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多有人脉?要不是他送去两封信,红军队伍到不了井冈山

博士探百年 2024-04-19 03:45:16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无力继续攻打广州。中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扩大革命势力,按照计划将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朱德率领部队一路南下,按照既定的路线,赶去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由于之前战斗任务重,撤离得也比较仓促,朱德队伍中的红军战士们受不了饥饿酷暑等多重折磨,部队减员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红军战士们早已无力继续战斗。

但是要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必须要经过国民党所管辖的几个防区,这要怎么办?

红军队伍前有国民党防区,后有国民党追兵,这个防区如果过不去,那革命力量就要被完全歼灭了,但是朱老总面上并不见急,他大笔一挥写下开始写信,并差人送去了前面的防区。

为保存红军势力,求助昔日好友

早些年的时候,朱德曾跟着蔡锷作战,在川滇军中都立下过战功,认识国民党中的许多高官,有好几位都在战场上结成了生死之交。

朱德在早年的时候,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那里读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在那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也参加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起义经验十分丰富,非常擅长带兵打仗。

后来朱德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开始向往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其实并不和谐,在那个历史的岔路口,朱德选择了跟随共产党。

虽然最后他选择了加入共产党,但是昔日在战场上共同经历过生死的好友们他都还是有联系。

在要经过前面的上堡防区时,朱德打听到了,防区内的两位长官分别是27师师长杨如轩,以及16军军长范石生。

这两位长官都是朱德在早前征战之中,拜过把子的好兄弟,在战场上,朱德还曾经救过杨如轩一命,因此,说一句是莫逆之交也不为过。

朱德等待着两位能够给他一个答复,很快,信使就回来了。

杨如轩在收到信之后什么也没有说,招待信使喝茶之后,就让他回来了。

信使一头雾水地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朱德,朱德马上就明白了杨如轩的意思。

杨如轩与朱德除了战友情以外,还有同窗情谊。但是在政治选择上,杨如轩坚定地站在国民党那边。杨如轩也想不通,朱德放着高官厚禄的生活不过,为什么偏偏要去那乡下当个泥腿子兵。

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政变之后,革命形势非常紧张,杨如轩怕蒋介石会抓住自己的错处,因此不敢明面上给朱德行方便,但是碍于当年的情谊,他什么话也没有说。

杨如轩的意思是,只要朱德注意隐蔽,悄悄通过防区,他可以假装没看见,但是他绝对不会给朱德行一丝方便。

这也是杨如轩与朱德的最后一点情谊了,后来,杨如轩就彻底与朱德站在了对立面上。在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之中,国民党方面,由杨如轩率领军队,扑向朱德所率领的部队,丝毫不留情面。二人的情谊也就此,因为革命信仰的不同,而走到了尽头。

还有一封信是交给范石生的。范石生的态度与杨如轩截然不同,他得知昔日好友要路过自己的辖区时,虽为对立阵营中的两方将领,范石生还是十分热情地,要邀请朱德前往他的住所,一起吃顿饭。

当时与他在一起的将领是陈毅,陈毅担心有诈,但是朱德说以他对范石生的了解,他不会背地里阴人。在下属的担心之中,朱德还是打算赴约。

朱德去到范石生的驻地之后,受到了热情地款待。并且范石生还向朱德打听了不少共产党的情况。

范石生是最早追随孙中山的那一批人,隶属于滇军的一员。

早些年的时候,范石生参加了“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北伐战争等,在国民党在内资历十分老派。

范石生带兵打仗很有本事,在国民党中也很有话语权,这就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首先,范石生出身于蒋介石最看不上的滇军内部,这就注定他不会有老蒋嫡系部队的好待遇;其次,范石生最早追随的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待人宽厚,一心为民,而现在蒋介石反革命的行为,范石生很看不上。

蒋介石一方面害怕将范石生留在重要岗位上会威胁他的政权,另一方面又不舍得这位能够打仗的人才,因此就将他派到上堡防区,既在政治上边缘化他,还要利用他手下的军队巩固自己的政权。

范石生到了上堡之后,前有湘军,后有桂军,将他限制得死死的,这让他对老蒋的不满更深了,因此才想到了要投靠共产党的事情。

旧友相助,重组队伍

范石生招待完朱德之后,知道红军战士们情况不太好,还主动提出了要给予他们帮助。

当时红军战士们士气低落,转移去井冈山的路上,许多人觉得革命希望渺茫,许多战士都偷偷脱离队伍,出发时的三千人,到了上堡防区的时候,只剩下八百多人了。

范石生在得知朱德部队的窘迫之后,主动提出要帮忙。范石生先是给了南昌起义余部一个正当的身份,将他们在名义上编进国民党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14团,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番号,让他们可以驻扎在当地修养生息。

之后又给起义红军提供了枪支弹药,粮草服装等必需品。这些 东西对于红军队伍来说,就是雪中送炭,靠着范石生的庇护,在短时间内,红军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人心不稳,一盘散沙的部队靠着这些物资,得以重振士气。

