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产品牌年销超42亿!从海外巨头手里抢生意,拿下全球出货量第一!

“TA的出海玩法太值得抄了”现在做品牌出海,不少商家都觉得难:要么砸了钱没流量,要么有了流量带不动货。但有个做音频设备的

“TA的出海玩法太值得抄了”

现在做品牌出海,不少商家都觉得难:要么砸了钱没流量,要么有了流量带不动货。

但有个做音频设备的国产品牌,没靠传统广告狂轰滥炸,反而在TikTok上玩得风生水起,把耳机、音箱卖到了全球50余国,去年的年销售额还突破42亿元,拿下了中国音频品牌无线耳机全球出货量第一。

它的玩法不复杂,但每一步都踩在了海外用户的兴趣点上,特别适合想做出海的品牌参考。

今天,咱们就好好拆解下,它到底是怎么靠社媒把生意做起来的。

图源:网络‍

先识品牌:安克旗下的出海音频新势力

先简单认识下这个品牌,它叫Soundcore(声阔),可能有些人听过,是安克创新旗下的音频子品牌,2018年才正式推出。

图源:Soundcore

刚开始它主攻的就是海外市场,不像有些品牌先做国内再出海。

Soundcore的产品定位很明确,那就是做高性价比的中高端音频设备,比如耳机、蓝牙音箱这些,目标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尤其是喜欢音乐、运动、户外的群体。

一开始没什么知名度,该怎么打开市场呢?

它没走线下渠道铺货的老路,而是直接把重心放在了社媒营销上,特别是TikTok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

这步棋,可以说走对了!

图源:Soundcore

TikTok核心玩法一:做本土化场景内容,拒绝硬广植入

首先,Soundcore品牌特别懂本土化,不是把国内拍好的视频直接翻译成英文就发,而是在不同国家找当地的达人来创作。

比如在欧美市场,它找的都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居家博主、科技达人,这些达人拍的视频也不是硬邦邦的产品介绍,而是把耳机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里。

像拥有44.46万粉丝的居家博主@olaaxdiary,就为Soundcore品牌的蓝牙耳机拍摄了一条推广视频。

图源:TikTok

视频中,olaaxdiary戴上Soundcore的蓝牙耳机后,开始了每天晚间的护肤流程。为观看用户展示了因为有音乐的陪伴,所以漫长的洗护时间也度过得很愉快。

这种生活场景化的植入,往往比直白的广告更容易让用户接受,也更容易引发讨论。

截至目前,该条视频已经收获了180万次观看和高达34.31万次的点赞。评论区还有不少留言都提及了耳机:“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耳机形状,太独特了。”

图源:TikTok

TikTok核心玩法二:借话题标签,放大流量声量

其次,Soundcore品牌很会利用TikTok的话题标签。

通过开展#Soundcore挑战赛,激励更多用户参与内容的创作,拍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Soundcore产品的创意视频,从而形成UGC裂变的“自来水”效应。

至今,该标签下已积累了6.93万条作品。这些视频的玩法多样有趣,不少都是跟着平台的热门挑战、热门音乐做内容,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关注。

图源:TikTok

TikTok核心玩法三: 从内容到转化,衔接零缝隙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Soundcore品牌把TikTok的内容和转化衔接得特别丝滑。

在TikTok主页,它直接挂了独立站的链接,用户刷到喜欢的视频,点进主页就能直接跳转到购买页面,不用跳转到其他平台,大大降低了流失率。

图源:TikTok(上)、Soundcore(下)

同赛道借鉴:其他中国品牌的社媒出海路

其实在音频这个赛道,除了Soundcore,还有不少中国品牌靠着社媒玩法出海做得不错。

比如做蓝牙音箱的Tribit,为了精准覆盖不同国家的用户,它在TikTok上为美国、马来西亚等主要目标市场建立了账号矩阵,根据不同地区受众的喜好去做本土化视频。

还有做运动耳机的Shokz韶音,它重点和TikTok上的运动领域达人合作,靠着“骨传导”这个核心卖点,在海外运动人群中打开了市场。

这些品牌的玩法和Soundcore其实有共通之处,都是靠本土化的社媒内容打动用户,再通过精准的转化路径把流量变成订单。

社媒玩透,出海不愁

总结一下,Soundcore的出海成功,核心不是靠产品有多惊艳,而是把社媒营销玩到了极致。

它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先通过本土化的场景化内容吸引用户,再利用平台热点放大流量,最后用丝滑的转化路径把流量变成订单。

对于咱们有出海意向的商家来说,这几点都值得借鉴。

不用一开始就追求铺很多渠道,先找准一个像TikTok这样的核心平台,把本土化内容做好,跟着平台热点走,再把转化路径打通,慢慢就能积累起第一批忠实用户。

毕竟海外用户和国内用户一样,都不喜欢硬广告,而是更愿意为有场景、有温度、有意思的内容买单,这也是所有出海品牌都需要记住的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