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条视频在网上传得很热,很多正式的机构媒体也在转发。
10岁孩子,在学校玩耍时被撞到肚子,疼痛不已,到成武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胃和胰腺间有占位性病变,先是建议做腹腔镜探查手术,最后成了大手术,切除了六个器官,靠营养液维生。

评论区很多人都很愤怒,骂医院医生缺德,丧尽天良。
其实,从切除六个器官的手术来看,很可能是胰头癌。胰腺癌被称为癌王。非常凶险,很多富可敌国的人,都死于这个病,比如乔布斯。其他的癌症,可能有钱就能维持很久,但胰腺癌很凶险。胰头癌的手术方案,就是切除六个器官,这叫做wipple手术。1935年由Wipple、Parsonst和Mullins首次报告,包含胰头、十二指肠、部分胃及胆管切除。不是全切,是一部分。

因为这个手术会切到六个器官的特征,这种危言耸听的事,说成是强摘器官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下面是2024年的新闻。

现在县里的相关部门调查结果是,处方、会诊、病历、流程不规范,并没有说误诊。这种手术都有病理切片的,切片可以对DNA信息。这个事,是撒不了谎的。
而且,视频强烈的控诉医院切除了六个器官,但没有提最关键的“误诊”二字。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家属不会连这个基本事实还没弄清楚。那么,可以认为,没有误诊。男孩的确不幸患上癌症。
那么,现在流传的视频就存在很大的误导了。
视频中,家属的说法是:孩子那么小,能有多大病,医院非要做手术,把六个器官都切除了。这个说法,在现在的民间舆论中,是很有传播力的。
首先,强调孩子很小,不会多大病,只是碰了一下。更重要的是,契合了“偷器官”的都市传说。
wipple手手术切除的这些器官,都是一部分。如果觉得是全切了,b超是看得到的。
视频中还说,很多医院说,孩子后续还要移植器官。似乎是用移植器官来补救。但不可能有医院这么说!
胃、胰腺、十二指肠,这些器官都没有移植手术。临床尚没有胃移植成功的病例,胃全切除的患者可以换人工胃。或者长期流质也可以。没必要长期吃排异药物。
医院当时面对的情况,是肿瘤因为孩子在学校碰撞,破了。这是一个紧急情况。有医学常识的会知道,穿刺活检时,细针都可能把癌细胞带离原来的位置,导致扩散。肿瘤在肚子里破了,风险也很大,所以,医生紧急处置。如果转院,再折腾一两天,事情的风险就很难估量了。
当然,医院也不是没问题。
2025年9月,卫健局书面答复确认医院有三大问题:24小时内未完成病历、手术知情同意书不规范、术前会诊不规范,并已立案调查。但卫健局部门没有说误诊,没有说孩子没大病。
后来医院也赔偿了20万,但这20万对于胰腺肿瘤这个病的后续治疗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从人情世故上,不难理解一些行为。现在所有单位都怕舆论,有了这场网暴,医院可能还会进一步赔偿。
这些技术性争议中,可以有各自的立场,甚至也不排除医院手术存在问题。但无论如何,导致这个局面的,不是黑心医生偷器官的故事,而是男孩不幸患了癌症,医生有担当的承担了责任。
用“黑心医生偷器官”这个故事,形成一种暗示,搞一场网暴,对医生是不公平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但这场网暴,还是就这么发生了,众多媒体参与,形成背书。说起来,这还是为了追求快,但我想不通的是,不说打电话去采访另一方医院,一个医生朋友都找不到吗?或者问问AI的时间都没有吗?
之前针对邵医生的网暴,医生跳楼了,大家一起批网暴。其实,当时的误导远没有这次这么大,也没那么多媒体报道参与。

所以,真正能制止网暴的,不是事后来批判,也不是重刑主义立法,而是媒体多思考一下,多问一下,多搜索一下;至于普通人,关注那些有口碑的媒体或自媒体,大多数时候,都能避免被误导。
END
刘 远 举

央视网、第一财经、光明日报、腾讯大家、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FT中文网、澎湃等特约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关注时政、财经、科技话题,以深度、专业、理性的态度,去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论一等奖
第28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腾讯大家年度作家奖
新浪最有价值专栏作家奖
红辣椒评论年度佳作奖
中国科技自媒体50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