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中国境内出现一支波斯叛军还企图建立伊斯兰国

文叔逗号 2024-03-07 23:24:30
前言

元朝时期的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但是在元末,泉州却出现了一支由波斯人组成的,伊斯兰叛军,并且意图割据泉州地区,建立伊斯兰化的亦思发汗国。而这么重要的事件,教科书中竟然一点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事件不但是福建泉州港元气大伤,至今都没有恢复。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场发生在元朝末年或延十年之久的波斯义兵叛乱事件,史称” 亦思巴奚”叛乱。

泉州大量波斯人的由来

” 亦思巴奚”这个读起来相当拗口的名字,不出意料是个来自中东地区的舶来品,对于它的起源,目前主要有3种说法;

第1种说法认为,这只是部队番号而已。比如,1936年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认为” 亦思巴奚”乃番号。

第2种说法则认为,这就是个地名。比如,1980年年的《泉州文史》第4期说道” 亦思巴奚”是波斯名城伊斯法汗,也就是现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南的波斯古城伊斯法汗城。

而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 亦思巴奚”来源于古波斯文。日本学者前岛信次在他的《元末泉州的回教徒》中认为,“波斯叛军”是由波斯文“亦斯汀”军队和“斯巴西”民兵骑兵,中派生出来的一个词。陈达生的《波斯叛军”名称小考》中也指出,” 亦思巴奚”是外文音译,是指以侨居泉州的穆斯林为主力军队的称号,当时被称为义兵。

所谓义兵就是为保卫元朝政府根据临时需要而组建的地方武装,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湘勇团练。唯一的不同是这支团练的主要成员是当地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下面为了大家好阅读,以下称这股叛军都叫”波斯叛军”。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的泉州地区会有这么多的中东大鼻子老外呢?这就要从泉州港的历史说起了。

元代中前期,福建的海外贸易极端发达,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城市,人口规模超过了作为福建行政中心的福州,当时泉州的人口超过20万,城墙长度达30里。

晋江江面和港内停靠的船只,超过一万艘,商业高度发达。马可波罗游记也有说到,假中有一艘胡椒船开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或其他基督教国家,那就会有一百多艘船开到刺桐港——泉州港。泉州商人靠着出口丝绸、陶瓷器,从老外手里赚了大钱,然后又用赚来的钱。

进口香料和药物卖给国内的达官贵人,一来二去赚的是盆满钵满,富甲天下,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泉州的赚钱效应迅速吸引了大批外来移民。当时的泉州城可谓是个小联合国,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犹太人、印度人应有尽有。

此外,还形成了许多大规模的种族聚居区,当地人称为“番方番人巷”。像这些外来移民与泉州汉人通婚后生下的番汉混血,又被泉州人叫做“半南籓”。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掌握世界贸易的是穆斯林商人。所以跨海来到泉州的番商也大多是穆斯林,虽然也有基督教徒、犹太人和摩尼教徒聚居区,但和穆斯林聚居区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番商成了规模,就需要有管理部门。宋代为了管理藩人,想决定以夷制夷,“置番长一人”由番商自己选出。

番长的职责,其一是要负责将政府的各项法令下达给商人。其二是负责代替政府对番商征税。其三是承办政府采买海外商品的事宜。

其次是行使司法权。如果番商之间发生争执,由番长处理,中国人和番商发生争执,小事由番长处理大事,则交付中国官府。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中最为鼓励商业,对于商人最为优厚的朝代继续沿用的这个制度。同时,元朝的领导们喜欢搞种族歧视,把老百姓分为4档,包括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在内的泉州番人作为色目人,等级要高于当地的汉族、闽南人。

既然等级高,那么番人自然也就得到了元朝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势力庞大,这些穆斯林商人中,有不少是泉州的巨富,比如蒲寿庚家族。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期间,主持泉州市舶司,家产不计其数,光是家里的仆人就有数千。和平年代,大家都有公开有钱赚番人和汉人虽有摩擦,但总体也算和平相处,毕竟还是做生意重要。

时局动荡波斯军有利可图

而一旦动乱到来,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元朝末年,局势动荡,各地民众纷纷起兵反援,福建同样也是叛乱频发。于是当时福建各地的豪强家族纷纷成立了乡族武装义兵,并逐步控制了许多地方政权,还协助元朝政府对叛变的农民武装进行镇压。

