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读了《杨绛传》才明白:层次越高的人,越会让身边人舒服

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咽下。当你一点点克制住自己的炫耀、抱怨、苛责,周围的世界便会慢慢变得温润起来。翻完《杨

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咽下。

当你一点点克制住自己的炫耀、抱怨、苛责,周围的世界便会慢慢变得温润起来。

翻完《杨绛传》的最后一页,这个感受尤为深刻。

我们总以为,人生的高境界是位高权重、名利双收。

但杨绛先生用她跨越一个多世纪的生命轨迹告诉我们:

层次越高的人,越有一种让身边人如沐春风的温暖力量。

他们并非没有锋芒,而是将修养化为了本能。

他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压倒谁,而是为了能温柔地托住他人。

01 真正的强大,是收敛自己的锋芒

1997年,86岁的杨绛遭遇了生命中最沉重的打击——爱女钱瑗因病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何如?

次年,一生挚爱钱钟书也溘然长逝。

曾经的“我们仨”,骤然只剩下了她孑然一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悲痛,她是否会一蹶不振?

她没有。

她将无尽的思念,化作笔尖的温暖。

她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探讨生死;

她整理钱钟书浩如烟海的手稿;

她写下了感动无数人的家庭回忆录《我们仨》。

她曾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没有让自己的悲伤,成为打扰世界的噪音。

反而,她以一种极致的克制和坚韧,守护着这个家最后的体面与温度,也为无数读者带来了精神的慰藉。

这正应了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那句话:“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

层次高的人,早已消化了内心的波涛汹涌。

他们呈现给世界的,是风平浪静的温柔,是一种让人安心靠近的稳定感。

低级的情感,是放纵自己的情绪;高级的修养,是安放好他人的内心。

02 顶级的情商,是拥有“向下兼容”的能力

在《我们仨》中,杨绛记录了许多生活琐事。

其中一件,是关于她与保姆的。

家里请的保姆年纪大了,手脚不免慢些,有时还会不小心打碎碗碟。

一般人即便不苛责,脸色也难免难看。

但杨绛总是第一时间安慰对方:“不要紧,没关系,岁岁(碎碎)平安。”

她非但不责怪,反而担心保姆心里过意不去,下次会更加宽慰她。

她理解每个人的不易,这种深植于心的善良与体贴,让在她身边工作的人都感到被尊重。

这与当下许多人的处世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人,对外人彬彬有礼,对家人却颐指气使;在职场稍有成绩,便对下属百般挑剔。

他们将压力和不快,肆意发泄在比自己“弱势”的人身上,以此获得虚幻的掌控感。

而这,恰恰暴露了其内在的虚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向下兼容”。

它指的并非地位的高低,而是一种心智的成熟度。

高层次的人,能轻易理解低层次人的处境和局限,并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

他们深知,让人舒服,从来不是委屈求全的技巧,而是深刻在骨子里的同理心。

对待弱者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让不如你的人感到安心,是你最高级的魅力。

03 让人舒服,是一种利人利己的格局

作家李小墨有一个观点:“我们讨厌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彼此处在不同的频率。”

你追求高效,可能看不惯同事的慢条斯理;

你注重细节,或许会埋怨伴侣的粗心大意。

但层次高的人,懂得调整自己的频率去“对接”他人。

这并非世故圆滑,而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因为他们明白,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的研究曾指出:

人的能量层级,会深刻影响其健康与命运。

那些能量层级高的人,如宽容、明智、平和的人,更容易吸引积极的事物,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反之,一个充满抱怨、指责、紧张的环境,会像漩涡一样消耗掉所有人的能量。

想想看:

一个总是对家人和颜悦色的丈夫,收获的必然是一个温暖松弛的家庭;

一个懂得体谅下属难处的领导,带领的往往是一支更有凝聚力的团队。

让人舒服,就像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广结善缘、积蓄能量。

你让人感到安心,别人自然愿意与你协作;

你给人带去温暖,温暖最终也会回流到你身上。这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大格局。

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结语

修炼自身,温暖他人。

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份淡定与从容,外化出来,就是一种不让人难堪的体贴,一种无需声张的厚道。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他人,最终定义了你自己的世界。

点个 “赞” 吧,愿我们都能在修炼自己的路上,逐渐成为一个能让身边人感到温暖、舒服的人,这也是我们对自己最大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