”所具有的先天优势与重要使命,并同在场师生围绕教育规划与学校发展交流了想法。此外,通过收集建议、研究政策、走访调研,以及吸纳借鉴先进理论与成熟案例,蔡红星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四份提案,其中有两份关于“国门大学”建设与发展——其一是关于加强东北地区国门大学建设,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高校力量的建议;其二是关于将国门大学纳入“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建议。

“人大代表既是一份崇高的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崇高使命。履职以来,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厚重的责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蔡红星说道,“校长不是坐办公室的,人大代表更不是。作为一名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的工作围绕着教育、区域、民族三个关键词展开,但核心始终是‘人民’二字,所以我需要与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包括师生与少数民族同胞们——多交流、多联系、多关怀、多共情。人大代表所‘代’的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表’的是群众愿望和要求,能通过亲身依法履职参与推动国家发展,为社会进步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