义军的首领也根据需要享有政治是朝官的品位和权力。于是,泉州的波斯基色目人便响应领导号召,为国分忧,组织起了“波斯叛军”军,作为自己的义兵组织,其将领为塞甫丁和阿米里丁。随后,这两位波斯大佬又因为贸易军官和保卫泉州港有功,被授予了义兵万户。

万户是武职,逐渐掌握了保卫泉州港的地方武装。由于波斯人是泉州城内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一个族群,拥有大量的富商,因而”波斯叛军”在其支持下成为全州最强大的武装。而波斯人也借”波斯叛军”的力量,逐渐掌控了泉州,使得元朝失去了对泉州的实际控制权。

这些义兵首领盘踞泉州多年,实力雄厚,又熟悉当地情况,俨然已经成了割据一方的番人军阀。既然是军阀,那就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利益,只要一有机会,便会不遗余力的扩充实力。机会就像乳沟,挤一挤总会有的。

公元1356年,元政府委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普化帖木尔到福州,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尔初来乍到,毫无根基,强龙压不过低头蛇,实权都在福建廉访佥事,般若帖木尔手中,普化帖木尔当然不满大权旁落,于是4处联络般若帖木尔的反对者为自己所用,般若帖木尔在福建政敌不少。普化帖木尔很快便与团练三旦八、兴化路(元朝州县一级行政单位称为“路”)总管安彤等人结成了同盟。而为了能够更快打倒般若帖木尔,普化帖木尔想到了盘踞泉州的穆斯林武装。

公元1358年,普化铁木耳用银子收买了泉州”波斯叛军”,邀请他们配合兴化方面共同攻打福州的般若帖木尔,又有钱收,又有地盘可以占领,何乐而不为呢?

公元1359年2月,”波斯叛军”占领福州,扶持普化帖木尔,控制了省城福州的大权。

然而,正当塞甫丁帮助普化帖木尔拿下福州之时,留守兴化的”波斯叛军”却与兴化路总管安童的部队发生了矛盾,并进一步发展成了仇杀。于是,留守泉州的阿米里丁于公元1359年3月率”波斯叛军”主力北上,猛攻兴化,兴化团练主力都已前往福州,无法抵挡”波斯叛军”的进攻。

不到数日,兴化便被”波斯叛军”占领。阿米里丁纵兵烧杀抢掠一个月,兴化百姓可遭了殃了,直到将财货人口抢掠殆尽后,阿米里丁才率兵返回泉州。

在”波斯叛军”退出兴化后,兴化即陷入内战。当地林德龙与陈从仁两股豪族势力开始互相争斗,结果林德龙失败,被陈丛仁所杀,妻子出逃,向”波斯叛军”求助。

为了控制兴化扩大地盘,”波斯叛军”出兵帮助林氏家族打败了陈丛仁,再次入驻兴化。然而此时兴化已经天下大乱,各路豪强纷纷起兵争夺政权。林家两个儿子被驱逐,阿米里丁不得不派遣一只”波斯叛军”主力在兴化战斗,以此维持林家的统治。

这么一来,泉州的守备便空虚了。而在泉州一直盘踞着,从宋代开始发际到元代达到鼎盛的官商家族——蒲氏家族,义兵首领塞甫丁、阿米里丁是番长,本应受蒲氏的市舶司管辖。但2人因为有军权在手,反而喧宾夺主,掌握了泉州实权,是市舶司主管蒲氏家族被晾在了一边,坐了冷板凳。

如今,泉州空虚,一直在冷眼旁观的蒲氏家族终于出手了。公元1362年2月,蒲氏的女婿“那兀纳”发动兵变,杀了阿米里丁,掌控了泉州军政大权。这么一来,”波斯叛军”便分为福州的塞甫丁与泉州的那兀纳两股互相敌对的势力。

公元1362年4月,元朝委任燕只不花,接替普化帖木尔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属于元朝廷的太子派,而普化铁木耳则是皇帝派,由于元太子与自己的父亲元慧宗长期争权,而各自的派系也分布全国。太子派燕只不花出任福建平章,皇帝派自然不满,而驻守福州的”波斯叛军”首领塞甫丁也算皇帝派,于是紧闭城门,拒绝让燕只不花进入燕只不花大怒,随后调江西等地重兵围困福州城。

