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自助洗衣,还有点距离

一家三口十一自驾游山东,因为大雨被圈在酒店两天,游泳、健身、自助餐试了一溜够,还体验了一把“自助洗衣”说起在酒店洗衣服,

一家三口十一自驾游山东,因为大雨被圈在酒店两天,游泳、健身、自助餐试了一溜够,还体验了一把“自助洗衣”

说起在酒店洗衣服,倒真有些感触。

以往住酒店,我从来不动用房间或公共洗衣机。

总觉得:公用的 = 不干净的。

这次破例,实在是情势所迫:

🧳 路途太长,衣服带得不够换;

🌧️ 北方竟也罕见地连下了六天雨;

🏨 看到潍坊这家五星级酒店有自助洗衣+烘干服务,终于……动心了。

我们似乎总有个潜意识:

别人是脏的,自己家人才是干净的;

外面是脏的,家里面才是干净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习惯一进门就换鞋换衣服。

谁要是穿着外衣别说躺床上了,就算往沙发上坐,都免不了被一顿念叨。

更细致的是,即便是一家人,大人和孩子的洗衣机也常要分开。

可我就纳闷:同样是从外面回来,孩子和大人的衣服,在“脏”的层面,真有本质区别吗?

若论接触“外人”,一个班四十个同学的孩子,可比坐在办公室的成人密集多了(要想一天接触40个人难度真不小)。

再说,干洗店不也是共用洗衣机吗?

怎么我们就能接受呢?

想通这一点,再加上酒店提供消毒液,我终于勇敢尝试了一次自助洗衣。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

有洗完或烘干的衣服没有及时取走,就那么静静躺在机器里。

怎么办?

明明机器有剩余时间显示,为什么不设个闹钟、按时取走呢?

既然是公共设施,总该有点公德心。这类自我(私)行为,确实让人无奈。

最后,我只能用酒店提供的消毒纸巾垫着手,把别人的衣服轻轻捏进洗衣筐里。

希望对方不会因此迁怒。

而这个微小的动作,恰恰是那个“内外有别”观念的延续——

我依然觉得,“外人”的衣物是需要隔着一层纸巾才能触碰的。

并且在把自己的衣服放进洗衣机之前,我还用消毒纸巾仔细擦了一遍滚筒

你看,习惯,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