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流行一个说法,屁谷决定脑袋。
人在什么位置,就要在什么位置上思考,判断,以及行动。
如果一个人,他自己站的很低,而他想的很高,
就会被高处之人利用,与此同时,
他的蠢态也会被跟他同处的人们嫌弃。
所以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说法,
或者我们用更为“文雅”的表达来解释,
那便是,思行合一。

是文雅,还是粗俗,其实取决于听者的理解,
有些事情,意思到了就行,
如果过度在乎如何“包装意思”,试图取悦所有人,
那么反而有可能被所有人嫌弃,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定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人们,
就会更为自然的,本能的选择用自己的方式,
去阐述一个大家都听得懂,
但总有人不想接受的事实。
所以,为了把这出关于《屁谷和脑袋》的戏演好,
各路人马,纷纷齐聚一堂,
你方唱罢我登场,只要这个台子的温度不下来,
就总归有人前赴后继,
强行渲染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片景象之中,我们最常见到的,便是一种含蓄的迎合,
这种迎合,并非简单的平铺直述,
而是带有一定波澜起伏的剧情,
比如有些人,误以为跟自己立场不同的人,
会施以援手,帮助自己“更上层楼”,
但这世间之事,免费的午餐,必然连接着更大的凶险,
毕竟凶险与代价之间,
谁是因的问题,其实不重要,
因为终究有一个,必然为果。
而那被掩藏的恶意,必然会以善意的方式登台亮相,
于是乎,着急的人渐渐被迫变得不着急,
而不着急的人,也开始不在乎一些曾经在乎的事,
放下的负担,打开一看,
原来都是被强加而已的边边坎坎,
真相拨云见日,看了一眼,啧了一声,
让人感慨之中,不由得一声叹息。
可这场戏,终归还是要演下去的。
要吃饭,要活着,要生存,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演下去。
固然演是要演,但演的状态,
心态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是着急,现在是不着急,
着急的时候,什么都怕,
不着急的时候,怕的东西,
都成了逗自己开心的精神玩具,
笑的人多了,气氛就从之前的压抑,
变成一种人人释怀,人人释然的平和状态。
当然了,总有人会着急的,
而这些着急的人,也不会真的拿出“着急的诚意”,
他们没有诚意,只有脾气,
那么我们呢?
我们自然,也是如此了。

屁谷和脑袋这场戏,翻来覆去的演不完,
因为总有人要看,也总有人爱看,
戏里戏外的推来挪去,看的是“料”,
料多了,那就必须得抖抖包袱,
取悦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
而如果料少了,我们也不必着急,
因为有些人,应该“先天下之急而急”,
所以,戏还是照样要演下去的,
如果观众还是那些观众,
那么演员,
终究也只能是这些演员了罢:
与其说是陪着演完,
不如说看谁先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