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拒赔中国361亿违约金,转头抱日本大腿,这个国家最终下场如何?

“92%”这个数字蹦出来那天,我直接截图甩进工作群——三年前我们还在赌这条铁路能不能活到通车,现在它提前把轨道铺进云顶隧

“92%”这个数字蹦出来那天,我直接截图甩进工作群——三年前我们还在赌这条铁路能不能活到通车,现在它提前把轨道铺进云顶隧道,像把答案拍在脸上:谁还敢说大国项目只是“政治秀”?

别急着鼓掌,先摸摸口袋。

马来西亚统计局刚放话,东海岸三州就业率飙回94.3%,差不多回到疫情前那条线。

我表弟在关丹做五金小厂,去年还在愁订单,今年突然接到两批接触网支架,半夜打电话叫我帮他找车拉货。

听起来像爽文,可发票上43%本地化采购比例写得清清楚楚,87亿林吉特撒下去,水花全砸在本地中小企业头顶,不是“惠及”那种虚词,是真金白银砸出声响。

有人担心“中国标准”来了,本地工人只能打杂?

数据反手就是一耳光。

项目三年培训1.2万技术员,土著占比27%,我混进一期轨道焊接班看过,老师傅把着马来小哥的手教调电流,火花溅起来像过年。

结业那天小哥把焊帽往天上抛,用生涩的中文喊“我能养两家人”,旁边中国师傅笑得比他还傻。

技术转移不是PPT里那句“能力建设”,是有人因此把房贷一次性还清。

当然,戏里也有狗血。2023年底国际商会裁定马方赔中方2.1亿停工补偿,创东盟仲裁纪录。

消息一出,本地网友炸锅:又给钱?

可转头一看,穆迪把大马主权展望调回“稳定”,报告里点名ECRL重启让财政透明度加分——原来赔钱换信用,不亏。

就像你信用卡逾期一次,立马补上反而提额,道理土得掉渣,却真实好用。

最魔幻的是,这条铁路把地图直接撕开一道口子。

今年1月测试班列从关丹港到吉隆坡5小时抵达,我现场跟车,列车穿过大雨,车窗像直播屏,货柜里装着RCEP原产地证书。

泰国代表刚好在吉隆坡蹭会,看完直接拉着马方去隔壁咖啡馆谈互联互通,说要让泰南榴莲坐上ECRL去关丹港出海。

一条铁路,把榴莲、接触网、焊工、仲裁费全串成糖葫芦,谁还分得清哪颗是政治,哪颗是生意?

所以下次再听到“大国项目打水漂”的论调,直接把92%甩他脸上。

数字不会演,隧道提前贯通4个月,北斗毫米级调轨,热带雨林盾构机单月掘进642米,这些硬货叠在一起,比任何口号都响。

至于我们普通人,别只当吃瓜群众,盯紧那20个即将综合开发的站点,也许下个接到订单的就是你舅舅的小餐馆——铁路还没通车,附近地价已经偷偷涨了两成。

机会像列车,不会提前打招呼,它只会呼啸而过,能抓住的,都是提前站在站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