由于范石生的帮助,朱德得以将红军队伍重新组好。在修养生息的那段时间里,范石生就想要投靠共产党一事,与朱德多次商议。但是范石生帮助朱德的阵仗太大,没过多久之后,朱德部队在上堡防区的事情就被报告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向范石生发电文,要求范石生部队围剿朱德部队,范石生当然不会听蒋介石的。

在得到这个命令后,范石生迅速传信给朱德,要他迅速撤离。朱德在撤离之前,曾问过范石生,要不要与他一起撤离,但是范石生有更多的考量。

如果范石生此时走,两边都是蒋介石的亲信部队,他必然没办法保证16军的兄弟们都能够全身而退。如果只是带着一部分人走,以蒋介石的 脾气,肯定不会好好对待16军的将士们。

因此朱德与范石生就此别过了,走之前,范石生又给了朱德一笔路费,并将起义军们的物资都备满,这才让他们离开。

而范石生最终也没能加入共产党。

后来朱德在战场上,遇到了范石生部队,二人分属不同阵营,还是短兵相接了。朱德后来说,这一仗他打得十分后悔。

蒋介石记恨范石生厚待红军战士一事,找了各种借口先是降职又是没收军队。后来,范石生离开了革命队伍当中,带着家人回到家乡云南,行医为生,后被仇人刺杀,早早去世了。

除了范石生以外,朱德在路过金部防区时,也有一位昔日好友相助。

金部防区的负责人叫金汉鼎,在讲武堂上学时,他是朱德排行第一位的好朋友,是与朱德关系顶好的人。

上学期间,金汉鼎家庭条件不太好,朱德就会将自己的奖学金分一些出来给金汉鼎补贴他用。

在讲武堂毕业参加战斗时,他们二人也一直并肩作战,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结下了更为深厚的革命友谊。

如果说范石生对朱德帮助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友情,加上范石生同样不满于蒋介石的行事风格,那么金汉鼎对朱德的帮助,就完全是出于个人情谊。

在南昌起义之前,朱德曾想劝金汉鼎与他一起参加起义,但是金汉鼎当时去了庐山,参加了汪精卫发起的分共会议,拒绝了朱德的革命邀请。

虽然二人完全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了,但是金汉鼎一直都将朱德当成是至交好友,因此在得知朱德想要率领红军部队路过金部防区时,他二话没说就放朱德走了。

在之后,与朱德所率领的部队交战时,金汉鼎也多次对朱德所在的队伍“放水”。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后来金汉鼎眼见在军内被排挤,就主动去了云南协助龙云,之后云南被和平解放,金汉鼎在新中国里还当了政协委员,晚年生活十分平静。

南昌起义,贵人相助

朱德一路辗转,靠着朋友们的帮助,才终于来到井冈山革命根据,为革命保存下了星星之火。

朱德在军内,一向都被称作是“红军之父”,因为朱德所带领的部队,不但打响了南昌起义,他所带到井冈山的那批部队,在发展壮大之后,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前身。而且,南昌起义的胜利,也与朱德的“人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时江西省的主政人员叫做朱培德。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时,朱德与朱培德二人,同样地成绩突出,同一时间都被选进了特别班内继续学习。此二人之间,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在。

朱培德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他心中的革命理想十分坚定。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他的态度也是明显的左倾,并不喜蒋介石残害革命者的举动。

当时国民党官员们为了响应蒋介石的号召,各自在自己的队伍内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一时之间共产党的势力损伤无数。

但是朱培德的队伍中,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当时在朱培德手下办事的熊式辉曾经想要包围第三军政治部,将其中的共产党员清剿。但还没付诸行动,熊式辉就被知道他想法的朱培德革了职。

政变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朱培德就表明了自己亲共的立场,他将朱德、郭沫若等人接来南昌,自己管辖的地区,这些无疑都帮了共产党大忙。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朱培德部队里的共产党员也并没有被为难,朱培德当时的标准是,对于共产党员,留走随意,自行选择。对于明确表示了要离开队伍的共产党人,朱培德还给他们发放了三个月的伙食费。

朱德当时选择了留下,还在朱培德的手下做事,朱培德也没有因为朱德共产党员的身份就为难他,还是一如之前,让他在部队内做着本职工作。

后来,朱德与贺龙、叶挺联络,朱培德察觉到此事之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阻止他们,在朱培德“行方便”的情况之下,朱德得以在南昌进行起义。

试想,如果朱培德没有将朱德接来南昌,如果当时在江西的主政官不是朱培德,如果没有朱培德给起义红军行方便,那么南昌起义可能就不会顺利了,只能说这一切都非常巧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管是在南昌起义之前的筹备阶段,还是在南昌起义之中,朱德带兵之时,抑或是之后,朱德率领余下部队去到井冈山参与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些环节中的每一步都与朱德和他的“人脉”脱不开关系。

正义之师总是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行为,完全就是为了自身的权力与利益去危害革命者的行为。早期追随孙中山闹革命的将士们对这一行为自然十分不齿。

在那个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许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只有共产党一心一意地坚持革命,朝着解放人民的方向不断努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共产党的成功,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5 阅读:554

博士探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