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冷静,集度ROBO-01是一款好车吗?

宇宙出行指南 2022-10-28 17:53:47

10 月 27 日,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ROBO-01 探月限定版」正式发布。

在 2022 年这个时间点上,即使是新造车企业打造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和智能化的表达上,也很难再「震撼」到中国市场挑剔的智能电动汽车用户。

因此,这款经历了 605 天打磨的产品,能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个高手如林的市场站稳脚跟,集度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关于集度的「诚意」我们提取了几个核心问题:

ROBO-01 的产品和竞品相比是否有竞争力?新车的探月版和普通版会不会差异太大?这款车值不值得购买?

下面展开聊聊。

01又是一个「爆款」坯子

首先说一个前置条件,本次集度发布的 ROBO-01 探月限定版,是集度和中国探月工程合作的特别版,官方给出的售价是 39.98 万元。

第一次听到这个价格,你一定会感觉偏贵,的确它并不便宜,但你要知道这就是一款特别版,甚至你从第一批预售 1000 台,再追加 1000 台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一款走量的产品,它就是提升品牌调性的版本,和小鹏 P7 鹏翼版、蔚来 ES8 首发纪念版并无差别。

而对于集度最重要的是,通过 ROBO-01 探月限定版,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版的基础实力会在什么水平。下面通过 ROBO-01 探月限定版,来反看普通版 ROBO-01 到底是不是一款「好车」。

ROBO-01 是基于吉利的浩瀚纯电平台开发,整个三电系统其实都和现在的极氪 001 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且 ROBO-01 是和极氪 001 共线生产,所以在底盘和平台素质上可以参考极氪 001。

目前,一款优质的纯电产品必须要有三个抗打的实力,机械素质、设计好看、智能化强。27 号集度公布了首款量产车的信息,下面来个快速总结。

车型尺寸:瓷实

ROBO-01 探月限定版(下面统称:ROBO-01)有着同级别领先的整车参数和空间表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本次发布的是探月限定版,车辆基本是一个满配状态,之前集度 CEO 夏一平也透露过,普通版不会减少智能化这样的核心硬件配置,只会在电机以及其他地方上有所区别。

ROBO-01 探月版车身长 4853 mm、宽 1990 mm、高 1611 mm,轴距长达 3000 mm,在实现动感姿态的同时提供舒适的内饰空间。后备箱储物空间高达 555 L,后排座椅放倒后将拥有 1528 L 纯平拓展储物空间,这个尺寸已经是一个标准的中大型 SUV 了。

参考一下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 版:

和其他车企一样,集度的假想敌也是特斯拉,不一样的是集度 CEO 夏一平多次公开表达了对特斯拉的认可,并称向优秀者学习也是集度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在车型价格和尺寸上,我们能看到集度 ROBO-01 基本是贴着特斯拉在做对标,而集度聪明的地方在于,价格比对手低,尺寸比对手大。

设计不只是好看

ROBO-01 的设计负责人是吴凡,他公开的主要头衔有两个,一个是红点奖的杰出设计师;另一个是凯迪拉克 CT6 产品的设计师。

相比这样的头衔,作为一名设计师,我相信吴凡更在意的是别人对他的最新作品 ROBO-01 的看法。

话不多说,直接展示才艺。

ROBO-01 探月限定版的车身长度只有 4853 mm,轴距却有 3000 mm。4.8 米的车身长度在整车尺寸极度内卷的新能源产品里,确实不算最大,集度是尽可能做长来轴距来提升车内空间,但有趣的是,ROBO-01 又有近 2 米的宽度。

这么做只有一个解释,集度不希望这是一款「为了大,而做大」的车,它们要的是通过设计提升车内的可用空间,同时保持整车的车身比例和姿态的低趴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ROBO-01 整车非常干净和流畅的线面关系,以及在 SUV 身上难得一见低趴感。对于一款车来说,外观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集度的设计依然是可以展开讨论的。

那就是,车企如何用设计展示工程之美?

