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校长被教育局长施压,丈夫突然现身,教育局长慌了当场跪下!
我隐瞒身份回到教育一线,满怀理想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
云海市教育局长当着全市校长的面羞辱我:
"年轻人想法是好的,但不切实际!你以为自己是谁?"
他还威胁要撤掉我的校长职务。
我咬牙坚持: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不会放弃。"
就在这时,"失业在家"的丈夫推门而入……
01
我叫李雨桐,刚调任云海市第一中学校长。
从京海省里下来当基层校长,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
但我想做实事,让孩子们摆脱应试教育。
报到第一天就被打脸。
办公室在教学楼最东头,挨着锅炉房,噪音震天,热得像蒸笼。
"李校长,不好意思,房间紧张。"总务主任陈大海满脸歉意,"王局长说其他房间留给重要客人。"
重要客人?我一个校长不够重要?
第二天开会,我直接摊牌:"我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不能让孩子们继续在题海里溺水。"
教务主任刘建华立马反对:"李校长,家长只关心升学率。别的学校都抓应试,我们搞素质教育不是找死?"
"王局长强调过,升学率是死命令。"副校长王志强小声说,"去年有学校搞素质教育,校长直接被撤了。"
一股寒意从背后升起。
会后给丈夫陈志强打电话。
"遇到阻力了?"他问。
"比想象的难。"
"越困难越说明你做得对。"陈志强声音坚定,"会有人支持你的。"
下午,秘书小王慌张跑进来:"李校长,王局长叫您立即去局里!"
教育局五楼,王昌智坐在宽大办公桌后,脸挂假笑。
"听说你开会了?"
"介绍工作设想。"
"什么设想?"
我简单说了改革方案,王昌智脸色越来越黑。
"理想主义。"他站起身,"我干教育二十多年,什么改革没见过?最后坚持下来的有几个?"
"王局长!"
"别废话!"他声音暴涨,"我不管你在省里什么来头,到了我这就得听我的!"
赤裸裸的威胁。
"市一中升学率十年第一,你一来就搞改革,出问题谁负责?"
"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
"少跟我扯!"王昌智摆手,"我只看结果!升学率下降,你滚蛋!"
"教育部明确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王昌智冷笑,"年轻人,学着点现实!"
走出教育局,我坐在车里半天没动。
晚上到家丈夫又打来电话:"怎么样?"
"很糟。"
"反对越多,越证明你对。真正的改革者不会孤军奋战。"
那晚我失眠了。
第二天刚到办公室,小王又冲进来:"大事不好!王局长在全市校长大会上点名批评您了!"
"说什么了?"
"说有人刚上任就想搞大动作,不切实际,脱离群众!全市校长都听见了!"
血直往脑门冲。
王昌智要在全系统孤立我!
教务主任刘建华推门进来,脸色难看:"李校长,劝您一句,现实点吧。王局长话很明确了,您要再一意孤行,对谁都没好处。"
"什么意思?"
"听说王局长在考虑调整您的工作。"他压低声音,"识时务者为俊杰。"
说完转身就走。
我坐在椅子上听着锅炉房轰鸣,心情沉重到极点。
王昌智要逼我就范,但我绝不妥协。
教育改革,值得付出一切代价!
02
王昌智想吓住我?做梦!
回学校立即召集老师开会。
"我们从小范围试点开始。"我看着稀稀拉拉七八个人,"减少机械作业,增加实践活动。"
语文老师张丽举手:"李校长,我支持您!"
数学老师李明点头:"让学生理解比刷题重要。"
总算有人支持!
两周后,试点班变化明显。
"孩子们积极性高了!"张丽兴奋汇报,"以前死气沉沉,现在抢着发言!"
"家长反馈也好,说孩子主动学习了。"李明补充。
我心里涌起暖流。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但好景不长。
这天,教务主任刘建华跑来:"出事了!有家长投诉我们违反教学规范!"
"投诉信直接寄教育局了!"
我冷笑:"王昌智安排的。"
果然,当天王昌智电话就来了。
"李雨桐!你还真敢搞!"他暴跳如雷,"私自改教学计划,你想干什么?"
"我们这是在创新!"
"创新个屁!立即停止!马上恢复正常教学!"电话里都能感受到怒火。
第二天王昌智带检查组来了。
"听说你们搞试点?"他阴着脸。
"正常教学改革。"
"正常?擅自改计划,减作业量,这叫正常?"他拍桌子,"教学有严格规范!容不得胡来!"