3个月后,福州断水缺粮。塞甫丁最终无奈开城投降。塞甫丁败亡后,泉州的那兀纳主动与燕只不花合作,以免协助燕只不花3次驱逐原政府派来的官员,以免继续参与兴化内部的豪族之争,并派遣部下在兴化4处攻伐,兴化各地军被波及,”波斯叛军”所到之处,焚掠甚惨,遭到各地百姓切齿痛恨,那兀纳4处用兵,积累无数仇恨。

而他在泉州的统治残暴骄奢,原本以保境安民为宗旨的”波斯叛军”,此时已经沦落为土匪一般的武装。

时局变换波斯叛军走向末日

然而,正当那兀纳在泉州作威作福之际,福建政局突变,汉人陈友定崛起,陈友定是福州福清县人。小兵出身,元末红巾军起义,福建多有响应者。陈友定招募乡勇,以5百人大败红巾军。被元廷授予军职之后,率军每战必胜,官职也屡屡升迁。从延平路总管汀州路总管,一路被提拔为福建行省参政,势力逐渐做大。

公元1362年5月,陈友定占领汀州。此时,其所控制的地域已包括福建及广东潮州。于是,他威逼燕只不花,交出权力。

公元1365年5月,已经自立为吴王的朱元璋命大将朱亮祖、王溥、胡深率军进攻福建。

结果吴王大军被陈友定击退,胡深也被陈友定伏杀。至此,福建除了兴化、泉州之外,已经全部为陈友定所控制。而那兀纳对于福建局势的变化毫不留心,还在乐此不疲的在兴化用兵。公元1366年4月,那兀纳派遣部将合谋进攻兴化。

陈友定派遣其子陈宗海,率军救援,在莆田城外大败”波斯叛军””,波斯叛军”3名主将全部被俘,杀兵士战死数千人,逃回泉州的仅4人。”波斯叛军”主力损失殆尽。莫说再染指兴化,连泉州都无力据守了。5月,陈宗海水陆大军数万,将泉州包围,几乎无兵可用的那兀纳抢征乡民为士卒守城。

陈定海呢并不强攻,而是联络城中内应。那兀纳在泉州早已不得人心,千户金吉在城内打开城门放入陈军。那兀纳兵败被杀,标志着”波斯叛军”兵乱的结束,陈友定最终占领了福建。虽然”波斯叛军”的覆灭是咎由自取,但陈定海进入泉州后,也开始开始残忍的种族屠杀。

闭门3日,将西域人大清洗,甚至有的汉人因胡发高鼻,也被误杀。大量的番商携带银钱外逃,从宋朝时便形成的番人商人社区在战乱中化为灰烬。至此,”波斯叛军”兵乱,以元朝政府军成功镇压”波斯叛军”,平息兴化、泉州一带的战乱,并重新控制泉州而结束。

这场波及泉州、福州、兴化等地的波斯义兵战乱,不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尤其在那兀纳统治泉州期间,大肆搜刮财产和奸淫民女。

而且还重创了当地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导致泉州盛极一时的海外贸易开始大幅衰落,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此外,兵祸过后还发生了严重的宗教和民族仇杀,泉州当地清真寺几乎被全部毁坏,仅存土门街的清真寺。

泉州的伊斯兰教也因此衰落,同时,当地基督教也受到了连累。罗马主教詹姆斯离开泉州,泉州基督信仰因而中断了约2百年。那么历史对这场波斯义兵事件又作何评论呢?

现代一些研究者认为,”波斯叛军”战乱乃是元末福建政府和地方豪强之间政权决裂引发的征战。

也有人将”波斯叛军”战乱归因于泉州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教派冲突,而且战乱前后都伴随着两大教派间的冲突,是杀戮。

还有一种说法是,”波斯叛军”意在反叛元朝,是波斯人企图以泉州为基地,建立穆斯林国家的事变。最后一种说法则认为”波斯叛军”兵乱世,是元朝宫廷斗争在福建的反应,是元顺帝朝廷中的皇帝派与太子派之间为争夺元朝最大港口泉州的巨额商业利益而引发的派系斗争。

而”波斯叛军”首领仅是宫廷斗争的工具,甚至牺牲品。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战乱过后的故事,帮助元朝平定波斯义兵的陈友定,并没有享受多久的好日子,登基为帝建立大明的朱元璋很快消灭了陈友定,朱元璋还下令,将蒲寿庚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三百。

0 阅读:53

文叔逗号

简介:记者、资深媒体人、主流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