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法院胜诉判决书,不少人会觉得钱很快能回来,可申请强制执行后,有人顺利回款,有人却只收到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裁定。为啥会这样?强制执行是不是万能钥匙?小编这就为大家讲清胜诉后拿回钱的关键信息。
一、强制执行需主动申请
很多人以为胜诉后法院会主动追钱,这是常见误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申请强制执行有2年时效期,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最后一日起算。若对方不按判决履行,超期未申请,除非对方自愿,法院不再受理,胜诉判决可能成法律白条。
申请时要准备申请书、身份证、胜诉判决书和财产线索清单,比如银行卡号、房产地址等。线索越具体,执行效率越高,毕竟法院不会凭空找财产。

二、强制执行后,回款看三种财产情况
提交申请后,法院7日内立案,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书,最终能否回款,核心取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主要分三类:
情况1:有财产且配合回款顺利
若被执行人名下有存款、房产、车辆等可执行财产,且未转移,法院会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再通过拍卖、划扣等方式将款项交付给你。
情况2:有财产却转移可依法追回
部分被执行人会提前转移财产逃避执行,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
依据《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可向法院申请撤销权诉讼或追加被执行人。能证明转移行为发生在债务形成后、判决生效前,法院可撤销该行为,将财产重新纳入执行范围;若财产在他人名下,且能证明是无偿赠与或不合理低价转让,也可申请追加该人为被执行人。
另外,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可能面临法律制裁,法院可对其罚款、拘留,情节严重者还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讼状元小编提醒,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固定证据并提交法院。
情况3:无财产可供执行终本非终结
若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存款、房产等资产,也没有工资、股权等收入来源,法院会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业内简称终本。
但终本不代表案子彻底结束,你的债权依然受法律保护,后续只要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随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且不受申请时效限制。
三、胜诉后做好三件事,提回款概率
与其在执行阶段被动等待,不如胜诉后主动行动,做好这三件事能有效提高回款概率:
1、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除自己已知的信息外,可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流水、房产登记、车辆登记、股权信息以及支付宝微信余额等,避免遗漏任何可能的财产线索。
2、续财产保全措施:如果在诉讼阶段申请过财产保全,比如查封对方房产、冻结银行账户,胜诉后要及时向法院申请续封,防止保全期限届满后对方转移财产。
3、盯被执行人动态:平时多留意被执行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是否找到新工作、是否购买奢侈品、是否有对外投资等,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第一时间反馈给执行法官。
最后提醒:胜诉是第一步,执行是关键
打赢官司固然值得高兴,但要真正拿到钱,必须重视执行环节。强制执行不是万能解决方案,但也绝非无用功,只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主动收集财产线索,即便暂时面临困难,也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难题,比如不知道如何查找财产线索、对终本程序有疑问,避免因不熟悉法律程序而错失回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