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唐书法群星中,冯承素的名字常因“摹写者”的标签被遮蔽,实则其书法造诣远超“复刻者”的定位。2009年西安出土的《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与2015
年现世的《冯师英墓志》,共同揭开了这位书法家的真实面貌,印证了他“笔势精妙,萧散朴拙”的时评并非虚誉 。

冯承素画像
冯承素的生平因墓志出土得以厘清。他出身长安官宦家庭,曾祖至父亲均任中下级官职,虽非显赫世家,却为他提供了稳定的启蒙环境。弱龄时他便“尤工草隶”,墓志以“张伯英之耽好未可相俦,卫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赞誉其书艺,将他与草圣张芝、书法理论家卫恒相提并论 。贞观年间,他因书法特长入仕门下省,后获太宗赏识,奉敕直弘文馆,得以亲近宫廷秘藏书画,为技艺精进奠定基础。

虞世南、冯承素和禇遂良摹《兰亭序比较》

虞世南、冯承素和禇遂良摹《兰亭序比较》
真正让冯承素名垂青史的,是他奉旨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唐太宗痴迷右军书法,得真迹后命其与赵模等人以“双钩填墨”法摹拓,成品赐给皇太子及诸王。其中卷首钤有“神龙”半印的摹本最为著名,被称为“神龙本”。此本以楮纸拼接而成,将原迹的“破锋”“断笔”乃至墨色浓淡都细腻还原,字间牵丝映带自然,既保留原迹神韵,又显临写生机,被元郭天锡赞为“毫铓转折,纤微备尽”,启功先生更称其“最忠于王羲之真迹”。

冯承素书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

冯承素书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
近年出土的《冯师英墓志》则展现了冯承素独立的楷书成就。这方刻于显庆四年的墓志,传为他为父所书,楷书30行共858字,字形修长,中宫紧结而横势舒展。其用笔以方为主,兼施圆转,瘦劲清朗中可见褚遂良书法影响,结体融合二王雅韵与魏碑方整,恰如“雅致中见精绝,隽美处透刚毅”的评价。更难得的是,墓志中捺画与转折的灵动感,与“神龙本”行书笔意一脉相承,印证了其书法审美的统一性。

冯承素书冯师英墓志

冯承素书冯师英墓志
冯承素的书法价值,在于“摹”与“创”的双重成就。作为弘文馆供奉书人,他的摹本成为后世认知王羲之书法的关键媒介,“神龙本”历经宋明清内府收藏,钤印180余方,题跋20家,堪称书法传承的活化石 。而其楷书作品则打破了“仅善摹写”的偏见,展现出初唐书法“法度与神韵并重”的典型特征。

冯承素书冯师英墓志
从宫廷摹手到独立书家,冯承素以精准的笔法传递书圣神韵,以精湛的楷书确立自身地位。他的存在证明,真正的书法大师既能“传古”,亦能“立己”,其作品与事迹共同构成了初唐书法史的重要篇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