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战机对阵欧洲最强战机5:0的战绩,让中国战机震惊世界。
各项数据都很强大的印度空军,为何一夜之间被巴基斯坦击落5架战机,除了装备性能之间的差异,最关键的因素是“万国造”害苦了印度空军。
今天我们彻底解惑为何印空军为何一败涂地。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双方空军顶级战机之间的差异。
印度空军战力最强的战机有三款,分别是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0MKI和印度自己的LCA光辉战机。
巴基斯坦战力最强的战机也有三款,分别是中国出口的J-10CE、JF-17 block 第3批次枭龙和美国的F-16CJ block 52批次。
印度自产的LCA和巴基斯坦的F-16CJ都略逊,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印度的苏30MKI是机载雷达探测距离最远的,接近300公里,由于是被动(无源)相控阵雷达体制,限制了其探测范围,雷达波束角度较小,只能在某一个方位上拥有较远的探测距离,如果敌方战机不在其正前方,那么很有可能会探测不到,形成盲区。

哪怕如此,这在印度采购的当年,也是顶尖的存在,矢量发动机加上优异的气动外形,机动性爆棚,美军派出F-15和F-16与其军演,大败而归,无一胜迹,被苏30MKI按在地下摩擦。
直到后来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成熟,以及加上预警机的辅助,美军才重新在印度军演中找回了自信。
意识到苏30Mki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印度又从法国手中采购了阵风C战机,这是典型的四代半战机,代表了欧洲战机制造业的巅峰。
与美国F-16V处于同一水平,略逊于F-15EX,200公里左右的雷达探测距离,加上有源相控阵体制,让其拥有了比苏30mki更广阔的视角范围,120度的探测扇面不再有探测盲区的短板,电子战能力和多任务能力都相较于三代机有了质的提升,对巴基斯坦威胁甚大。
巴基斯坦为了替换老旧的F-16CJ,从中国引进了JF-17枭龙战机,经过三个批次的升级,block 3型已经妥妥的进入了四代机行列。
无论是雷达体制、电子战能力、还是各项技能,都大幅超越巴基斯坦的F-16CJ型,这是三代机与四代机之间的差别。
有了枭龙的存在,巴基斯然不再惧怕美国对F-16的使用限制,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印度对抗。
由于枭龙是低成本的轻型战机,雷达探测仅有166公里。
为了应对印度阵风的威胁,巴基斯坦又从中国进口了中型战机J-10CE,这也是四代半战机,与美国F-16V、法国阵风处于同一水平线。
同代中能对其造成威胁的只有美国的F-15EX和中国的J-16重型歼击机。
至少260公里的探测范围,傲立于四代半中轻型战机的巅峰。
同属中型四代半,为何说J-10CE要更强,我们看一下数据对比。
在雷达信号特征上,阵风的正面RCS值在A-D波段为1.5平方面,J-10CE为1.4平方米。
在E-M波段,阵风为0.68平方,J-10CE为0.62平方。
侧面RCS阵风在A-D波段为2.6平方,而J-10CE为2.3平方。

综合看来,J-10CE在RCS控制方面做的要比阵风略好,虽然没有拉开差距,但阵风毕竟是落了下风。
再看机载雷达,阵风搭载的RBE-2AA雷达是先进的(AESA)有源相控阵体制,采用了第二代砷化镓技术,雷达直径535毫米,T/R单元数量有836个,最远探测范围到达了150-220公里以上,可以同时跟踪12个目标,并锁定其中3个进行攻击。

J-10CE搭载的KLJ -10雷达则比阵风的RBE-2A更为先进 。直接采用了第三代氮化镓技术,在单位最大功率和可靠性上更高,其探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更强,作用距离也更远。
不仅如此,710毫米的直径和1200-1400个T/R 模块,比阵风多出近40%,可以同时跟踪至少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4-6个。
客气点说J-10CE的雷达至少强出阵风50%,不客气地说,超出一倍都是有可能的。
再看机载武器,阵风搭载了大名鼎鼎的流星空空导弹,150公里的射程,这是空空导弹首次从火箭动力向冲压动力转变的首次尝试。
火箭动力的导弹燃烧时间有限,不可逃逸区小,但冲压动力的导弹借助吸气大幅增加了动力时间,甚至说导弹在攻击过程中全程都有动力也不为过,几乎敌方战机全程都处于不可逃逸区内,威胁很大。