外观设计

虽然我不知道夏一平是否是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的粉丝,但我总能在 ROBO-01 身上看到扎哈的型面艺术。在 ROBO-01 身上你看不到过硬的线条,从车头到车尾都是很圆润感觉,不过仔细看你会发现,整车并没有因为「圆润」而失去它该有的运动感。

讲一个设计细节,「圆润」的设计在车上使用,好处是相比凌厉的折线条,圆润过渡的型面会延长产品设计风格过时的时间,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非常容易设计的很臃肿。

而集度的做法是,用车顶的弧线、腰线、前脸贯穿大灯的折线以及车尾折线,来修饰出车身姿态以及力量感。比如,和其他纯电产品一样,ROBO-01 也是全封闭式的前脸,贯穿式的灯带融合在了前舱盖和前脸竖面的接缝处。

细节是,这个灯带的宽度很窄,而且灯珠密度很高,可以使视觉的整体性变高,而且前大灯的前向突出连接面部转折线,向上的部分连接车侧腰线,整体性很高。

为什么要解释这个?

因为集度的设计,感觉借鉴了很多扎哈在建筑上的设计思路,我们都知道扎哈的「解构主义设计」的灵魂在于,用「线条」去表现建筑的结构,但很少有人知道,扎哈其实说过,线只是面的最小表达,放大去看线就是面。

扎哈的意思是:「设计不该拘泥于形式,天花板不一定要平的,墙壁不一定要直的」。

如果你仔细看,北京大兴机场的俯视图,其实和 ROBO-01 在线面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现在 ROBO-01 身上就是,在大灯的转角处我们可以看到比较硬朗的设计,在前唇处有几何图形组成;但在后轮供之上又能看到圆润饱满的设计;车顶的悬浮尾翼就非常具有建筑的结构美。

这样的设计风格,带来的就是「车评人」常说的科技、简洁、纯净感,这是一种具象表达,就像我们看扎哈的作品一样,找不到直来直去的转折角,但在她的每个作品里都能体现建筑的线面美以及极具未来的科技美。

这是夏一平为 ROBO-01 定下的视觉基调,剩下的则是设计和工程团队要将「美学」和「工程」结合起来落地。

常规设计难不到一个专业的汽车工业设计和开发团队,但下面几个可不一定。

无门把手设计

无门把手设计,本身不是一个全新的方案,但想用好不容易,电动门的开门阻尼以及开门的角度和速度,都对工程开发团队提出了很高要求,比如 限位器、软件算法等,怎么解决?

先看 ROBO-01 车门设计的几个特点:

4扇电动门,无机械门把手进入 + 电动吸合功能;6 种开门方式 UWB 钥匙、蓝牙、NFC、语音、大屏触控、物理按键;8 种闭门方式 UWB 钥匙、蓝牙、NFC、语音、大屏、物理按键、挂档自动关门、起速自动关门落中控锁。

为了做到用户无感进出入,集度做了几点:

集度重新优化了电动门的限位器 和软件算法,减轻了电动门开关时人去拉门的阻尼,让电吸门能够和手动门一样的自然、好用;集度会在车门里加装一颗毫米波雷达来准确识别车门外的障碍物,采用自研算法做到精准控制门的开合角度与速度;主语音的开门方式,夏一平说过,如果用技术的手段可以解决手动开门的方式,技术一定是第一选择,在车门外可以用语音的方式去开门,据说,集度可以做到车外多音区能力 ,做到精准识别;除此之外,集度依然保留了数字钥匙(UWB 钥匙、手机蓝牙钥匙等)和在 B、C 柱上的物理按钮,组成车外语音、触控等多种开门方式;。

像素交互大灯和滑动式充电口

ROBO-01 前后都配备了交互式 AI 像素大灯和高识别率 AI 语音交互系统,像素灯可以通过车辆自定义的图案和车外交互,包括充电时会显示充电速度,而集度的充电口打开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感应式,它还新增了触控开关、车机屏幕开关,最特别的还是语音指令开关。

