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怕皱纹”到“敢对视”:丸美与一代中国女性的时光契约

在中国美妆行业的叙事里,很少有品牌能像丸美这样,将“时间”二字诠释得如此深刻。23年前,当中国女性对眼霜的认知还停留在“

在中国美妆行业的叙事里,很少有品牌能像丸美这样,将“时间”二字诠释得如此深刻。23年前,当中国女性对眼霜的认知还停留在“奢侈品”阶段时,丸美已经看到了那片“又薄又脆弱的肌肤”背后的渴望;23年后,它用一支支眼霜,将“怕长皱纹”的焦虑,转化为“敢和时光对视”的底气。这不仅是产品的进化史,更是一份与2000万中国女性共同写下的时光契约——关于美,关于自信,也关于一个国货品牌的坚守与承诺。

契约的根基:用科研对抗时间

这份契约的第一页,写满了对技术的敬畏。2002年,丸美以一支眼霜叩开市场时,中国消费者甚至不知“眼部护理”为何物。但真正的转折,始于品牌对科研的孤注一掷。当行业沉迷于营销速成时,丸美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重组胶原蛋白。从2021年发布独家应用的“全人源胶原蛋白技术”,到联合院士团队推动技术共识,再到主导制定《国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丸美连续举办五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和21项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授权专利,将“中国芯”刻进了生物抗衰的全球版图。这种投入没有捷径: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像一场马拉松,但丸美甘愿“用时间换壁垒”。

契约的温情:从焦虑到共鸣

若只有硬核技术,这份契约或许显得冰冷。丸美的智慧,在于将科技转化为情感语言。2015年,梁朝伟在《眼》中以深邃目光与沉默叙事,唤醒了女性对自我凝视的思考;而十年后与KEEP联名的“一眼Keep年轻”,则悄然将话题转向“活力与自信”。从彭于晏的《一起好好看世界》到村上隆的“幼稚力”,再到艺术家宋三土的“花花宇宙”,丸美始终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女性从“怕老”到“敢老”?答案藏在其产品逻辑中——弹力蛋白眼霜是“去纹的安全感”,小红笔眼霜是“黑科技的仪式感”,而双胶原眼霜则成了“与时光和解的底气”。每一款产品,都是契约中的一个承诺:你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时间。

契约的见证:从梳妆台到资本市场

这份契约的履行,有2000万女性用梳妆台上的选择投票,也有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认可。2013年,奢侈品巨头LVMH的战略投资,让丸美成为其首个押注的亚洲美妆品牌;2019年“眼霜第一股”的光环,则标志着国货美妆从代工走向自主研发的拐点。更意味深长的转折点是2024年,当丸美受工信部委托制定行业标准时,它已从“参与者”变为“规则定义者”。这些里程碑背后,是一个品牌与一代女性共同成长的隐喻:她们从初入职场的“眼霜小白”,成长为从容抗衰的“成分党”;而丸美也从市场拓荒者,蜕变为国货标杆。

契约的未来:长期主义的答案

23年的契约,最终指向一个行业之问: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什么才是品牌真正的护城河?丸美的答案是“专注”与“进化”的辩证。专注,是23年死磕眼部护理的“笨功夫”;进化,是从未停止对技术、美学与需求的重新定义。当“国货崛起”成为口号时,丸美用重组胶原蛋白的技术突破证明,真正的标杆不是营销声量,而是能否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当“女性经济”被简单消费化时,它又用“敢对视”的理念提醒:美妆的终极价值,是给予女性掌控时间的自由。

如今,这份契约仍在续写。在丸美实验室里,科学家们继续破解胶原蛋白的密码;在梳妆台前,新一代消费者正打开她们的第一支“小红笔”。时间会流逝,但契约的精神不灭——正如丸美所说:“美,从眼前开始。”而这份与时光的温柔对抗,或许正是中国女性与国货品牌共同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