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已建成智慧高速2000余公里及时帮助管理人员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

中国网直播 2024-05-17 12:10:16

交通运输部于2024年5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部四季厅举行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专题发布会,介绍推动成渝区域交通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现场文字实录:

发布会现场图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也是今年“两会”热议话题。据了解,成渝首部区域地方标准就是《智慧高速公路》,请问此项标准实施以来的效果如何?此次标准体系的发布,能够对加快形成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产生怎样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胡洪波:谢谢您的提问。

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我们着力探索以应用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创新体系,以标准引领带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牵引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发展降本提质增效。

我们与重庆开展区域标准化合作之初,就把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标准创新作为着力点,围绕成渝智慧高速“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以及“怎么用”,共同发布了《智慧高速公路》系列区域性地方标准,也是成渝地区联合制定发布的首个区域性地方标准。

标准发布以来,已经在成都绕城高速、四川成宜高速、重庆石渝高速、渝湘高速等路段进行了实际应用,支撑两地建成智慧高速2000余公里。以成宜高速为例,全线157公里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路面状况、天气情况、突发事件等的全天候监测和自动预警,一方面帮助管理人员全天候准确掌握路网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驾乘人员及时掌握全路段运行情况,引导安全驾驶、合理规划路线。下一步,标准还将在成渝高速扩容改造等项目上进行扩展应用,打造成渝智慧高速主通道。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化技术在运输服务中的重点应用需求,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口、交能融合等领域标准供给与实施。二是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效能,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态势,强化车路协同等标准制修订,促进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发展。三是数智赋能交通高效治理,通过协同制定实施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标准,为川渝两地交通协同治理提供支撑。

我们将继续与重庆携手共进,加快以上方面标准的研制,将新技术、新模式融入区域标准建设,推动成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智能、便捷、高效。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