这套语音指令,不光是驾驶人在车内唤醒,还可以在车外唤醒,集度通过在车身周围布置的传感器来进行车外拾音,通过算法来剔除杂音和定位,所以语音指令指的是车外车内均可。

主动升降式尾翼

在 ROBO-01 探月版上,车尾装载了主动升降尾翼,可手动、可自动进行开合。根据不同驾驶状态,可以自适应调节。

从设计上看,直观感受就是整车更运动了。从功能上讲,在高速行驶时,车辆会自动升起主动尾翼以增强下压力;当车速下降的时候,主动尾翼自动收回。从行车安全上讲,可以让高速行驶时来自车顶的脏气流,通过尾翼梳理后排出干净气流,增强行驶稳定性。

探月版的专属设计

集度 ROBO-01 探月限定版,以星瓷白作为专属车身颜色,采用探月航天器专属金色喷漆,配有「LUNAR EDITION」图标丝印,并做了清漆保护。

车门处有明显的「中国探月」LOGO 标识。此外,ROBO-01 探月限定版还在 21 英寸空气动力学轮毂上增加了金色元素。

内饰设计

先总结一句话:这是我在 2022 年见过最「震撼」的纯电 SUV 的内饰。

首先说明,震撼不代表好看,还是那句话,对于造型本身,每个用户都要有并且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之所以「震撼」主要有几个点:

一,巨大的超清大屏。

官方叫这款车机屏幕为:3D 无界一体化超清大屏。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物理性的大小,ROBO-01 搭载的是 35.6 英寸的 6K 超清一体屏,不割裂、不遮挡、不拼接,而且这个屏幕是全系一致不分普通版和探月版。

看看几个数据;

6 K 分辨率LED 区域调光技术95% 的NTSC 色域10000:1 超高对比度

这么细致的参数,通常只能在手机或者苹果电脑的发布会上看到,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比特斯拉 Model Y 的屏幕宽三倍,相比理想 ONE 它无断点的屏幕一体性更强,而在后排集度还配备一个7英寸后功能屏。

二,最少的物理控键。

新造车品牌热衷于取消物理按键,通常会被用户认为是降低成本,这个原因也有,但显然不是最主要的,它们要做的是改变传统人车交互的方式,特斯拉下一代设计基本把车内的物理按键都取消了。

集度可能会是国内第一个这么做的,全车消除换挡杆、左右拨杆、中控物理按键、门把手等大量物理操作,比如,换挡可以在屏幕中进行,只不过在中控台的隐蔽角落,集度设计了物理按钮做冗余。

三,U型方向盘。

集度是第一家在国内量产 U 型方向盘的,并且以后这款车所有的版本都不会配备圆形方向盘。

U 型方向盘,不再遮挡前排屏幕,用户可以自由完整地获取前排屏幕信息,为驾驶员提供精确、轻便的舒适转向体验;支持电动调节,配备智能表面和智驾指示灯。在方向盘的左右两边是转向灯机构,雨刮等功能也被集成到了方向盘上。

夏一平之前在说过:

我们是希望一方面在设计上能够尽最大的可能去保持设计的理念,同时也把我们对产品功能的设想也能够研发出来。

夏一平的理念是,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切创新都应该服务于真实的用户体验,集度希望车是载体,它是高度自动化的工具,AI 是驱动核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前置的设计,语音可以车内车外,语音可以开关车门等等。

而 ROBO-01 最大的特点就是,在 2022 年它依然向你展示了,不是没有好的产品表达形式,而是你愿不愿意在成本压力之下选择不牺牲设计和功能。

集度的答案是:愿意。

02智能化:核心竞争力

「新造车企业造电动车如果没有智能化能力,还不如回家躺平」,这是某新造车企业智驾负责人对我说。

智能座舱

在智能座舱方面,集度将首发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基于 8295 这样的大算力计算平台,集度能够提供沉浸式的 3D 视觉 HMI 和娱乐体验。