不过这种冲压动力的导弹也有局限性,外置进气道让它不可能放进第五代战机的内置弹仓中。最为关键的是其吸气的特质决定了它无法做大迎角等剧烈的机动过载动作,否则容易因为缺氧而熄火,另外也很难在空气稀薄的万米高空发挥出全部实力,只能寄希望于对手不要往高空飞遁,老老实实降低高度跟他公平一战。
不知道巴基斯坦的飞行员会不会满足它这个要求?
J-10CE这边搭载了世界首款双脉冲导弹PL--15E,射程145公里,跟流星导弹类似。
发动机分两次脉冲式点火,把不可逃逸区分成了首尾两个部分,相较于传统的火箭动力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区扩大了许多。在攻击的末端依然拥有极高的动能让对方战机无法摆脱攻击,威胁同样巨大。
我个人认为PL-15的威胁要比流星更大,首先是其速度更快,机动过载和高空性能也不受限制,虽不是全程动力,但只要攻击的末端拥有足够的杀伤力,是不是全程动力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最终都是一死。

J-10CE看起来要比阵风要略强一些,但毕竟同属四代半,还无法形成一边倒的碾压态势,就像战争中无论你手持美式的m16或者是苏式的AK47,虽细微处有差异,
真打起来还是有来有回,不会形成碾压局。
那么巴基斯坦这次为何达成了碾压局呢,5:0的战绩据说还是巴基斯然留了手,本可以击落12架,考虑到怕战争扩大,最终只击落了5架以示警告。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印度的“万国造”国策了。
印度总是想要最好的,它国进口的武器要挑最好的,如果不是也要经过改进和拼拼凑凑把世界各国最好的零件,集中在一个装备上,这的确造就了印度装备数据很强大的表象,单挑无敌。
但在协同作战和体系作战上,这种“万国造”就充分暴露了其弊端。
拿印度进口的A50预警机来说,俄罗斯的A50机体很强大,但半导体略逊一筹,因此印度用A50的机体装载了以色列的雷达,经过这一改装,印度装备的A50EI预警机比俄罗斯自用的还要强大很多。
问题也来了,名义上是俄罗斯的A50EI预警机,数据链居然无法和同为俄式装备的苏30mki和S400防空系统连通,因为它装备的是以色列雷达嘛。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A50预警机发现了敌机,但只能告诉阵风和苏30:我看见了,它就在前方12点方向距离200公里,你们快去打。
却无法引导阵风发射流星导弹或S400直接攻击目标,只能凭阵风自身的雷达真正发现了敌机,才能发射。
印度无论是阵风、苏30、S400亦或是A50预警机,单个拿出来都很强大,却无法联合作战。
这就是印度这次一败涂地的真正症结所在。

反观巴基斯坦这边,萨博2000预警可以通过Link 16数据链与F-16CJ协同作战。J10CE可以和红旗9P、枭龙和ZDK03预警机协同作战。
ZDK03预警机发现目标后,可以直接调用红旗9P,或者J-10和枭龙的导弹,由预警机指引导弹攻击敌方目标。
通过推演,巴基斯坦空军在ZDK预警机和HQ-9P的配合下,全面碾压印空军,这就是战局一边倒的真正原因。

现在看起来,印度空军不可能是巴基斯坦的对手,但也不能大意,印度依然有个威胁程度极高的存在:S400防空系统。
S400在俄乌战场上显示了其强大的统治力,虽然屡有被击毁的记录,但相较于美国的爱国者,乌克兰全国都是禁飞区,俄空天军依然横行无阻,这是区域拦截系统与战术拦截系统本质上的区别。
在J35进入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领空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高墙。
革命尚未成功,小巴还需谨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