检查组找出一堆"问题":作业量不足、课程不规范、评价混乱。
鸡蛋里挑骨头。
当晚下达通知:立即停止"教改试点",恢复传统模式,否则严肃处理。
支持我的老师都被约谈了。
张丽红着眼:"对不起,不敢再参与了。刘主任说再搞改革就调我到偏远学校。"
李明低头:"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
我成了孤家寡人。
周五全市校长大会,王昌智当着五十多个校长点名批评。
"有些同志刚上岗就想搞大动作,好高骛远!"他盯着我,"教育有规律,容不得瞎折腾!"
"某些人以为很了不起,想一夜改变什么,简直天真!"
全场鸦雀无声,目光如针扎在身上。
"教学有严格规范,任何人不能违背!希望个别同志好自为之!"
散会后校长们都避开我,只有老校长李光明拍拍我肩膀:"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得讲方法。"
方法?在王昌智眼皮底下还有什么方法?
回家给丈夫陈志强打电话诉苦。
"试点被叫停了。"我说了遭遇。
陈志强沉默很久:"真正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阻力越大,越说明你触动了既得利益。"
"可我成了众矢之的。"
"谁说没人支持?正义力量比你想象的强大。"
但我只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03
试点被叫停后,我开始调研王昌智为什么这么反对改革。
答案很快浮出水面,周末去几个培训机构暗访,发现了惊人内幕。
"我们和教育局关系铁着呢!"新东方分校校长刘总得意地说,"王局长亲自给我们站台,保证应试教育不动摇!"
"素质教育?"他嗤笑,"那玩意儿搞起来,我们培训班还怎么活?家长不焦虑了,谁还花钱补课?"
我心一沉。原来如此!
继续调研,真相更触目惊心。
王昌智的弟弟王建国开了三家培训机构,年收入过千万。每次教育局发布政策,都有意无意为培训市场助力。
"减负?表面功夫!"一个内部人透露,"学校不留作业,家长就得送孩子去培训班。这是产业链!"
"王局长每年从培训机构拿的好处费就有几百万。谁敢动这块蛋糕?"
我拍了照,录了音,收集了大量证据。
王昌智阻挠素质教育,就是为了保护培训机构的暴利!
这不是教育理念分歧,这是利益勾结!
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我决定实名举报。
连夜整理材料,写了一万多字的举报信,详细列举王昌智的违法行为:
收受培训机构贿赂、滥用职权、违背教育方针、损害学生利益。
每一条都有确凿证据。
第二天直接去市纪委举报。接待我的是副书记陈建华,四十多岁,看起来很正直。
"李校长,这些指控很严重。"他翻着材料皱眉,"你确定这些证据属实?"
"千真万确!"我斩钉截铁,"我可以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好,我们会认真调查的。"陈建华收下材料,"请保密,不要声张。"
我满怀希望等待结果。
一周过去了,没消息。
两周过去了,还是没消息。
第三周,我主动联系陈建华。
"李校长,这个事情比较复杂,需要时间。"他支支吾吾,"你先安心工作,等我们消息。"
又过了一周,我再次询问。
"还在调查中。"陈建华明显在敷衍。
我意识到出问题了。
找关系打听,得到的消息让我绝望:举报材料被压下了,根本没有立案!
"王昌智在市里关系硬着呢!"一个朋友私下透露,"市长都要给他面子,纪委哪敢动他?"
"你这是以卵击石,自找麻烦!"
果然,很快王昌智就得到了消息。
那天他直接闯进我办公室,脸色铁青。
"李雨桐!你还真是不知死活!"他咬牙切齿,"居然敢举报我?"
"事实俱在,我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王昌智狞笑,"你以为纪委会为了你一个小校长得罪我?天真!"
他逼近我:"我告诉你,这事没完!既然你不知好歹,就别怪我不客气!"
"威胁我?"
"威胁?我这是在救你!"王昌智冷笑,"继续闹下去,受伤的只会是你自己!"
他眼中闪着恶毒的光。
果然,第二天开始,打击报复来了。
学校经费被大幅削减,各种检查接踵而至,教师培训名额被取消。
更过分的是,王昌智开始在各种场合暗示我有"问题"。
"有些同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还到处告状,这样的人能当好校长吗?"
流言蜚语四起,我的名声受到严重损害。
举报不成,反遭报复。
晚上跟丈夫聊天时说起,"举报材料被压了。"我说出调查结果。
"不意外。"陈志强声音平静,"这种事情,单靠地方力量很难解决。"
"那怎么办?"
"雨桐,有时候正义需要更高层级的力量。"他顿了顿,"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你要忍耐。"
忍耐?我已经忍了太久!
但现在的我,除了忍耐还能做什么?
04
第二天,秘书小王慌张跑来:"李校长,王局长在局班子会议上提议撤您职务了!"
"什么理由?"
"不服从领导,破坏团结!还要调您去山区小学!"
