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据说是在每晚22:08结算当日步数,并同时开启新一天的统计。友情提示:想给朋友点赞,记得在晚上10点前点完。
我的微信好友中三分之一开启了微信运动(还有一个类似的“华为运动”)。至于开启或关闭的原因,各有各的考虑,不必深究。今天,只聊聊这个看似简单的步数排行榜背后,那个不为人知的“小红心江湖”。
有一天闲来无事,翻看微信运动排行榜,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步数和点赞数,并不成正比。
排行榜上,步数两三万甚至四万多的,常常只有寥寥几个赞。比如下面这位越野大神,四万多步,辛苦走了一天,也只有7个❤️。

4万多步,才7个赞
反而是一些步数不多、甚至排名靠后(步数显示为绿色)的人,点赞量却很高。一看名字,心里大致有数了。总结下来,有几类人最容易收获大量点赞:
1. 体制内领导——尤其是中层干部(同样是私企领导就没这待遇了)
高层领导往往不开通这个功能,小领导影响力有限。而中层干部,手下有人、手中有权,关联的供应商、合作方也多,自然时刻被人“关注”。比如下面这位,某央企地方一把手,步数不多,点赞却不少——这还不是最多的一次。

某领导步数一般但点赞多
2. 江湖地位高的人
这类人交际广、人脉深、资源多,属于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维护关系的“实力派”。

3. 退休人员
虽然是退休状态,但人缘好、朋友多,点赞数反映出他们过去积累的良好人际关系。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已经几乎不发朋友圈了。这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便发,也是转发官方新闻,几乎不流露个人痕迹。
为什么?
一怕暴露隐私,引来麻烦朋友圈是个“暗黑森林”,谁也不知道哪句话会被截图留证。你发的内容会被放大解读:有人觉得你在炫耀,也有人专门抓小辫子。回复留言更是心累——回不过来,没被回复的人可能还会心生芥蒂。
二怕被人“对号入座”
谁点赞了、谁留言了、说了什么……全都公开透明。明明只是随手一发,却可能在看不见的关系网中掀起涟漪。
三怕被有心人利用
发宠物,第二天就有人要送你宠物用品;发打球,就有人送来昂贵球拍约你打球;发一顿饭、一场演出,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线索”。关键时刻,解释都来不及。
四为保持神秘,维护权威
不说话,反而最难被看透。距离感,有时就是权威感。
相比之下,微信运动就轻松多了:
只有本人能看到谁点了赞;
外人只能看到点赞数,看不到具体是谁点赞;
一颗小红心,无声却有心意。
于是,这个小小的❤️,就衍生出了许多微妙的功能:
下级对上级的示好(领导我在这呢,我这可不是拍马屁哦)
上级对下级的肯定(不方便当面表扬,一颗心代表“我看到你了”);
发出和解信号(同事、朋友、家人闹别扭,送颗心表示“我还在”);
持续维系关系(不常联系,但赞一直在,表示“我关注着你”所谓点赞之交)。
用得好,事半功倍。
当然,也要注意两点:
步数本身也会“说话”:哪天步数突然为0,或突然暴增,都可能引人猜测。
点赞别太早:晚上七八点就点赞,对方可能会想:“这么闲?今天没啥安排?”
江湖无处不在,愿每一颗点亮的小红心,背后都是一颗真诚的爱心。
最后特别提醒:微信运动的赞,点了就取消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