集度打造了 3D 智能驾驶地图,利用图示化表达车道级导航,实现静态地图导航和动态感知数据融合,让汽车的感知跑在三维地图上。相比特斯拉或者理想汽车的感知可视化渲染,集度的是将外部的实景,利用 8295 进行的实时渲染,除了精准还有就是显示的丰富度。

说了集度车机里看得见的,还要再说用得着的,一套车机除了视效上的简洁,交互要存在合理性,集度的语音交互使用实现三个能力:

得益于高通 8295 的超强算力,集度率先在业内做到AI语音算法全量本地化。ROBO-01 探月限定版的全域全离线语音实现全端侧识别能力。

全端侧语音识别速度快至 500 ms, 端到端交互响应速度 700 ms 以内;完全摆脱对网络信号依赖,即便在隧道、地库、山区等弱网或断网的场景也能流畅交互。

支持多用户的并行识别、超长时间全双工交互,车内高频场景全覆盖,车外人车语音交互。

简单说就是,ROBO-01 在实现了前后排多音区和连续语音功能后,又进一步实现了多人并行语音能力,比如车内两人或三人同时唤醒指令,即使每个指令都不同,系统也会根据拾音最快的指令依此全部执行完;而且集度依托百度的语音引擎,将语音能力实现了本地化,也就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语音。

集度的自动驾驶优势

集度的目标是,实现最安全的点到点领航辅助,即 PPA(Point to Point Autopilot)。

先看硬件架构:

2 颗 NVIDIA Orin X芯片( 508 TOPS)2 颗激光雷达(覆盖前方水平 180° FOV)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1 颗驾驶员红外感知摄像头2 颗高精度定位单元(双频 GNSS + IMU)12 颗自动驾驶高清摄像头(7 颗 800 万、4 颗 300 万、1 颗 200 万)

这套硬件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强之一,而且夏一平强调不管是 ROBO-01 还是之后的其他车型,每一代产品都会标配当前的硬件能力,但对于智驾系统来说,硬件只是基础,软件才是好不好用的关键。

「百度 Apollo + 集度」这样一种 L4 公司和造车新势力的组合,在推动自动驾驶系统量产方面具备着独有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量产效率、功能迭代速度以及用户体验的高度一致性上。

目前市面上在推进自动驾驶量产这方面,国内走得比较靠前的一些玩家有:

蔚小理华为 + 极狐华为 + 阿维塔的 HI 方案Momenta + 智己长城 + 毫末等

蔚小理这些企业都倡导全栈自研,从零开始,他们本身没有 L4 基因,没有 Robotaxi 车队,所以意味着前期要去做很多基础性建设,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而且早期自动驾驶选配率低,也让他们的数据来源成问题,所以,自动驾驶功能要一步步迭代,慢慢开放,高精地图也需要找第三方供应商。

华为的 ADS 方案上车也不是非常顺利,虽然华为在自动驾驶算法、硬件层面技术很强,但在推进量产上进度一直很慢。主要原因是,高精地图的采集以及算法的工程化难度太大,同样的,华为也没有自己的 Robotaxi 车队,没办法通过这些车队去路测自己的方案,这也会导致整个系统迭代效率较低。

百度 + 集度的优势在于,百度 Apollo 在过去的 10 来年里,在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积累深厚,而且后来延伸出既有以激光雷达为主传感器的 Robotaxi,也有以视觉技术为主的 Apollo Lite 量产车方案。

这些年百度积累的路测数据不断在 Robotaxi 和 Apollo Lite 的技术体系中循环,互相推动算法的迭代,并且百度也是图商,自己就有高精地图服务。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集度汽车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立的一家公司,作为一家车企,集度不再需要从头开发自动驾驶算法、不需要大规模去部署测试车队、不需要再去重新绘制高精地图。

最重要的是,由李彦宏为一个领导中枢,去协调集度、百度地图、Apollo 以及其他百度智能平台之间的资源互助,和其他公司相比会有本质的区别,资源按优先级的倾斜以及配合度都不能相提并论。

集度的核心就是:

「承载了来自百度Apollo、强大的AI能力等一切先进技术,并且自研了电子电气架构、一个出色的车型平台,以及一系列高性能可量产的自动驾驶硬件,同时在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

当然,集度对百度的 Apollo 方案并不是拿来主义,集度也有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集度 CEO 夏一平对我说过,集度的产品完全由集度的团队打造,包括 高阶智能驾驶,其中架构定义、功能策略都是根据乘用车的特性定义的.

