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六载深冬,帕米尔高原风雪如刀。一支唐军正在冰川间艰难前行,为首的将军突然举手示意停止。
“大将军,前面就是娑勒城了。”向导的声音在风雪中颤抖,“吐蕃人凭险据守,说我们是飞不过去的。”

高仙芝凝视着悬崖对面的城堡,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传令,每人备三日干粮,明日五更渡河。”
副将李嗣业忍不住劝谏:“娑勒川水势湍急,又没有舟桥,这...”
“正因为不可能,敌人才不会防备。”高仙芝解下自己的白裘掷在地上,“明日我第一个渡河。”
一、高句丽遗珠
开元初年,安西都护府来了一位少年将军。二十岁的高仙芝姿容俊美,骑射绝伦,却因高句丽裔的身份备受排挤。
“一个高丽奴,也配做唐将?”校场上,几个汉人将领故意刁难。
高仙芝一言不发,挽弓搭箭,连发三矢,箭箭穿透百步外的铁甲。
“好!”时任安西副都护的田仁琬拍案而起,“此子他日必为名将!”
然而出身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整整七年,他始终是个小小的游击将军。直到夫蒙灵察接任安西节度使,才注意到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听说你能读《汉书》?”夫蒙灵察颇感意外。
高仙芝躬身答道:“末将自幼习汉文,慕卫霍之功。”
夫蒙灵察点头:“明日随我出征。”
二、连云堡奇袭
天宝六载,吐蕃与小勃律联姻,控扼丝绸之路。玄宗震怒,诏令安西出兵。
节度使夫蒙灵察却犹豫不决:“小勃律距此三千里,要翻越帕米尔,还要面对吐蕃十万大军...”
“末将愿往!”高仙芝出列,“只需精兵一万,必破小勃律。”
夫蒙灵察终于点头:“好!就命你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征讨。”
唐军跋涉百余日,终于抵达帕米尔山麓。面对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坦驹岭,士兵们望而却步。
“大将军,这是绝路啊!”监军边令诚面色惨白。
高仙芝纵马登上高坡:“诸位看见远处的雪山了吗?翻过那里,就是小勃律。当年霍去病过焉支山,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日仙芝愿与诸君共此功业!”
他下令将老弱留守,自选三千精兵继续前进。在绝壁之上,他命人假扮阿弩越城胡人前来迎接,士兵们这才重振士气。
娑勒川畔,高仙芝望着湍急的河水,突然下令:“每人带三条干粮袋,明日渡河!”
次日黎明,他第一个跃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三千唐军紧随其后,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娑勒城下。
吐蕃守军还在酣睡,忽闻杀声震天,仓促应战。不过半日,这座号称“飞鸟难渡”的险关便落入唐军手中。
三、孽多城下
攻破连云堡后,高仙芝兵分三路,直扑小勃律都城孽多城。
小勃律王苏失利据险死守,等待吐蕃援军。高仙芝在城下巡视时,发现一座跨河的藤桥。
“砍断此桥!”他下令。
李嗣业不解:“大将军,我军也要靠此桥进退啊。”
高仙芝遥指南方:“吐蕃援军不日即到。断此桥,是断小勃律之望!”
果然,藤桥刚断,吐蕃大军就赶到对岸,只能望河兴叹。失去希望的小勃律王开城投降。

此战震动了西域。高仙芝押着俘虏返回安西时,夫蒙灵察竟率众出迎。
“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夫蒙灵察半是嫉妒半是赞叹,“此等奇功,让你这个高丽奴立了!”
高仙芝不卑不亢:“此皆将士用命,天子洪福。”
四、怛罗斯之殇
天宝九载,石国叛乱。高仙芝以“无藩臣礼”为由,再次西征。
这一次,他的手段异常酷烈。攻破石国都城后,他尽屠其城,俘虏其王。西域诸国为之震恐。
“大将军,此举恐失远人之心。”有幕僚劝谏。
高仙芝冷笑:“西域诸国,畏威而不怀德。不施雷霆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然而这一次,他低估了雷霆手段的后果。石国王子逃往大食,引来阿拉伯大军。
天宝十载七月,唐与阿拉伯联军在怛罗斯相遇。
五万唐军对十五万阿拉伯联军,血战五日。起初,唐军凭借精良装备和严密阵法占据上风。关键时刻,葛逻禄部突然叛变,与阿拉伯军前后夹击。
“大将军,快走!”李嗣业浑身是血,挥舞长刀开路。
高仙芝望着溃散的唐军,虎目含泪:“我带着这些儿郎出安西,如今有何面目独自回去?”

段秀实拉住他的马缰:“大将军若死,安西谁守?”
这一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但高仙芝很快重振旗鼓,准备再战。就在此时,安史之乱爆发,他被紧急调回中原。
五、潼关落日
至德元载,潼关危如累卵。
监军边令诚快马驰入长安,面见肃宗:“高仙芝弃陕州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肃宗大怒,不问情由,即命边令诚持敕往军中斩之。
边令诚回到潼关,召高仙芝至帅帐,宣敕毕。高仙芝愕然抬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
他对帐外将士大呼:“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
帐外六军齐呼:“枉!”其声动地。
高仙芝望着跪倒一地的将士,对李嗣业惨然一笑:“嗣业,今日我与你,同死于此。”
他又转向边令诚:“上有天,下有地,仙芝是否诬陷,天地共鉴!”
白绫绕颈之时,这位威震西域的名将,目光依然如雪山上的鹰隼般锐利。
六、雪山余韵
许多年后,安西老兵在长安酒肆说古,总要提起高大将军。
“那年过坦驹岭,积雪齐腰。大将军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伤兵,徒步翻过雪山。有个士兵冻掉了脚趾,大将军亲自为他敷药。”
“怛罗斯败退时,他最后一个渡河。阿拉伯骑兵追到岸边,看见大将军立马横枪的样子,竟不敢前进。”
说书人拍响惊堂木:
“都说高仙芝嗜杀,可他对士兵极好。都说他狂妄,可他每次用兵都慎之又慎。这个高丽人的后裔,倒比许多汉人更懂得什么是大唐的气度。”
窗外,西域商队的驼铃阵阵。老兵望着远方的雪山,仿佛又看见那个白袍将军屹立在帕米尔之巅,手中的长枪直指苍穹。
而在安西故地,当地牧民至今传说:每到月圆之夜,就能看见一只白鹰在雪山上空盘旋,守护着这片他曾经浴血保卫的土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