这是要整死我!
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大为打电话:"明天下午两点,局班子会议,讨论您的工作调整,务必参加。"
副校长王志强偷偷来劝:"李校长,主动认错吧。王局长说不整倒您不罢休。"
"认什么错?"
"您还较真?先撤职,再调到大山里最偏远的希望小学。那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王志强急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我浑身发冷。"不可能!"
所有人都来劝降。
教务主任:"大势已去,认清现实吧。"
年级主任:"王局长已经选好接班人了。"
连门卫都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所有人都要我投降。
我垂头丧气回家,眼泪流了出来,给丈夫打电话诉苦,"明天撤职了。"
"撤就撤,有什么大不了?"他语气平静得出奇。
"会毁掉我职业生涯!"
"有时候表面失败是为了更大胜利。"他停顿,"相信我,会有转机的。"
他不在的这些日子,我只能电话里寻求一些安慰。
第二天下午,教育局会议室。
十几个班子成员坐两侧,王昌智主位上冷笑。
"讨论李雨桐工作调整。"他开门见山,"这同志不服从组织,搞个人主义,还告状,破坏团结稳定。"
副局长张国强附和:"确实存在严重问题。"
人事科长:"年轻人不能目无组织。"
一个个表态支持撤职,没人为我说话。
"你还有什么说的?"王昌智阴笑。
我站起来:"各位领导,我问心无愧。所做一切都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
"如果推进素质教育是错,举报腐败是罪,那我认罪!"
会议室沉默。
"冥顽不灵!"王昌智拍桌子,"撤销李雨桐校长职务,调任山区希望小学普通教师!"
"赞成举手!"
一只只手举起,无人犹豫。
十三票全票赞成。
"通过!明天去希望小学报到!"王昌智得意洋洋。
走出会议室,前所未有的屈辱,熟人都避开目光,装没看见。
我成了弃子。
晚上收拾办公用品,那个噪音震天的办公室竟然不舍。
明天开始,我就是山区普通教师了。
陈志强闻讯来接我,看到红肿眼睛,轻轻抱住我。
"记住我说过的话。"他声音很轻,"正义或许迟到,但永远不缺席。"
"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已经一败涂地。"
"谁说你输了?"陈志强眼中闪光,"真正较量,现在才开始。"
我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但我知道,明天开始将面对人生最黑暗时刻。
而王昌智,正享受他的胜利。
05
撤职通知第二天就下达了。
红头文件贴在公告栏,黑纸白字。
"李雨桐同志不再担任校长,调任希望小学教师。"
走廊里窃窃私语。"李校长被撤了?得罪王局长,活该。"
以前支持我的老师都避而不见。
张丽路过闪躲:"李老师,保重。"连称呼都改了。
树倒猢狲散。
家长们直接找上门,"李校长,您搞改革会不会影响孩子成绩?"
"升学压力这么大,还搞什么素质教育!"
"我们选一中就看升学率,您这样折腾我们很担心!"
连家长都不信任我。
代理校长刘建华公事公办:"李老师,角落给您安排了桌子。明天去希望小学报到。"
从校长办公室到角落小桌。
天壤之别。
晚上回家瘫坐沙发上。
"所有人都抛弃我了。"我对陈志强说,"老师怕连累,家长质疑,学生换班。"
"就因为这个?"
"我就是失败者!从校长到山区教师!"眼泪流下来,"也许我不适合搞改革,太天真了。"
"所以要放弃?"
"我考虑辞职。"我看着他,"离开教育系统,重新开始。"
陈志强皱眉。"辞职?"
"彻底离开这个圈子,不想再受屈辱。"
陈志强沉默很久:"如果你放弃,那些孩子怎么办?真正需要改革的孩子怎么办?"
"我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
"谁说你只有一个人?"他眼中闪光,"坚持到最后一刻,就会看到奇迹。"
"什么奇迹?都要去山区了!"
"相信我。"他握住我手,"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也给孩子们一次机会。"
他语气很坚定,好像知道什么。
第二天收拾东西,路过教室。
"老师,这题有更简单解法吗?"学生问。
"别问那么多,按标准答案做!"老师不耐烦。
我心一阵痛,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扼杀,好奇心被压制。
如果我走了,谁来改变?
晚上写辞职信,"尊敬的领导,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写到一半停下了,真要放弃吗?
手机响,陌生号码。
"李老师吗?我是张小明妈妈。"温和声音,"听说您要走,我们舍不得。"
"您在时,小明对学习特别有兴趣,现在又变回以前了。"
"李老师,别走好吗?孩子们需要您。"
眼泪瞬间涌出。
还有人需要我。
还有孩子需要我。
我撕掉辞职信。
哪怕去山区,也要继续教育理想!
