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还在“闭门造车”,百度萝卜快跑居然就要盈利了?

新偶律动 2024-05-15 19:07:47

百度萝卜快跑破冰L4盈利曲线,重塑出行未来

Robotaxi的商业化,似乎在2024年迎来重大进展。

4月5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宣布,将于8月推出Robotaxi;两周后的4月19日,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发布全员信,称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测试和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1亿公里......

可以说,在L4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广阔蓝海中,众多车企与人工智能企业都在蓄势待发。

不过,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激烈角逐中,各家企业的进展各不相同。而在其中,不同于其他尚处于筹备或初步实施阶段的竞争对手,百度萝卜快跑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提速阶段,处于领先位置。

5月15日,在Apollo Day 2024开放日上,百度宣布了萝卜快跑在L4领域商业化的目标:到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而不出意外的话,萝卜快跑也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盈利的自动驾驶商业平台。

那么,百度自动驾驶有怎样的技术实力?又为何能让萝卜快跑实现收支平衡并迎来商业化盈利的曙光的呢?

01

自动驾驶大模型,成为萝卜亏快跑商业化的技术底座

有关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化项目,哪怕有着众多外围要素共同影响着落地,但核心永远有一个无法绕开的事实,即再多的策略与布局,最终都得回归到安全这一根本点上,而确保安全的支撑是扎实的底层技术。

而百度实现城市级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基础,则是其发布的由感知大模型与规划大模型等共同构成的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这也是全球首个能支持L4级别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

其中,感知大模型通过点云和视觉多模态融合的方式,实现了相机与光传感器的优势互补,在最大化还原了真实环境中障碍物所在的同时,还将这一过程批量转化为了已经处理好的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感知能力,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更好地应对所处的环境。

在感知大模型的基础上,规划大模型得以以一种更高维度的视角来规划路线,有效做到了全局优化而非局部提升,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极为复杂的真实路况场景中还能统揽全局,做出最优的交互选择。

在自由感知数据飞轮外,百度自动驾驶大模型也虚心向人类学习,从大量优秀驾驶员的行车数据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为标准,并且根据该标准不断筛选优秀的驾驶数据,达到持续成长,最终超越人类驾驶员的目的。

也正是在大模型的支持之下,百度大规模自动驾驶的落地可谓神速,只需要6个月时间,L4无人出行便能从0到1完成一座城市的完全部署。

在足够优秀且能自我迭代的自动驾驶大模型之外,百度Apollo第六代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

第六代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采用车规级感知部件,搭载了7类共计40个传感器,保证了汽车周围的所有可获取信息可以一点不落地全部提供至大模型,保证了大数据的完全性,进而确保了行驶决策的合理。

安全性方面,第六代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感知三冗余、计算单元双冗余、高精度定位三重冗余的设计,保证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让其在各类极端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

而在出行体验方面,百度Apollo更是基于上亿公里的实景运行与数百万种复杂场景所获得的数据,设计了6重MRC安全策略,可在不同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保证出行顺利,做到“最安全、最人性化的安全表现”。

02

成本需求双管齐下,百度快步奔向盈利

而在过硬底层技术的支持外,最直接影响商业化盈利成败的,远远离不开成本的控制与用户需求的洞察。

用户和市场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在成本控制方面,百度萝卜快跑从产品、运维、服务三个角度入手,大幅降低了单位里程运营的总成本。

其中,产品成本的下降得益于新车型的上线,搭载百度Apollo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无人车的整车成本相比上代直接下降60%,价格只需20万元。

首批交付的第六代无人车,将从即刻起在武汉投入使用,年内在武汉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绿色、安全的美好出行。

运维成本的降低,则要归功于自动化运营网络的上马。

2021年百度萝卜快跑开始市场化的探索,实践中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可以实现全流程的全局监控,包括自动整备、风险预警、自动OTA、远控车窗等超过30项全自动管理单元。

为了确保安全,每辆无人车在上路前都会经过软硬件检测、人机交互测试、法规符合性测试等千余项严苛的安全专业测试,确保用户打到的每一辆无人车是安全合规的;远程自动诊断系统会定时对无人车进行车况检测,确保工作正常、状态良好;为应对乘客的突发情况,车内提供SOS服务,乘客如突发身体不适,按下SOS求助按钮后,远程云舱会实时响应,不仅可以帮助车辆安全停靠,还能拨打120送乘客及时就医。

简而言之,便是人类驾驶员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萝卜快跑早就做好了自动化应对方案。也正是在产品成本与运维成本共同努力之下,萝卜快跑才得以完成降本,实现规模运营。

而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车舱效率的持续优化,萝卜快跑服务成本将降低80%。

在用户需求一侧,萝卜快跑局部运营已达数年,获得了消费者们极佳的回应。

百度的Robotaxi之所以赢得乘客青睐,关键在于其能普遍提升服务品质,给予每位乘客更加卓越的出行体验。

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相比较,它摒弃了选择性接单的问题,无拒绝服务之虞,同时,既不因路程短而嫌弃,也绝不中途要求增费,无论行程远近,都能保持服务的一致性和透明度。

而百度萝卜快跑更是愿意俯身倾听用户需求。在武汉针对早班族的出行难题,萝卜快跑迅速调整策略,将运营时间提前至清晨6点,确保早班乘客无忧出行。而对于夜间出行,特别是考虑到上夜班女性的安全顾虑,萝卜快跑于今年正式实行部分路段7x24小时服务模式,无间断陪伴每一位用户的旅程,无论是晨光初照还是夜深人静,都能为用户提供安心、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

得益于这些贴心的服务,萝卜快跑自落地开始,已为乘客们提供了了六百余万次的出行服务,订单量也处于飞涨状态中,而在已经收到了超过176万份用户反馈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希望萝卜快跑可以尽快扩大区域范围、增设上下车点等要求。

也正是由于成本的不断降低与需求的日益增长,萝卜快跑的收支平衡点正在随着投放车辆的增加越来越近,这标志着其商业模式正步入一个拐点,商业化运营的曙光已清晰可见,接下来的2025年也将成为百度萝卜快跑全面盈利的年份。

03

写在最后

自动驾驶出行,正在从构想变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以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的支持。

百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道路上,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展现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用户需求洞察力。这种技术与运营的双重领先的榜样效应,无疑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萝卜快跑的成功实践更是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证明了L4级别自动驾驶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商用,而且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畅想未来,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商业化探索,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展现,更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一个融合安全、高效与智能化特性的未来交通图景,正日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0 阅读:3

新偶律动

简介:奇偶之于无界,产业、公司、数据、产品,我们求客观表达