可以说,百度为集度团队提供了最好的食材,但厨师还是他们自己。

集度的汽车上最受瞩目的百度 ASD 套装,目前已知的是,集度首款量产车将具备高速、城市道路领航辅助驾驶以及自动泊车能力,打通行车域和泊车域的完整自动驾驶体验。

为了实现这样的自动驾驶体验。

集度在自动驾驶传感器上引入了两颗禾赛 AT128 半固态激光雷达,在此前集度汽车的媒体沟通会上,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阐述过用两颗激光雷达的安全优势:

点云视场更广、更安全,相比单雷达设计的 120 度 FOV,车头双雷达可实现水平 180 度的 FOV 覆盖,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对车辆重点区域的识别更精准,在车辆正前方 60 度 FOV 的区域内,双激光雷达可做到加倍重叠,目标物上的点云数据更多,识别准确率更高;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双激光雷达可互为安全冗余,比单激光雷达方案的可靠性更强。

目前,这两颗激光雷达传感器已经加入到了 SIMUCar 2.0 的自动驾驶系统中,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 JET 1.0(电子电气架构 + 整车操作系统 SOA)实现融合。

集度为汽车机器人开发了 JET 智能化架构,专为高阶自动驾驶做准备。

集度的 JET 架构里,机器人的躯干是整车设计和整车硬件,上面是机器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了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整车操作系统,最上层则是大脑,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

当然,激光雷达方案并不是集度自动驾驶的唯一核心。

集度在 SIMUCar 2.0 阶段,车上搭载的是 “视觉+激光雷达” 两套自动驾驶方案,是独立的双系统。与传统方案相比,集度的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两套方案既能高效自驱,也可以高效协同。

此前,Mobileye 也有类似的方案,本质上来讲,集度的方案是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架构,激光雷达在此时出现,只是来补充摄像头在感知上的部分不足。

夏一平说,从长期来看,集度也会慢慢向重感知、轻地图的方案切换,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工程的进步,包括算法、数据等,能够为感知提供足够的信息深度。

在 SIMUCar 2.0 阶段,集度相关的域控制器和传感器,已逐渐达到量产状态,一些基础的自动驾驶能力,包括 ADAS 功能、泊车、智能交互等都会逐渐达到量产状态。

总体来说,按照已知的信息来说,集度在行业内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硬件上来讲,即使是到 2023 年 Q3 依然会是智驾领域最高配的版本之一;软件上来讲,集度拥有 Appllo 九年智能驾驶深耕,在感知算法和规控的能力上相比蔚小理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泛化方面,集度拥有百度自有的高精地图,加上 Appllo 拥有3600万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集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最丰富的场景,去训练算法实现最快的场景泛化。

写在最后

现在可以回答标题所问了:「回归冷静,集度 ROBO-01 是一款好车吗?」

回答是与不是,要看几个方面:

一,如果普通版只是在电机以及类似舒适性配置上进行了裁切,整个智驾系统和车机智能化能力不变,价格下探到 30 之内甚至做到 27 万级别,这款车所展现出来的性价比将是不可比拟的。

二,集度目前的车机系统和智驾系统目前还都是工程版,到明年车辆交付大约还有大半年的时间,集度目前智驾团队 400 人左右,加上 Appllo 团队对集度的支持,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将这些全部工程化量产,这个考验巨大。

如果以上都能实现夏一平说的,交付即可用,那对于上面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

再说一个细节,夏一平表示,这款车的调校风格会比较偏运动,会比现在的极氪 001 要硬一点,同时比特斯拉要软一点,集度的目标是,既要运动又要舒适。

0 阅读:2

宇宙出行指南

简介: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