这一刻,重新找回战斗勇气。
06
明天就要去希望小学了。
回到家,陈志强在书房敲键盘,桌上摆着厚厚资料。
"在写什么?"
"研究报告,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
我苦笑:"还研究这个?谁还关心教育改革?"
"怎么了?"他转身看我。
"明天去山区了。"我坐下,眼泪流出,"志强,我真失败了。所有理想,所有努力,全白费。"越说越委屈。
"你没失败。"他抱住我。
"都要被发配了!"
"真正的教育改革,终将被历史认可。"他声音平静,带着奇特自信,"表面失败,实际是另一种胜利的开始。"
"什么意思?"
"正义力量比你想象的强大。"他语气让我觉得奇怪。
那种自信、笃定,不像普通学者该有的。
"你在研究什么项目?"
"政策建议,会上报教育部。"
当晚陈志强接了好几个电话,声音很小。
我听到几个词:"明天"、"调研组"、"按计划"。
心里隐隐不安。
第二天准备去希望小学,手机响了。
"李老师,大事不好!教育部调研组突然来了!"办公室主任声音急促。
"什么?"
"京字车牌停在教育局门口,下来好几个人,说是来调研基础教育改革的!"
"王局长紧张死了!"
我心跳加速,教育部调研组?这么巧?
"他们要了解什么?"
"深入了解基层教育改革真实状况,特别是素质教育推进中的问题和阻力。"
素质教育?我心狂跳。
这不是巧合!
挂电话,看向书房的陈志强。
他坐在电脑前很平静,但手机在桌上,屏幕还亮着。
疯狂想法闪现。
难道?
不可能。
陈志强只是普通学者,怎么可能有这能量?
"志强,教育部调研组来了。"
"哦?"他头没抬,"来就来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但我分明看到,他嘴角微微上扬。
那一瞬间,我确定了。
这绝不是巧合。
07
上午十点,我接到电话。
"李老师,您快来教育局!调研组要见您!"办公室主任声音急促,"王局长点名要您参加汇报会!"
"我不是被撤职了吗?"
"别管那么多,赶紧来!"
我心情复杂地赶到教育局。
大楼外停着几辆京牌黑色轿车,门口站着几个穿中山装的人。
五楼会议室里,王昌智正陪着几个陌生面孔,满脸堆笑,额头冒汗。
"李老师来了!"他看到我,立即起身,"快请坐,调研组的领导要听您汇报工作。"
这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
我坐下,打量着调研组的人。
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得体,气质儒雅,正在翻阅资料。
"李雨桐同志是吧?"他抬起头,"听说您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声音很熟悉。
我心跳加速,仔细看他的侧脸。
不会吧?
"是的。"我努力保持镇定,"但遇到了一些阻力。"
"什么阻力?详细说说。"
这语气,这神情,我太熟悉了!
"主要是来自教育局的阻挠。"我直视着他,"我的改革方案被否决,试点被叫停,我本人也被撤职。"
王昌智脸色大变:"李老师,您这话……"
"让她说完。"男人挥手,"继续。"
我深吸一口气:"教育局长以各种理由阻挠素质教育,甚至与培训机构有利益勾结,故意维护应试教育体系。"
"胡说八道!"王昌智跳起来,"李雨桐,您不要血口喷人!"
"安静。"男人声音不大,但威严十足。
王昌智立即坐下,但还在瞪着我。
"你说的培训机构,有什么证据吗?"男人继续问。
我拿出之前收集的材料:"这些是我调研的证据,包括录音、照片、银行流水。"
男人接过材料,认真翻看,越看,他的表情越严肃。
"王昌智同志。"他突然开口。
"在,在!"王昌智立即站起。
"这些材料属实吗?"
"这...这..."王昌智结结巴巴,"我需要调查。"
"还需要调查?"男人冷笑,"你弟弟王建国开的三家培训机构,年收入一千两百万,你从中获利四百万,这些银行记录都在这里!"
王昌智脸色瞬间煞白,"您……您怎么会……"
"我怎么会知道?"男人站起来,"因为我们早就开始调查了!"
他走到王昌智面前:"素质教育是国家大政方针,任何人胆敢阻挠,就是与国家政策作对!"
"李雨桐同志的改革方案我看过了,完全符合教育部的指导精神!你凭什么叫停?凭什么撤职?"
男人声音越来越严厉。
王昌智腿都软了,扶着桌子才没倒下。
"领导,我知道错了...我立即恢复李老师的职务。"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
就在这时,男人转身面对我,露出了熟悉的笑容。
我彻底震惊了!
"陈……陈志强?!"
在座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昌智更是瞪大眼睛:"什么?他是您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