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2032年达到峰值,新建高校应该怎么建?

据官方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层次结构调整,在适龄入学人口上,学前教育人口已在2020年达峰,小学学龄人口

据官方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层次结构调整,在适龄入学人口上,学前教育人口已在2020年达峰,小学学龄人口已在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预计在2026年达峰,高等教育人口则在2032年达峰。

从以上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38年高等教育入学人口将降至1000万以下,为956万人,基本上相当于2018年的规模。而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今后考不上大学越来越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实现人人上大学的梦想。但是,人人上大学,肯定也会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现在我们还在新建一批高等院校,这些新建的高校到底应该怎么建呢?这是举办方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新建高等院校应该遵从以下几点,方可有所发展。因为我们目前有三千多所高校了,多一所不多,少一所不少。

第一,规模适度。虽然现在我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还处于上升期,但是如果我们现在的新建高校还在一味的追求规模,则忽视办学质量和内涵式发展,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规模是要适度的,比如8000到10000人。

第二,追求办学特色。特色主要体现为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要积极布局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学科专业,比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等,而不是开设一些不好就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专业。

第三,注重产教融合。产业与教育的相互融合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基点,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与产业融合,聘请企业导师,共建产业学院、实验室、实训平台等,把车间搬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

第四,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只有高起点高水平,才能产生更多的效益,赢得社会声誉 ,扩大影响力。特别是我们的民办高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第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校的使命就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我们新设的大部分高校都是地方性高校,而地方性高校就要为地方服务,而服务就要体现其能力了。比如落地了多少成果,培养了多少人才,带来了多少价值,能够得到市民群众的称赞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总体上,我认为这几点很重要,只有坚持到这几点,在高校适龄人口达峰后,我们才能更好的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现在我们的一些举办方无头苍蝇一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干,要干出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