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普京访华前,中印终于谈妥,莫迪送华一份大礼,中国专机升空

都都聊社会 2024-05-16 05:58:5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就在普京访华前,中印双方就边境对峙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已经有4个点位实现了脱离接触,对于中印两国而言,眼下可能是结束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最佳机会。

那莫迪此次的表态到底有几分真心呢?

中印关系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之后持续恶化,自从我国上任驻印大使孙卫东离职之后,我国驻印大使一职已经有了18个月的空缺。

这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长一次空缺,由此可见,中印关系此前已经跌到了冰点。

面对莫迪政府的不断挑衅,我方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印度的制裁也持续不断,双方都绷紧了神经。

可这显然不利于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又是邻居,保持合作才是正路。

所以,面对印度的挑衅,我方一直呼吁通过沟通对话、用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分歧。

一开始,印度方面态度强硬,但随着局势的变化,印度还是逐渐松了口。

莫迪一直有个大国梦,一直想让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这可不只是喊口号那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印度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而要想提升实力,保持稳定的发展就是必须的。

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中印合作对印度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看到中国经济取得的优异成绩,莫迪也意识到再对抗下去只能是损失更大。

而且,印度申请加入常任理事国,也是需要五常集体投票的,中国就是五常之一,印度继续强硬下去,我们自然不会给他投票。

当然,莫迪态度转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我军强大的军事实力,让莫迪有了清楚的认识,盲目挑衅毫无意义,即便开打印度也没有信心战胜中国。

既然打不赢,打了又没有好处,莫迪自然不会再一条道走到黑。

与日韩等被美国牢牢控制的傀儡相比,印度起码有自主决策的能力。

所以,日前,莫迪在接受《新闻周刊》的采访时就明确表示:

“需要抓紧解决中印两国边界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消除双边互动中的异常现象。印度和中国之间稳定与和平的关系,不仅对中印两国,而且对整个地区都很重要。”

而两军第二十一轮军长级会谈也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沟通,使得边境问题朝着常态化管控方向发展。

4个点位脱离接触可以说是莫迪送给中方的“一份大礼”,因为没有莫迪的允许,这显然很难实现。

当然,既然莫迪有了诚意,我们也会投桃报李,我国新任驻印大使徐飞洪直接于5月10日乘专机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就任。

这不仅仅是补上了空缺这么简单,徐飞洪大使有着几十年的外交经验,处理一些基本的外交事务显然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徐飞洪大使此前并没有专门对接过和印度有关的外交信息,也就是说,我方此举是想告诉印度,过去的事我们可以既往不咎,如果印度是真心与我们谈合作,那我们也会敞开怀抱。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徐飞洪大使就明确表示:“将遵循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重要共识,联系印度各界朋友,真诚地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努力恢复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也就是说,这次是双方都拿出了诚意,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印关系大概率会进一步缓和。

为什么说是大概率呢?因为印度的诚意并不足够。

就拿中国驻印记者被驱逐一事来说,直到现在印度方面都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公正的答复,自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印度国内一直歧视、打压我国记者。

无论是刻意缩短中国记者的签证有效期,还是干脆不审批中方记者赴印常驻申请,印度都是铁了心想让我们消息闭塞,而这无疑会加大战略误判的几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有关消息人士称,目前印度国内已经没有中国的媒体记者了,这显然不太正常。

如果莫迪这次是真的想要缓和关系,还是要拿出更多的诚意才行,一边说要与中国合作共赢,一边又在暗地里耍小手段,这就难免会让外界对印度的决心持怀疑态度。

中印合作是双方共同决定的,如果印度方面像美国一样阳奉阴违,那这次的短暂松口显然失去了意义。

那在大家看来,印度这次是真心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 2024-05-10 《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抵印履新,曾任驻阿富汗、罗马尼亚大使》

3 阅读:264

都都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